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英文名称:clinical hematology and inspection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122 学分:6.5 理论课学时:58 实验课学时:64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性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促进了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不断前进。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应用血细胞生理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免疫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实验血液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检查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骨髓细胞及血栓与止血的各种凝血因子等。

因此,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造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

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类造血细胞的生理、病理形态与各类常见血液病的临床基础及检验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临床培养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及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检验医师。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重点讲授造血检验、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各类贫血、白血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血液学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细胞形态的图示以启发式方法教学。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标本、挂图、图谱等,并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细胞绘图等手段,强化记忆,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实习,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绪论第一章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第一节血液学概述【掌握】血细胞生理学、血液免疫学、血细胞形态学、血液生化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

【了解】血液学基础理论及实验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

第二节血液学发展史【掌握】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的进展、血栓与止血进展、造血干细胞及造血调控【了解】各种血细胞检测的进展。

第二章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第一节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掌握】血液学检验的任务。

【了解】非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病及血液病合并非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节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掌握】血液学诊断的手段,方法学的进展及有关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血液检验和循证医学的关系【熟悉】血液检验和循证医学的关系思考题:1、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血液学检验之间关系?2、临床血液学检验及循环医学的关系是什么?3、临床血液学与检验的主要任务和作用有哪些?第二篇造血检验第三章检验的基础理论第一节造血器官【掌握】出生前及出生后人体重要造血器官。

【了解】胸腺、脾造血功能。

第二节造血微环境【掌握】参与造血微环境的各种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3(IL-3)、粒细胞系-吞噬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

第三节造血干(祖)细胞【掌握】造血干(祖)及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概念、来源、分化、增殖过程。

第四节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掌握】血细胞的来源、增殖、成熟发育过程、血细胞的命名规律。

第五节造血的调控【掌握】造血细胞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EG-CSF),多系集落刺激因子。

【了解】神经和体液因子的调控。

思考题:1、出生前、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有哪些?骨髓造血的临床意义?2、干细胞分几类?什么是胚胎干细胞?什么是骨髓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造血祖细胞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3、血细胞发育成熟及其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章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血象和骨髓象检验【掌握】血象、骨髓象检验步骤、骨髓增生程度分级、骨髓象检验的注意事项及骨髓象分析。

正常血细胞形态及异常细胞形态结构。

【了解】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细胞化学染色检验【掌握】POX、SB、PAS、NAP、特异性酯酶、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铁染色。

【熟悉】其他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第三节骨髓组织病理学检验【掌握】骨髓活检临床应用。

【熟悉】骨髓组织病理学检验的方法。

第四节造血细胞培养检验【掌握】红系、粒-单核细胞系、巨核系祖细胞培养。

【了解】造血祖细胞培养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掌握】血细胞染色体检查方法、染色体在血液病诊断的应用。

第六节细胞因子的检验【熟悉】细胞因子检验方法第七节细胞调亡检验【熟悉】细胞凋亡生物学特征及细胞凋亡的机制。

第八节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熟悉】熟悉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及方法学评价第九节流式细胞仪【掌握】流式细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临床应用。

【了解】流式细胞仪原理及构造。

思考题:1、如何鉴别各种原始细胞?2、如何判断骨髓增生度,分几级,各级有什么特点?3、血象、骨髓象分析的步骤?4、细胞铁染色临床意义,内、外铁变化的意义?5、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位细胞白血病?6、骨髓活体组织检查主要目的?7、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要做哪些细胞化学?如何分析其结果?8、何谓显带染色体?显带染色体是如何命名?9、造血检验除了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检查以外,还有哪些项目作为血液学检验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第一节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掌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了解】其他血液病中的应用第二节血液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熟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思考题:1、染色体检测在血液病中的应用?2、分子生物学在血液中应用临床意义?第三篇红细胞检验第六章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掌握】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红细胞酶代谢功能,铁代谢功能,红细胞核苷酸代谢与功能。

