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优质课件

传承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优质课件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第二篇章 长征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
长征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
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 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 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 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 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 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
.
1、在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居住着多少个民族?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3、中国的国粹是什么?
有中国京剧,中国国画,中国医药,中国烹饪 ,中国武术.
中国书法
4、华夏族常称是炎黄子孙,炎黄是谁?
炎帝和黄帝
.
2、填空
(1)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__红__楼__梦__》。
(2)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 _____普__通_。话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延安精神的内涵
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 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 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 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 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 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 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 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 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
齐唱《十送红军》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 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 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 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着红 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
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
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
贵的历史经验。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延安精神的内涵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 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 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 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 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 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 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 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 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 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 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延安精神的内涵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
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
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
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
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
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合)这是强大的祖 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 的阳光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红色收文起化义传统部教队育与主朱题班德会、 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 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 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 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 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3月 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 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 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3月下旬, 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 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 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 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 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 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 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 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 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 (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 装事力业量的,发对展巩,固具扩有大深全远国的第意一义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
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 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 (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 高来台晚也,台想高红(里军格啊)十!这丈台白(里玉格柱),名雕叫.龙((介里支格个)画)望凤红放台呀.放光彩.朝也盼
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
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
力量。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第三篇章 革命圣地 延安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 北战斗了13年,延安更成了中国革命 的圣地。
中国共产党立足延安之后,成千 上万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为寻求 救国救民的真理,跨过万水千山,从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从大后方, 从南洋、欧美等地奔向延安。
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
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
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
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 的力量。
.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先贤? __屈__原____。
.
(1)我国国歌的名称是什么?
答:《义勇军进行曲》 (2)中国最大的城市是?
答:上海
.
1、你知道“东方明珠”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香港
2、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建的场馆中,你最 想参观哪一个?
.
(3)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 答: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 (4)我国古代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答:东汉的大科学家张衡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 中过,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千言万语 嘱咐红军啊!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 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十万工农下吉安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
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
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
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
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
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
.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延安精神的内涵
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 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 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 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 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 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 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 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 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 作坚持实事求是。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
我的祖国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合)这是美 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 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 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合)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登攀。 .
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
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 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 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 坚定 不移的革命信念。2. 坚持党的绝对 领导。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 作风。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 线。5. 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