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年考古真题
2004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 8、明孝陵
二、问答题 9、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0、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 11、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12、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 13、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
4、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 5、试论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6、结合世界博物馆发展史,谈谈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和影响。
2012年试题(考古方向)
一、名词解释 1.石璋如 2.李家沟文化 3.石峡文化 4.何尊 5.走马楼简牍 6.栖霞山石刻 7.虞弘墓 8.长沙铜官窑址
2008年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0题,150分) 1、龙山文化 2、二里头遗址 3、黄肠题凑墓(虽然教材中只四字带过, 但是几乎每个大学都曾
经或者将会考这个......仅仅流行于一个朝代的墓葬制度, 仅仅发现极 为少数的该制坟墓, 却受到如此重视, 几乎堪媲美金缕玉衣了啊. )
器,流行于晋代。 6、昭陵六骏 7、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 8、“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 9、仿木结构砖室印壁画墓 出现于宋代的一种新型墓葬制度 10、上村岭虢国墓地
二、问答题(每题50分,5题选作3题,共150分) 11、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12、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二、论述题 9.如何理解新考古学学派所指出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问题. 10.如何理解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 理论 11.试述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年代 12.试述汉代以“黄肠题凑”为特点的埋葬方式所表现的等级观念 13.试述唐长安城里坊制度布局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4.从考古发现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实际存在及其意义
2006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丁村遗址 2、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 3、侯马盟书 4、汉阳陵 5、六朝建康城 6、永宁寺遗址 7、南唐二陵 8、应县木塔
二、问答题 9、试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 10、试述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其特征 11、试述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2、试述隋唐两京012年试题(文物鉴定方向)
一、名词解释 1.汉八刀 2.摹印篆 3.失蜡法 4.芒口 5.水中丞 6.宣和七玺 7.苏州片 8.转山头 9.硬黄纸
10.宣和装
二、简述题 1.青铜器锈蚀之称谓及其在鉴定上的作用 2.东汉玉器与“乾隆工”之比较
3.东周玺印分域特点 4.元四家的技法、风格及其历史地位 5.书画作伪的方法及其地域特点 6.中国书画载体的种类及时代特征
2009年试题
一、名称解释 1.水洞沟文化 2.良渚古城 3.狮子山汉墓 4.侯马铸铜遗址 5.安伽墓 6.昭陵六俊 7.元大都 8.天龙山石窟
二、问答 1.考古学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2.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序列及特点 3.黄河下游夏商文化特点 4.鄂城周边六朝墓葬 5.隋唐扬州城遗址文化遗存及布局特点 6.明十三陵
2011年试题(文博专硕真题)
一、名词解释(8*18=144) 1、南京人 2、殷墟 3、汉长安城 4、南朝陵墓石刻 5、唐三彩 6、元大都 7、碳-14 8、大英博物馆
二、论述题(任选三题,3*52=156) 1、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两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2、试论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特征。 3、试论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2002年试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
态(用考古资 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201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裴文中 2、红山文化 3、偃师商城 4、尼雅遗址 5、象山王氏墓葬 6、南唐二陵 7、西夏王陵 8、云冈石窟
二、论述题(6选3) 1、考古文化研究中的侧年方法及其特点?
2、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 3、伊洛河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4、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特点? 5、巩县宋陵的布局特点? 6、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答案: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见 于《汉书》记载。黄肠系由木质得名,题凑则指“木头皆内向”的堆垒 结构。目前黄肠题凑墓葬的发现仅限于西汉一代,以北京大葆台汉墓、 河北石家庄汉墓、湖南长沙汉墓及江苏高邮汉墓为等诸侯王墓为典型代 表。迄今尚未发现东汉时期黄肠题凑墓的实例,题凑之之制在东汉时期 已渐为砖室墓所代替。
2003年试题
一、简答题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 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2011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吕大临 2、水洞沟文化 3、寺墩遗址 4、上村岭虢国墓地 5、居延遗址 6、司马金龙墓 7、上林湖窑址 8、白沙宋墓
二、论述题 1、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 2、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 3、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 4、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5、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 6、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南京大学
2001年试题
一、简答题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
峙峪系”的石器特征、 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2012年试题(文博专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汶口文化 2.偃师商城 3.青铜器 4.瘗鹤铭 5.五铢钱 6.明定陵 7.博物馆学 8.生态博物馆
二、论述题 1.试述二里头遗址的学术意义。 2.说说考古学和文物学的主要异同。 3.试述博物馆藏品分类的内容和目的。 4.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主要出土于哪些地方?主要内容是哪些? 5.试论唐三彩的内涵和历史影响。 6.南宋临安城考古近年来有哪些重要收获?其学术价值是什么?
出土), 羊形水注(东晋南京象山王氏墓出土), 三彩俑(唐 ), 秘瓷八棱 净水瓶(唐, 秘色瓷 法门寺地宫出土).
2008年试题(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复试笔试试题)
论述题 1、试述文明起源的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 2、试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3、试评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历史考据学倾向”问题 4、综述科技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丁村文化 2、屈家岭文化 3、二里头文化 4、狮子山汉墓 5、六朝建康城 6、隋唐扬州城 7、云冈石窟 8、明十三陵
二、问答题 1、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
2、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 3、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4、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5、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2007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北京(直立)人 2、良渚文化 3、二里冈上、下层文化 4、马王堆汉墓 5、南朝陵墓石刻 6、唐大明宫遗址 7、白沙宋墓 8、麦积山石窟
二、问答题 1、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2、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 3、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 4、试述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地的主要特点 5、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6、试述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和主要特点 13、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大概是这样) 14、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 15、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
和特点(图例主要是长安城明德门城门遗址)(这个也不太清楚) 16、五张器物图, 说明其名称, 年代, 以及断代依据. 分别是: 妇好三联甗(商代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信宫灯(西汉满城汉墓
4、铜官窑(长沙窑) 答案:(北京大学考过的) 唐代彩绘瓷最著名的当推长沙窑,
其窑址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石渚一带,又称“铜官窑”。烧造 的釉下彩产品,以铁、铜涂绘,烧制成大量褐、绿彩斑点图案和状物图 像的产品,还成功地烧出了铜红色。长沙窑还采用模印贴花装饰。
5、魂瓶(谷仓罐) 答案:教材285页提到几个字。带有佛教思想的反映。属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