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吉思汗庙旅游区导游词

成吉思汗庙旅游区导游词

---------------------------------------------------------------范文最新推荐------------------------------------------------------成吉思汗庙旅游区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乌兰浩特市国家3A级旅游区——成吉思汗庙旅游区观光游览。

成吉思汗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纪念成吉思汗的庙宇,它与罕山公园、罕山森林公园共同组成成吉思汗皇家园林。

成吉思汗庙与位于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紧密关联,被中外史学家及草原儿女并称为“西陵东庙”。

关于成吉思汗的相关历史与传说,我会在下面的讲解中为大家一一介绍。

现在,在我们脚下的是通往成吉思汗庙殿的九九八十一级台阶。

它是由花岗岩砌成,台阶共分九组每组九级,因为蒙古人十分崇尚“九”,认为九是数字之首尊,九九归一预示着吉祥;成吉思汗庙的整体建筑格局与南京中山陵极为相似,从远处和高处看外观呈“中”字型,布局以主园路为中轴线,左右呈对称形式,是典型的汉族风格,建筑规模较中山陵小了许多。

孙中山被中国人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被海内外蒙古族人民称为“太祖”。

在通往大殿台阶的两侧,栽有44棵苍翠挺拔的迎客松,象征着成吉思汗44岁登基称大汗,建立大蒙古国。

下面我给大家逐一介绍成吉思汗庙景区中主要的景观和景点:展览厅: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左侧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展览厅,它原是给守护此庙的喇嘛所建,后来被改建成了展览厅。

展览厅内以详尽的图文资料记载了成吉思汗文韬武略、一统天下的盖世雄才、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庙沧桑巨变的历程,同时还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1 / 22以及外宾来成吉思汗庙参观所留的照片和珍贵题字。

成吉思汗箴言长廊: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右侧是成吉思汗箴言长廊:箴言是指劝告、劝诫、警示性的语言和提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留下许多名言警句,涉及到政治、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经后人进行整理,收录了55条1738字。

到2002年时,我们以草、行、隶、篆、楷等字体将它镌刻在这座长廊中,把这些闪烁着蒙古民族智慧光辉、有着深刻蒙元文化底蕴的不朽箴言公开展出,供游客们欣赏、品味。

一代天骄雕塑:下面我要向大家简要介绍的是一代天骄雕塑。

这座雕塑体现的是成吉思汗横刀跃马于疆场上的雄姿,底座是以花岗岩为基础,象征成吉思汗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雄心,雕塑上部以青铜铸就,象征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征战历程。

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他所总结创造的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的战略战术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军事领域的作战理论和思维方式。

“神马白骏”汉白玉雕塑:这匹受过成吉思汗封禅的并非一般的乘骑,相传是玉皇大帝天马神骏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视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骁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征。

镇远苏勒德:传说一次战役中成吉思汗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跪拜乞求长生天保佑他一定打胜仗。

突然一声巨响,天降一柄神矛落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

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将神矛取下后,并用九九八十一匹黑马的马鬃编成缨将它装饰起来,作为行军作战的前导徽标和旗帜握杆,称之为苏勒德。

从此,成吉思汗无往而不胜,横扫欧亚。

成吉思汗十分敬重苏勒德,在大蒙古汗国成立庆典上庄重地将其供在祭坛上,标志胜利、成功、吉祥、太平。

---------------------------------------------------------------范文最新推荐------------------------------------------------------ 成吉思汗庙: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眼前的这座成吉思汗庙。

成吉思汗庙位于乌兰浩特市区北部罕山之上,它海拔350.4米,与市区内最高山峰海拔553米的王陵山遥遥相对。

成吉思汗庙建于伪满康德七年(1940年)5月5日,由艺术家耐勒尔设计,周边蒙古族人民捐款出工建造,并于康德十一年(1944年)10月10日落成。

庙殿由一个正殿、两个偏殿和东西长廊构成,集蒙、汉、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外观呈“山”字型,共有大小九个尖顶,面积822平方米,高30.2米。

由于成吉思汗庙的独特建筑特色和风格及其历史意义,它已经成为乌兰浩特的象征。

由于设计创建者们的独具匠心,使得方圆25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任何一座山能够阻挡它的雄姿和人们的视线,周边数十万民众一眼就会看到它。

下面我为各位游客介绍我们眼前的这座城市(站在成吉思汗庙前,面向市区指说)——乌兰浩特,其蒙古语含义是红色的城市。

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联名发贺电祝贺,乌兰浩特(意为红色城市)因此而得名。

请大家随我步入成吉思汗庙大殿,首先请随我到西殿,蒙古族向来有西大东小的风俗观念,以西为尊,与汉族风俗习惯相反。

尊敬的各位朋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华历史上伟大而天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一生转战数十年,先后征服40多个国家。

首先请随我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战争示意图”(战役以重要性结合时间性顺序排列):第一大战役“塔塔儿之战”。

