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课件
个体激励计划
1.
操作工人
记件工资制 记时工资制——标准小时工资 直接工资计划 直接佣金计划 工资与佣金联合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 持股计划 绩效报酬增长 一次总付绩效 利润分享计划 持股计划
2.
销售人员
3.
专业技术人员
4.
管理人员
报酬制度规划的内容
计划类别
目
标
政
第五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第四层:被尊重的需要 第三层:情感价值的需要 第二层:更好的生活需要
五层需求 共存一个环境中 都在不断的升迁 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
第一层:生存的需要
构建报酬系统的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1、外部公平 2、内部公平 3、员工公平 4、小组公平 (二)竞争性原则 (三)激励性原则 (四)经济性原则 (五)合法性原则
1.
基 本 需 求
马斯洛与赫兹伯格双因素论的关系
马氏理论 自我实现 自尊 社交 安全 生理
工作的挑战性 成就 成长 责任 晋升 褒奖 地位
赫兹伯格
激励 因素
人际关系 政策 管理 素质 上司素质 环境 工作安全
公司
公司
保 健 因 素
控 制 因 素
工作
能本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优秀 员工
40%激励导向
3
决定能力实现 能力发展的三大 内在因素
企业员工的激励
激励的目的 (1)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积极性,勉励人向期望的方向努 力。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
(2)激励的目的
吸引人才 实现组织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与业绩 提高员工素质
激励原理
激 励
需求
动机
行为
需求 满足
新的需求
OEC管理法的构成——有效激励体系2
激励的意义
推动帆船前进的不是帆,而是看不见的风。 目标激发行动,而激励与约束维持行动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目标不断提升 不要奖金要表扬的故事
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与效率
理 创发 新挥 的人 核的 心主 目观 标能 和动 任性 务是 管
人的能动性与效率
70
悬殊的对比
美国学者调查发现: 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 只需发挥自己 20~30%的能力,就 足以保住饭碗。但若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创造性,其潜力可以 发挥60~70%。
薪酬政策
1、薪酬政策符合的标准
• • • • • 用书面的文字表达 能够规范企业的行为 符合现有的法律规定 具有核心的价值观 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2、薪酬政策具备的要素
根据工作与技能水平而定的内部 工资关系。 外部竞争或一个组织相对于其竞 争对手的工资支付地位。 鼓励员工绩效的政策。 涉及到工资支付体系的政策。
成制度、分享制度福利计划Fra bibliotek凝聚力提高
福利标准、对象 及实施办法、优 先安排原则
福利到位时间 及形式安排
资金来源及使 用数额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四大误区
误区1:把企业给员工发放的薪酬等同于企 业的人工成本。 误区 2 :迷信个人绩效工资制 , 认为其有利 于鼓励竞争,能够促进组织绩效。 误区3:薪酬激励手段万能化。 误区4:薪酬应该采取秘密发放的方式。
薪酬设计的程序
制定薪酬政策 岗位分析与评价 薪酬调查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分析与定薪
报酬系统确立应考虑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人力资源市场的 供需关系与竞争状况 2、地区及行业的特点 与惯例 3、当地生活水平 4、国家的相关法令和 法规
(二)内在因素 1、本单位的业务性 质与内容 2、企业的经营状况与 财政实力 3、企业的管理哲学 和企业文化 4、职位性质
策
步
骤
预
总预算
算
总计划
绩效提高、人员 提高、减少、平 稳定、员工满意、 衡、稳定、改革 社会声誉好 等基本措施
总体步骤
工资计划
工资总额控制目标、 调整政策、定级政 工效挂钩、激励 策、倾斜政策
政策出台、实 施效果评估和 调整日期
增减工资额
奖励计划
绩效提高、长期 行为增强
奖励额度的增 奖励考核程序、 重点原则、奖励方 加或减少、分 发放日期 法、普遍水准、提 享比率
1.
《一》 自我实现
《二》 自我 地位 尊重 《三》 归属 友爱 《四》 安全 保障 《五》 生理需求
复 杂 需 求
上 升 顺 序
团队建设质量 2. 和谐的工作小组 3. 同事的友谊和关系
1.
安全的工作条件 2. 各类社会福利保险与福利 3. 职业安全 4. 普遍增加的薪金
1.
环境的优越 2. 基本工资 3. 基本工作条件
能动性, 发挥
60
50
40
30
20
能动性, 不发挥
10
0
发挥
不发挥
人的需要与其相应的激励因素和组织措施
一般激励因素
1成长 2成就 3升迁 1承认 2地位 3胜任 4自重 1志同道合 2爱 3友谊 1安全 2保障 3胜任 4稳定 1空气2食物3住 所4性生活
需求层次
1.
组织措施
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2. 创造性 3. 在组织中的提升 4. 工作中的成就 工作之称的荣誉感 2. 奖励的增加 3. 团队的承认 4. 工作本身的责任
30%激励导向
20%激励导向
2 1
成长 责任 保健 内在性激励的三方面
合 格 员 工
试用 员工
认识创造力的基础
修正价值观,激发原动力
能本管理
将引导员工建立高尚的需求驱动机制
升迁需求 求发展
精神需求 求人品
物质需求 是基础
价值实现是根本 知识需求 求价值
激 励 效 果
激励的时效性
激励时间
从需求的五个层次上考量市场需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