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安全管理的方法

矿山安全管理的方法

矿山安全管理的方法
刘蕾河北新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山工程部
【摘要】开发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措施和矿山事故分析、管理为矿山企业提供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关键词】矿山预测管理
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状况十分严峻,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约500起,占我国工矿企业事故总数的70%以上。

矿山企业安全事故的频发,显示矿山安全管理不完善,现有的政府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管理创新体制的挑战,新的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使得政府外部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受到削弱,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失控的局面。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主要存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安全文化明显落后,大部分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问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安全状况完全取决于其安全管理运行模式,良好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企业生产得以平稳、顺利地进行,而落后的不合适宜的安全管理模式,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

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现阶段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先后颁布了各类
法律、规程、条例指导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大量资金为矿山企业增添高质量的现代化设备,对各种主要灾害的预防开展专题攻关研究。

这些措施为有效地改善矿山企业的安全状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开发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措施和矿山事故分析、管理为矿山企业提供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因此,重大危险源是指一类特殊的场所和设施,这类场所和设施由于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而使其本事也具有了危险性。

当然,构成重大危险源,还必须是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

所谓临界量,是指一个数值,当某种危险物品的数量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值时,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矿山重大危险源有以下几种:矿井瓦斯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火灾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顶板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突水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煤尘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重大危险源,地面和井下爆破器材库、油库重大危险源,地下大面积采空区重大危险源,地面塌陷区重大危险源,露天边坡、排土场重大危
险源,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等。

矿井危险等级可采用单元综合评定的方法确定,即在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或危险评价)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将评价对象按照某种原则进行分解,独立进行评价后再集中,会使得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或更容易操作,这种对评价对象的分解,叫做评价单元划分。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单元评价结果中,只要有一个单元的评价结果划为最危险的等级,即“5-危险级”,那么全矿的危险等级就可确定为“5-危险级”。

然后,当在矿井评价单元中没有危险等级为“5-危险级”时,采用下述方法确定矿井危险等级第一步,对单元危险等级进行评分赋值。

对“1-安全级”评分为0。

理由是把危险等级为“1-安全级”的单元作为相对安全的单元,这个等级的单元的增加,不会增加全矿的危险性,因此赋值0分。

对“2-较安全级”评分为1,因为危险等级为“2-较安全级”的单元还是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这个等级的单元的增加,会使整体的危险性增加,以至上升到下一个危险等级“3-一般级”。

因此,以1为基准,对“2-较安全级”评分为1。

根据调研分析,如果一个矿井的危险级别为“2-较安全级”的单元个数达到8个时,矿井的危险等级可上升到下一个级别“3-一般级”。

因此,比照“2-较安全级”的评分,对“3-一般级”评分为
8。

如果一个矿井的危险级别为“3-一般级”的单元个数达到5个时。

矿井的危险等级可上升到下一个级别“4-较危险级”。

因此,比照“3-一般级”的评分,对“4-较危险级”评分为40。

如果一个矿井的危险级别为“4-较危险级”的单元个数达到3个时,矿井的危险等级可上升到下一个级别“5-危险级”。

因此,比照“4-较危险级”的评分,对“5-危险级”评分为120。

综上,评价单元的每个危险等级的评分如下:由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得知,某一具体灾害事故的危险性可由下式表达:R=L·C式中R一事故的危险性;L一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C一事故的实际后果或可能后果。

在上式中,如果能依据L的准确概率值和C的实际后果值,计算出R的危险性值,那么不同灾害事故的危险性是可比的。

但实际上得出L的准确概率值、C的实际后果值一般是很难做到的。

那么,对于相对赋值的指标合成得到的L的可能性值和C的可能后果值,只能用于同一种评价方法下的不同评价对象的比较,而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由于评价指标不同,因而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此重大危险源还应采取一些管理措施:(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2)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检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利用仪器对重大危险源的一些具体指标、参数进行测量;评估是指
对重大危险源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掌握其危险程度;监控则是对重大危险源惊醒观察和控制,防止其引发危险。

(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制度;应急程序;应急救援方案;应急救援工作图表;应急救援装备。

矿山事故的分析预测技术包括:(1)安全检查表。

(2)因果分析图。

(3)初步危险分析。

(4)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

(5)事件树分析。

(6)事故树分析。

(7)工程安全评价法。

(8)管理实务及危险树分析。

(9)双矩阵法。

(10)后果分析。

(11)人的可靠性分析。

预测出矿山事故后应加强预防措施,矿山的预防措施分为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类。

组织管理措施包括:(__________1)矿山事故预防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制定及其贯彻实施,其中最重要的目标的设置、论证和评价。

(2)矿山法规与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监督和检查以及保证贯彻实施的步骤和措施。

(3)矿山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的确立以及其成员的培训。

(4)全矿职工的安全教育等。

技术措施包括:(1)现场安全技术革新成果的管理、扶植和推
广应用。

(2)对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3)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应将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方法用于矿山伤亡事故的分析和预测等方面。

此外,将人机工程、人—机—环境系统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采矿作业中关键性的单元作业,以降低采矿作业中的人为失误事故等。

也属于上述应用的范畴。

在此上方式的基础上,国家还应该制定更为细则的安全政策还要设立安全部门制定内部安全规则,建立安全事故应急计划和评价。

由于矿山企业特点各异,要想设计一个涉及到各矿山企业特点的宏观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很困难的。

各矿山企业应在其有关生产中发展、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加入附加自定的安全管理元素,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夏湘荣,《中国古代矿业开展史》,地质出版社,1987.
ASSE,《安全专业术语词典》,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采矿手册》编委会,采矿手册,冶金出版社,1999.
杨玉中,《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预警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吴宗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李晓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解读,长江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刘蕾(1982-),女,助理工程师,河北新烨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矿山工程部从事矿山技术经济工作。

388百科论坛 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