摩托车基础知识什么是1匹马力?1匹马力既是在1秒钟内把重75公斤(kg)的物体拉高1米(m)的里,便称为1匹马力,在日常看到的规格表中如:70ps/8000 rpm,既表示该发动机在每分钟8000转时能产生70匹马力.rpm 是发动机每分钟转数的英文缩写.什么是扭力?扭力又叫转矩.是使轴旋转的力矩.在XX扭力的常用单位是kg-m,(国际单位是Nm).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举几个例子.例如:用起子或扳手拧紧螺丝,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1m的话,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则螺丝的拧紧扭力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0.5m的话,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须施加2kg的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驱动扭力相同,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的位置,产生的力越小.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很广,四冲发动机也就是说活塞每做四次往复运动汽缸点一次火。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进气:此时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进汽缸内 .2.压缩:此时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上行,混合气被压缩。
3.燃烧:当混合器被压缩到最小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和气,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并带动曲轴旋转。
4.排气:当活塞下行到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活塞继续上行把多余的废气排出.如何计算引擎排气量的?要了解计算公式的意义,先要明白有关公式的描述单位 .发动机部分1.气缸直径气缸直径简称缸径,是气缸的内径,单位用mm表示。
2.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止点间的距离,单位用mm表示.3.上止点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大时的位置。
4.下止点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小时的位置。
5.气缸工作容积气缸工作容积通常称为“排量”,是活塞在上、下止点之间所扫过的容积,单位用ml或c m3表示。
6.压缩比气缸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也称几何压缩比。
7.有效压缩比发动机扫(进)气口和排气口开始全部关闭那一瞬间的气缸容积与气缸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显然,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正式从这一瞬间开始被压缩。
8.曲轴箱压缩比曲轴箱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扫气道容积)的比值.9.工作循环由扫(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等过程组成的循环。
每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一次燃油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工作。
同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扭矩。
10.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油,经过气化,变为汽油与空气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再经过压缩、点火燃烧释放热能而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当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又借助惯性向上止点运动并开始进(扫)气和压缩,与此同时,将热能转化机械能。
这种内燃机即为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
目前的摩托车绝大多数用汽油机作动力,平时所称的摩托车发动机,即为摩托车用汽油机。
11.二冲程发动机由活塞经过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
12.四冲程发动机由活塞经过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13.扫气过程借助于扫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力差,用新鲜的可燃混合气驱赶废气排出气缸的过程,简称扫气。
14.扫气效率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与气缸内含有一部分废气的总气体量之比。
15.气缸压缩压力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仅由活塞压缩产生的气缸内最大压力。
通常将气缸压力表安装在火花塞孔上,用电机拖动发动机旋转到指定转速而测得.16.点火提前角压缩过程中火花塞跳火的瞬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的曲轴转角。
17.配气相位以活塞在上下止点为基准的扫(进)气、排气机构的开闭时间,以曲轴转角计算。
18.残余废气在刚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残留在气缸内的废气。
19.积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完全燃烧的一部分炭粒和杂质沉积在燃烧室表面、活塞顶部、活塞环槽及排气口等零件部位的现象。
20.爆震爆震又称爆燃,是一种故障现象。
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局部可燃混合气完成焰前反应而引起自燃,并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火焰,产生带爆炸性质的冲击波,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
21.气阻发动机供油系统及其管道中的汽油,由于高温的影响产生气化而出现供油中断的现象。
22.标定功率由发动机制造厂自己标定的功率,是发动机用户及质量检验机构判定其产品功率指标合格与否的依据。
23.标定转速发动机发出标定功率时的转速。
24.最大功率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允许在短时间内运转发出的最大净功率。