作战地点在今蒙古国境内3 / 22东北部乌勒扎河上游。

作战时间是1202年春。

当时,蒙古草原上势力较强的五大部落间纷争不断,东部称雄的塔塔儿部虽与成吉思汗是近邻,但有世仇,成吉思汗堂叔祖父俺巴孩汗和父亲也速该均为塔塔儿部所害。

与此同时,他也迫切需要通过一场胜仗来提高自己在众部落中的威望和影响力。

结果成吉思汗大胜,不仅报了世仇,同时也确立了他在蒙古东部的地位。

第二大战役“十三役之战”。

公元1196年,成吉思汗正致力于统一漠北部落,以扎木合为首的扎答阑部纠集其它部落组成十三支队伍共三万余骑在斡难河的桑沽溪、连勒古山山区(今呼伦贝尔西侧蒙古国东方省与俄罗斯赤塔州交界处)与成吉思汗的队伍进行激烈厮杀。

成吉思汗虽然战败,却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还树立起他个人威信和号召力,比赢得一次战役更为珍贵。

第三大战役“阔亦田之战”。

公元1201年,扎木合率扎答阑部联合蔑尔乞、塔塔儿部、乃蛮部在赤忽儿忽山、扯克彻儿出和阔亦田地区(科右前旗索伦与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至蒙古国东方省交界地区)与成吉思汗同克列亦惕部王罕联军展开作战,此役成吉思汗与王罕联军大获全胜,极大削弱了其它部落的实力,也逐渐显示出成吉思汗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才能,还收用一员大将者别(箭之意,泰赤乌人,原名只儿豁阿歹)。

第四大战役“折折温都山之战”。

公元1203年,由扎木合挑起的克列亦惕部王罕之子桑昆发起了对成吉思汗的战争,当时势力不够强大的成吉思汗曾一度退到大兴安岭边缘地带(即兴安盟境内索伦河谷一带)。

此次战役,双方两败俱伤,但战役最后成吉思汗依靠独特的军事指挥才能突袭敌军大营而扭转战局,这也是成吉思---------------------------------------------------------------范文最新推荐------------------------------------------------------ 汗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具有决定性的,从而确立了他在蒙古牧民中的霸权。

第五大战役“纳忽昏山之战”。

公元1204年,实力日益强大的成吉思汗欲征服另一强大部落乃蛮部,此时乃蛮部是五大部落中仅存的没有被剿灭的部落,它雄踞草原西侧,双方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纳忽崖地区展开决战,乃蛮部塔阳汗联合了篾尔乞惕、克列亦惕、翰亦剌惕、扎答阑、塔塔儿、朵儿边、撒勒只兀惕等各部残余与成吉思汗大军进行了殊死拼杀,作战区域涵盖了新疆东部与甘肃省至蒙古国交界处,战役结束后,成吉思汗彻底征服了草原上各大部落,为1206年称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础。

第六大战役“灭西辽之战”。

作战地点:新疆北部、乌兹别克斯坦交界至甘肃省内。

作战时间:1218年秋。

成吉思汗为彻底巩固黄河以北的统治,率大军在天山以西伊犁河上游固尔扎附近与西辽军队进行了殊死战斗,最终以斩杀西辽国王屈出律,令西辽政权垮台而告终。

至此通过这著名的六大战役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部落,推翻了北方诸多政权,不仅为其子孙日后统一中国,也为接下来的征服欧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不幸的是,1227年在进攻西夏战役中,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南麓渭水北面的清水县,享年66岁,在位22年。

壁画《畅通东西方》:这幅壁画在绘画中属于三联绘画结构,中间是主题画,展现了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13世纪初远征西方各国,使东西方各国的使臣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进行文化、科技、商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交流,增进了东西方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西5 / 22边这幅壁画是以西方的“天使”、“基督”、“伊斯兰教”为引线,象征西方的文化艺术,而与它相对的东方的“仙女”、“飞天”、“佛教”及其“喇嘛教”等,在背景的衬托上,作者采取的是以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表现主题内容的手法。

请看这是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唐三彩形式的宝塔。

两边景物的对称呼应,烘托了中间壁画的主题,歌颂了成吉思汗为畅通东西方全方位的交流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西长廊壁画:这幅壁画讲述的是成吉思汗诞生成长的故事。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蒙古语“铁匠”之意,取自于其父也速该在其诞生时抓获的一名塔塔儿头领铁木真兀格的名字),他是乞颜部孛儿只斤氏人,1162年出生在蒙古斡难河畔(今蒙古国境内)的一个叫做迭里温勃勒达合的地方。

关于铁木真的出生,当时有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

传说铁木真出生时,右手掌心中握有一个亮如红玉、硬似玛瑙的血块,当时蒙古族信仰的萨满教认为这是个大权在握的象征,预示着铁木真以后必成大业、做大汗。

铁木真的少年时代是在磨难和动乱中度过的,9岁那年,他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他到娘舅部落弘吉剌部去求婚,订婚之后按照当地习俗,把铁木真留在亲家德薛禅家中,也速该独自回部落,在回家途中,正逢“塔塔儿部”举行宴会,他感到口渴,下马参加了宴会,塔塔儿人认出了也速该,想起了从前的仇恨,在他的酒中下了毒药,在回家途中毒性发作,到家后便离开了人世。

铁木真的父亲去逝以后,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带着铁木真兄妹过着悲苦的生活,他们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

在铁木真15岁那年,家中仅有的八匹黄骠马被人偷走,铁木真便顺着蹄印去寻找,傍晚结识13岁牧童“孛斡---------------------------------------------------------------范文最新推荐------------------------------------------------------ 儿出”,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将八匹马追了回来。

可事过不久,铁木真又被他的亲族泰赤乌人抓去当了囚徒,他们给铁木真戴上了重刑枷锁,沿着草原示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