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民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结构

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看中国的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时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变化显著,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降为49.13%,分别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富裕和小康生活标准。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总体小康的阶段。

笔者分别对我国城乡居民2001-2005年的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升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1、消费支出结构升级。

消费水平有较大辐度的提高。

2001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从5309元增至7912.85元,年均增长650.96元,增长辐度为149.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735.1元增至2556.15元,年均增长205.26元,增长辐度为147.32%。

食品消费支出额不断上升,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下降。

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当属食品消费。

2001至2005年食品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年均增长为221.60元,占消费总支出年均增长值的34.04%;农村居民年均增长值为83.82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40.84%。

但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却逐年下降,城镇居民从38.2%减至36.83%,年均减少0.3425%;农村居民从47.7%减至45.5%,年均减少0.55%(200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

主要是“非典”期间食品价格上涨所致)。

人们较之过去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及营养平衡搭配,而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

肉类、禽类、蛋、牛奶、豆腐、青菜和水产品等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已成为我国老百姓家庭饭桌上的常菜。

大多数居民家庭已养成了多吃水果少吃猪油的习惯。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迅速增加。

城镇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493.9元增至2005年的996.72元,消费比例从9.30%增至12.60%,年均增长值为125.705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19.31%;农村居民从2001年的493.9元增至2005年的996.72元,消费比例从6.32%增至11.56%,年均增长值为125.705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35%。

私车已由权力财富的象征变成了家用交通工具,人们购车的平均价格已从几万元上升到十几万元。

尤其是近年以来,在有车族中见面问候语“你换车了吗”大有替代“你买车了吗”趋势。

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通讯工具,其品牌和知识信息密集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机主身份的象征。

手机彩铃和上网业务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乐趣和工作便利。

2、消费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升级。

根据《2001-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状况一览表》统计结果,城乡居民为满足生存需要在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额虽在不断增加,但支出比例不断下降,相反,为满足居民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

住房仍是人们消费的热点,但较之过去,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周围的学校、交通、商店、医院、公共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室内装饰的环保化、个性化。

很多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工作之余逛公园、去娱乐场或与亲友聚餐、品茶,不再为繁重的家务所累,致使家政服务公司供不应求,娱乐场、餐馆、茶社、酒吧异常火爆。

外出旅游则成为了广大老少居民假日活动的焦点话题。

年轻人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老年人更加关心自身健康和休闲娱乐,于是各种业务培养班、健身馆、按摩洗浴中心、信息咨询事务所越来越多。

还有各种为居民提供生活方便和服务的行业如物业公司、物流公司、投递公司、皮鞋美容店、服装干洗店等已由零散向连锁方向发展,上门服务和异地连锁服务模
式代替了单一的定点服务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电子消费和网络消费已成为了众多网民的重要消费方式。

总的来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上升,未来几年内生存资料消费仍占主要比重(50%以上),但会持续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包括劳务)消费比例会继续上升。

食品消费支出额会继续上升,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食品供应结构日趋多样化和便利化,居民对营养丰富或保健食品消费倾向上升。

衣着和娱乐、文化消费比例继续保持稳定。

较之过去,人们更加注重服装的个性化、舒适性和品牌,老年人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稳重风格。

人们追求娱乐消费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消费的娱乐性。

旅游消费仍是人们假日消费的重要选择,且形式日趋多样化。

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例增长迅速,且农村居民支出增幅高于城镇。

因为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已落实到位,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农民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实际收入增加,必然会导致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的大幅度增长。

随着城镇居民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和通讯消费日趋频繁,消费支出自然增加。

尽管今后一段时间,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仍是城乡居民主要代步工具,但家用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此外,义务教育免
也是城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住房消费支出比例会随住房价格下跌而上升。

目前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例虽呈下降趋,但并不意味着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而是价格过高所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价格会在市场调节作用下下跌,导致居民的购房支出上涨。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会伴随住房消费支出的上升而上升。

此外,家电的更新换代也会提高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支出比例,居民劳务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会提高劳务支出的比例。

近年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快速升级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消费升级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住宅、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

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商品和区域市场对消费升级所起的作用差异较大,引发的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逐渐缩小这些差距,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从贫困走向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处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消费领域日趋拓宽的转型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