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后题集锦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后题集锦

经济思想史添加的复习题1.霍布斯与洛克关于“自然秩序”的观点,“纯产品”的重农主义概念自然秩序:(一)霍布斯真正系统地设想自然秩序,在进行假说中,他认为自然秩序是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狼与狼”的关系。

霍布斯理论假设的框架,是以一种自然秩序的思想实验作为探讨国家合法性的切入口,然后设立了自然秩序中的几个要素,即“人性恶”、“冲突不可避免”等等,而走出自然秩序之条件,则为自然法,由自然法订立社会契约,才构成民族国家。

(二)洛克假设的自然秩序乃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也是一个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力都是相互的,即无强制的状态,但却非放任的状态,更非‘战争’状态”。

因为他认为自然秩序中人与人之间仍然是有约束的——自然法。

由此,洛克以“无强制、非放任”描述了他所假设的自然秩序,从而以这两个特征推导出了自然法的内容,即“人均有保护自己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若谁的权利受到侵犯,谁就有报复、惩罚和反抗他人的权利。

”其中“无强制”体现为各项自然权利的具体拥有,“非放任”则是不侵犯他人的要求。

2. 简要说明贸易和贸易政策的重商主义观点。

为什么大卫·休谟认为这个政策是自相矛盾的?亚当斯密提出了另一种什么样的贸易和贸易政策的观点?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

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

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

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休谟认为,货币只不过是一种计算或估价劳动和商品量的工具,商品价格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除以流通中的商品量,所以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来决定,并同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正比。

也因此,一国货币的增加不会使该国变富,只会使物价上升。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是与重商主义相对立的,并在很长时期中在西方经济学货币理论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取消限制经济。

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斯密认为,经济自由主义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

他积极主张实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的垄断和限制。

3.亚当斯密为什么如此重视劳动的分工?斯密认为劳动和专业化的分工会对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组织产生什么影响(后果)?如何协调这种专业化生产系统?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则是一国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

分工的效率优势: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劳动过程中非劳动时间的节省;机械的改良和发明5. 详细说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各种措施。

(参考资料A第九章)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6. 为什么古典经济学家拒绝将使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基础?说明斯密,李嘉图和穆勒在对待交换价值理论上的的异同点。

7.简要说明李嘉图的“内含/内节和外延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观点;说明在李嘉图的增长过程分析中农业的“效益递减”的重要性。

根据李嘉图的分析,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8.穆勒如何区别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什么区别)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是互相独立的,前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自然规律,后者却是与人类天性相联系的社会规律。

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分配规律是人类制度问题,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

这为他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提供了依据。

9.什么是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两个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10.什么是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定律的假设条件:(1)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

(2)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了期的储藏。

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萨依定律主要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11.(对下列进行简短说明)(a)戈森的“需求第一定律”及其影响。

(参考资料A第13章)(b)博姆·庞巴维克关于利率三个原因。

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价值之间存在差别,这种价值上的差别是一切资本利息的来源。

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同种和同量物品的价值上的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

(l)不同时期的需要与供应之间存在差别。

现在物品的价值是按照现在的需要与现在物品供应的互相关系来评价的,未来物品的价值则是按照将来的需要与未来物品供应的互相关系来评价的。

通常人们都对现在的货物评价高而对未来的货物评价。

(2)人们存在偏重现在,低估未来的倾向。

我们经验中最重大的一个事实是,我们不太重视未来的欢乐和痛苦,因为他们是未来的事情,人们对未来的事情的感觉是十分模糊的,我们习惯于低估未来的欢乐和痛苦,低估未来的需求与供给。

(3)现在物品较将来物品具有技术上的优越性。

现在物品在技术上一般是能优先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因此它比未来物品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c)蒙格尔的“经济物品/商品”概念(d)马歇尔的“代表公司”。

“代表企业”——同一个产业部门中,由于各个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各异。

用在生产规模、获利能力或发展状态上都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作为代表企业,以考察企业的经济程度。

12.解释什么是经济学“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是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的革命。

这场革命被经济史上称为边际革命,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使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消费领域,因为物的效用只有进入消费领域后才能评价。

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边际分析方法论”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国学派的门格尔。

13.解释和评价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P×MR ,因此,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个因素:⑴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⑵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MR)的变化。

特别地,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带来的产量称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劳动边际收益产量;最后追加的那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量称为资本边际生产力或资本边际收益产量。

边际物质产品(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MP):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生产力理论,奠定了美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所得到的报酬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当其他要素数量不变,而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离开(或加入)生产过程时所引起的商品产值的减少(或增加)量,就等于该种生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服务报酬或其他报酬。

因此,决定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

(1)它仅适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便的情况,不适用于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2)作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之基础的“边际生产力”本身在“对生产”的情况下是不能测度的;(3)在存在外部影响的场合,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边际生产力论的出现,完成了将边际效用原理推广到包括产品分配领域在内的整个经济生活领域的过程。

它也是边际效用学派的最具代表性的分配论。

14. 解释马歇尔的内部和外部经济概念。

什么引起了内部规模经济,什么限制了企业规模?马歇尔认为什么产生/导致了外部经济;为什么他认为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应给予补助(及说明外部经济条件下政府补助的合理性/理由?内部经济——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变化所增加的利益,包括规模扩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销售费用,第四类要素的变化导致产量增加、成本降低等。

外部经济——企业外部各种因素变化(包括运输条件改善、通讯技术的革新、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等)所增加的利益。

15. 简要概述马歇尔和瓦尔拉斯在均衡观点上的差异/分歧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则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一般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局部均衡只是暂时的均衡。

从本质上讲,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是一致的。

⑴曲线的斜率。

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这是一般均衡模型的关键,只有这样,均衡过程才是“收敛”的,因此均衡的实现才是可能的和稳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