这里所讲的“短时间”是指发动机稳定运转,自动油耗测量仪测完油耗所需要的时间。
25.最大功率转速发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26.净功率发动机装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全部附件,在发动机实验台上按制造厂规定的转速运转时。
所测得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有效功率。
27.有效功率通常是曲轴直接输出的功率减去机械损失的功率所剩下的功率。
机械损失功率实在不燃烧的条件下,用测功机拖动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时,在动力输出轴上(如变速器输出的链轮轴)测得的功率。
28.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曲轴输出功率之比值。
曲轴输出功率又称为指示功率。
29.储备功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标定功率的差值。
有时也可以理解为最大功率与实际使用中多数情况下需要的功率之差值。
30.最大扭矩节气门全开时速度特性曲线(即外特性曲线)上的最大扭矩值。
31.最大扭矩转速对应最大扭矩值下的发动机转速。
32.速度特性试验时,将节气门固定在一定的开度,用改变负荷的方法测出数个间隔大体相等的转速下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
然后,分别将不同转速时的功率点连接起来(扭矩和燃油消耗率曲线也如此)画成曲线,这个曲线即速度特性曲线,这种试验方法称作速度特性试验。
33.外特性曲线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下进行速度特性试验,可以画出各个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这些曲线大致走向平行。
在纵向,节气门开度越大,曲线越*上,而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曲线处于最高位置,基本上把小于节气门全开的其他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覆盖起来。
由于该曲线位于最外侧,故称为外特性曲线.34.最低空载稳定转速在不带负载的工况下,发动机以最低转速稳定运转时测得的转速,通常称作“怠速”。
按标准规定,怠速必须是发动机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运转15min,转速波动率为±10%,每3min测一次。
显然,怠速越低,发动机的怠速性能越好。
35.最地燃油消耗率在外特性试验中画出的油耗曲线上,曲线最低点标示出的燃油消耗率。
摩托车发动机油耗曲线越平缓,表示出在不同速度下的油耗都接近最低燃油消耗率,摩托车的经济油耗最佳。
36.敲缸发动机在怠速状况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裙部敲打缸体,发出“当、当、当……”的声响,这一故障现象称为敲缸。
轻微的敲缸能在发动机进入热平衡状态后自然消失。
37.抱缸由于活塞与缸体配合间隙小、活塞热膨胀系数大以及发动机过热等原因,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活塞与气缸粘在一起而停止运转,所以又称为“粘缸”。
38.拉缸活塞在运行中,其裙部与气缸壁发生拉伤现象,轻则拉毛,重则拉出沟槽,造成“两败俱伤”。
39.混合润滑混合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一种润滑方式。
它将汽油与润滑油按一定的容积混合比均匀混合起来注入油箱,通过供油系统,在化油器中雾化后与空气一起进入气缸,油雾中的一部分润滑油*其粘性附着在活塞和气缸壁及连杆大、小头轴承上,起到润滑作用;另一部分则参与燃烧。
这种润滑方式的优点是不用另设润滑机构,从而简化了发动机结构;缺点是不论发动机工况怎么变化,润滑油量不能改变,润滑不尽合理,因此,这种润滑方式正被淘汰。
40.分离润滑分离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有一种润滑方式。
发动机运行中,机油从机油箱流入机油泵(俗称点滴泵,柱塞式结构),机油泵通过油管将机油泵入化油器主通道,经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后与雾化的汽油和空气一起进入气缸。
分离润滑原理与混合润滑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机油泵与发动机曲轴联动,曲轴转速越高,泵入的机油量也越大,故而比混合润滑合理。
这种分离润滑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离合器以下所称之"离合器",皆指传动系统的离合器构造而言,而打档车的左手拉杆,则一律以"离合器拉杆"称之,以避免混淆。
要了解"半离合器"的使用,就必须对离合器的构造先有个基本的了解。
离合器的用途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在作动力分离及接合的动作。
它的一端接往引擎的曲轴,另一端接往变速齿轮,在两者之间则由离合器中的摩擦板来负责接合的动作。
引擎运转时,气缸中活塞上下的运动动作经由曲轴转换为旋转动作,曲轴的旋转则带动离合器旋转,当离合器摩擦板分离时,旋转动作就只到离合器就不再传送下去,当离合器摩擦板接合时,旋转动作就继续传送给变速齿轮,再由变速齿轮传给目前档位的齿轮,一直传送下去直到后轮为止。
反过来说,将后轮的旋转状态传送至引擎的动作,也是由离合器来进行配合的。
何谓"半离合器"?"半离合器"是打档车的cao作上最基本、却也是最重要的技巧。
这地方一定要详细的了解才行。
(我底下有些地方会将"半离合器"简称为"半离合"。
什么是"半离合器"呢?想想上述的两张砂纸,若不把它们用力压紧,仅轻轻的接上时会发生怎么样的状况?当两端旋转速度不一样时,慢的一边旋转的速度会渐渐的增加,或快的一边速度会渐渐的变慢,直到两边的速度接近一致为止。
"半离合器"指的就是这种未完全接合的状态。
要注意的是一般容易误以为这名词指的是"离合器拉杆拉到一半",事实上从离合器摩擦板完全分离到完全接合中间的这一段过程,都称为半离合器。
以上述两片砂纸的例子来看,从轻轻的接上,然后慢慢增加接上的力量,一直到用最大的力量压紧之前这段的动作,就相当于半离合器的作用。
当对这两片砂纸压紧的力量较小时,两张砂纸需以较多的时间来达到相同的旋转速度,但相对的它们对另一方的反作用力也比较小。
当对这两张砂纸压紧的力量较大时,两张砂纸以较少的时间来达到相同的旋转速度,但相对的它们对另一方的反作用力也比较大。
再这边必须要特别强调一点:对这压紧的力量来说,可以是渐进的,而非全有全无的,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控制离合器接合的程度,这也就是底下要讲的半离合器cao作的重点所在.离合器拉杆和半离合器的关系前面有讲到,"半离合"并不是单指离合器的拉杆拉到一半的位置而言,从离合器拉杆的方面来看,应是从压下离合器拉杆开始一直到完全压到底之前都称作半离合器。
离合器拉杆全放时离合器完全接合,离合器拉杆全压时离合器完全分离。
有几点需要注意一下:离合器"完全接合"其实是不太容易定义的:离合器中是用弹簧来负责摩擦片压紧的动作,理论上来说,就算完全不对离合器有任何分离的动作,离合器片间还是有可能有些许滑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