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前考古试题

史前考古试题

史前考古试题
史前考古学
名词解释:
南方古猿(北大01)
直立人(北大93、北大94、中山07)
智人(中山08)
原始蒙古人种(武大00)
元谋人(武大01、中山05)
郧县人(武大08)
蓝田人(中山06、山西07)
北京人(北大95、武大03、武大06、吉大06、民大06、南大07、民大08、中山08)南京人(汤山人)(北大99、南大04)
金牛山人(厦大99、武大05)
许家窑人(人大07)
丁村文化(山大04、武大05、南大05、南大06、人大09)
峙峪文化(吉大05)
水洞沟文化(吉大08、北大08、南大09)
山顶洞人(北大96、南大03、吉大04、山大06、民大07、人大08)
莫维斯线(北大01)
贝丘遗址(厦大99)
三棱大尖状器(北大02、西大05、西大06)
石器(厦大99)
石片(西大04)
石楔(西大04)
细石器(北大03)
手斧(西大03)
石器拼合(北大04)
石器时代(武大02)
中石器时代(中山05、西大06)
仙人洞遗址(北大99)
湖南道县玉蟾岩(北大00、南开03)
北辛文化(北大93、山大04)
裴李岗文化(山大06)
河姆渡文化(民大08)
大溪文化(南大03、中山06、山西07)
兴隆洼文化(北大01、民大06)
城背溪文化(北大02)
仰韶文化(西大01、中山08)
西阴村(武大02、北大07)
石家河文化(南大04、山大06)
半坡类型(山大06)
半坡聚落(武大00)
半坡遗址(南开05)
姜寨遗址(武大06)
濮阳西水坡M45(中山07)
马家窑文化(南开03)
喇家遗址(西大03)
庙底沟类型(山西07)
庙子沟文化(人大09)
屈家岭文化(南大05)
城子崖遗址(民大06)
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武大01、武大03、南大06、南大08)
朱封大墓(北大05)
红山文化(吉大05、吉大07、人大07、北大08)
牛河梁(北大01、中山06)
石峡文化(中山05)
良渚文化(南大07、南大09)
瑶山墓地(北大04)
陶寺(北大03、南开04、山大04、中山05、武大08)
吴城文化(山大04)
丁公陶文(北大03)
蛋壳陶(北大06)
酋邦(北大07)
玉猪龙(北大04)
琮(北大94、北大97)
璧(北大95)
玦(吉大06)
斝(吉大06)
璧瑗环(北大96)
卜甲(北大95)
尖底瓶(吉大07)
瓮棺(西大03)
干栏式建筑(吉大04、中山05、西大05、吉大07)
铜石并用时代(北大93、北大94、北大96)
岳石文化(山大04)青铜时代
简答及论述:
谈谈考古学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武大01)
什么是史前考古学?其内部主要可划分为几个时代?各个时代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吉大07)
人类文明的起源(武大05)
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南大01)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西大05)
简答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异同(北大00)
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北大01)
华北两种旧石器传统的假说(武大00)
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南大01)
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主要人类化石(北大93)
旧石器早期文化分布(武大07)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分布(武大03)
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南大05)
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南大03)
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南大04)
北京猿人文化的石器特点(武大99)
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南大02)
北京猿人的体质形态与意义(民大07)
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南大02)
丁村文化的石器特点(武大99)
简述山顶洞人的主要发现及成果(武大02)
简述山顶洞人的考古发现和体质特征(中山08)
山顶洞墓葬及其意义(武大99)
简述莫维斯线和自己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北大03)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西大04)
简述细石器文化(西大07)
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类并画出草图(西大08)
试述中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大97)
中石器时代的特征(北大96)
考古学上常说的“仰韶”“龙山”“区系类型”的意义(吉大08)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西大03)
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工艺。

(吉大09)
陶器的发现及其重要作用(北大08)
简述陶器在史前时代的作用并画出五种三足器(西大08)
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西大05)
简述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成就。

(人大07)
论述史前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北大06)
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北大04)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西大01)
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西大05)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北大94)
考古发现稻作起源(北大07)
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北大02)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及各期基本特征(北大95)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中山08)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西大07)
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北大93)
试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南大06)
概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北大99)
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武大03)
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南大07)
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南大03)
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编年05)序列和文化特征(南大04、南大05)阐述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序列(厦大00)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北大05)
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序列及特点(南大09)
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武大06)
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武大00)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武大08)
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南大08)
裴李岗文化聚落的特点(武大07)
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山大06)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汶口文化分期有哪几种方案(武大02)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北大95)
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南大01)
以仰韶、半坡为例,研究中国聚落文化考古现状(民大09)
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北大01)
试以姜寨遗址为例分析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组织型态(中山09)
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南大02)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反映的社会经济结构(北大94)
试论仰韶文化(西大06)
试述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北大00)
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西大07)
良渚文化的玉礼器(南大01)
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的比较分析(民大06)
简述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状况(南开03)
红山文化对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影响(民大07)
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南大02)
概述城背溪文化(武大98)
叙述石峡文化的基本特征(厦大99)
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陶器(北大02)
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北大96)
简述龙山文化的特征(中山08)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北大03)
以龙山文化为例阐述国家的起源(民大08)
新石器时代城堡的发现及意义(北大94)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谈谈6000年—5000年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武大07)
2500-2000BC,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都有哪些,试述这些区域文化较此前发生了哪
些重大变化(北大04)
论述铜石并用时代(西大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