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知识点细目表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知识点细目表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特征
五、分类
2课时
3.20%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6.70%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10%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含用数学(编入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册知识点细目表
年级
单元
课题
课时
课时比例
知识目标
一年级上 册 61 课时
一、数一数
1课时
1.60%
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比一比
2课时
3.20%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16.4%)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课时
5%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数的大小关系。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
1.70%
结合数的认识,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 想一想
1课时
1.70%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估计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3.30%
七、认识时间
3课时
5%
会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的数、1分1分的数);1时=60分
八、找规律
4课时
6.70%
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九、统计
3课时
5%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会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十、总复习
5课时
8.30%
二年级上册 60 课时
5课时
8.20%
8、9的认识同上,但更加强调基数与序数的不同;8、9的加减法(一图四式);8、9加减法的应用(习题第一次出现初步统计意识和看图比多几少几的题目)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6.50%
10的认识同上;10 的加减法;填未知加数;(习题中第一次出现数轴);简单的应用问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3.20%
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几减几、十几减十)(不退位)。
八、认识钟表
2课时
3.20%
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和半时(钟表和电子表)。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18%)
9加几
3课时
4.90%
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蕴含“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规律;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图文结合应用题)。(练习中第一次出现图文形式的统计表应用题)
1、1-5的认识
3课时
4.90%
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1-5的排列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的含义)几和几(数的组成)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8.20%
加减法含义;能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3.20%
0的认识(起点、没有);0的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3课时
4.90%
一、长度单位
4课时
6.70%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直观、描述的方式,严格定义高年级给出--可以量出长度,直的);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例1
3课时
5%
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想加算减、破十法、连续减、点数)
例2
4课时
6.70%
例3
2课时
3.30%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5%
要重视直观统计表应用题
三、图形的拼组
2课时
3.30%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
8、6、7加几
4课时
6.50%
5、4、3、2加几
3课时
4.90%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1.60%
实践与活动
1课时
1.60%
十、总复习
4课时
6.50%
一年级下册 60 课时
一、位置
4课时
6.70%
初步感知上下左右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描述。)
4课时
6.50%
比较熟练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实践活动
1课时
1.60%
七、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6.5%)
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3.20%
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32.8%)
6、7的认识好加减法
5课时
8.20%
6、7的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6、7的加减法(一图两式)、书写加减算式、基数与序数;6、7加减法的应用(第一次出现︸和?)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2课时
3.30%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近整十数的时候数数是难点)
读数 写数
2课时
3.30%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理解“满十进一”计数原理,总结100以内读数法则。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
2课时
3.30%
认识人民币单位圆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简单计算
2课时
3.30%
人民币单位之间换算(复名);用小数表示物品价格;加法计算(求总钱数);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付出的钱,求剩下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