一、红细胞膜二、血红蛋白三、红细胞酶代谢四、红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思考题:1、红细胞膜的功能及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2、血红蛋白组成结构包括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3、何为无效造血?4、什么是红细胞的正常衰老和死亡?有何临床意义?第七章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第一节有关铁指标的检验【掌握】1.血清铁测定;2.血清铁蛋白测定;3.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

【熟悉】1.铁吸收率测定;2.血清转铁蛋白测定;3.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第二节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验【掌握】血清维生素B12、血清叶酸检测的原理、临床意义。

第三节溶血的检验【掌握】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尿素含铁血黄素实验。

【了解】其他溶血实验。

第四节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自身溶血实验及纠正实验。

第五节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掌握】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G6PD活性测定,丙酮酸激酶活性检测。

第六节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掌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了解】一般的检查方法。

第七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检验【掌握】酸化血清溶血实验,蔗糖溶血实验原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学比较。

【了解】冷抗体溶血、蛇毒溶血实验的临床意义。

第八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掌握】抗人球蛋白实验原理、临床意义。

【了解】冷凝集实验。

思考题:1、诊断缺铁性贫血应选择哪些实验,诊断标准如何?2、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的实验?3、如何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4、诊断红细胞膜异常常用实验项目?5、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及临床意义?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哪些?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第八章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第一节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掌握】贫血诊断标准,贫血的分级,贫血的类型,重点掌握形态学分类标准。

【了解】贫血的原因。

第二节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障血象、骨髓象变化及诊断标准。

【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掌握】1、缺铁性贫血血象及骨髓象变化,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方法学。

2、铁粒幼细胞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了解】铁代谢异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第四节巨幼细胞贫血中的应用【掌握】巨幼细胞贫血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第五节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掌握】1、溶贫诊断标准及分类,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2、性溶血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分析及相关实验检查。

3、酶异常引起的贫血(G-6-PD酶、丙酮酸激酶缺乏)实验室检查方法及血象骨髓象变化。

4、膜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血象、骨髓象形态变化。

血清学方法的检查。

【了解】血红蛋白病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继发性贫血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继发性贫血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第七节其他红细胞疾病中的应用【掌握】红细胞增多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了解】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临床及实验检查思考题:1、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变化特点?2、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分类标准?3、如何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4、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变化的意义?5、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6、溶血性贫血实验诊断步骤?7、镰刀状细胞贫血细胞形态变化如何,诊断标准?8、何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9、感染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第四篇白细胞检验第九章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了解】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生理功能及代谢功能。

思考题:1、中性粒细胞有几种颗粒?各种颗粒含有的主要酶类是什么?2、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几个方面?3、叙述粒细胞的功能?4、简述粒细胞的动力学?第十章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白细胞功能检验(墨汁吞噬实验、白细胞吞噬功能)。

【了解】流式细胞术检验、DNA合成及含量检验、白细胞免疫标记检查、白细胞癌基因检测。

思考题:1、白细胞功能检验常用方法有哪些?墨汁吞噬试验临床意义?2、白细胞动力学检验常用有哪些?第十一章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第一节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中的应用【掌握】白血病的分型(形态分类、分化程度、临床分类)。

第二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掌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三种亚型形态学鉴别、血象、骨髓象分析,细胞化学染色。

第三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掌握】急粒亚型(FAB分类M1-M7)血象和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形态学特点、各亚型鉴别。

【了解】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少见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

第四节慢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

【了解】有关的检验方法学。

第五节少见类型白血病中的应用【掌握】嗜酸性、嗜碱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

【了解】其它类型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

第六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应用【掌握】MDS血象和骨髓象及和其它血液病的鉴别。

【了解】MDS病因、临床及诊断方法。

、第七节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掌握】恶性淋巴瘤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应用第八节浆细胞病中的应用【掌握】浆细胞病临床表现及应用第九节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应用【掌握】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应用第十节组织细胞病中的应用【掌握】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的变化第十一节其它白细胞性疾病中的应用【掌握】类白血病等血象及骨髓象及鉴别,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实验室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