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5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5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闭合式提问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提问方式,闭合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相区别。

闭合式提问是一种有限制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有一定限制,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

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问题,而不至于跑题。

2、消息结构消息结构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题、背景和结尾。

二十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和布局的方式。

主要包括:倒金字塔式结构、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并列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结合式结构、立体式结构、故事式结构和散文式结构。

消息的结构类型应根据事实的特点和传播效果来安排。

3、报纸定位与设计报纸的定位与设计是报纸在运营过程中索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有关报纸的定位,有人简单地理解为读者定位。

这是想当然。

报纸定位是一个多指标构成的系统工程,涉及读者定位、内容定位、管理定位、品牌定位等多个方面。

定位的准确与否,事关报纸的成败。

而报纸的设计主要指报纸的版面设计,即为每篇文章、新闻、广告和图片分配合适的大小和版面空间,报纸排版是指将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规范,合理的编排在报纸的版面上。

“版面一张脸”、“标题一双眼”,一个好版面,会直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在美的形式氛围中浏览到丰富多彩的信息报道。

如果版面编排不规范、不美观、不和谐、不便于阅读,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和报纸的宣传效果,降低报纸的可读性。

4、画面的对列构成对列构成是指镜头表现不同主题时,由于画面上主体在变化,所以相连镜头之间往往被视为存在着呼应、对比等某种逻辑关系。

并且因此创造性地提示出一种新的含义或者发展出新的情绪效果,这就是镜头的对列作用。

对列结构是一系列不同主体的镜头组接形式,并利用多个不同主体的镜头组合,造成并列、对比的作用,表达某种概念或思想。

对列构成通过镜头之间的呼应、对比、隐喻、烘托、积累以及对列冲突,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人们人们的联想,创造某种揭示某种含义,表达某种概念。

5、广告战略广告战略指的是广告发布者在宏观上对广告决策的把握,它是以战略眼光为企业长远利益考虑,为产品开拓市场着想,也就是所谓“放长线钓大鱼”。

研究广告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使企业以最低的开支(费用)达到最好的营销目标。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一种产品要在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或者为了战胜竞争对手以求得发展,几乎都与正确地运用广告战略有着密切关系。

广告战略是依据市场营销战略,为广告活动策定包含如下内容的基本计划:①以市场营销战略为核心,具有明确的广告目的;②选定为达成其目的的目标市场;③设定诉求主题;④媒介组合;⑤与其它促销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6、舆情处置舆情处置是指对于网络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手段,分析舆情发展态势,加强与网络的沟通,以面对面的方式和媒体的语言风格,确保新闻和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虚假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先入为主,确保更准、更快、更好地引导舆情的一种危机处理方法。

舆情处置的方法主要包括:重视互联网,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在网络舆情中勇于“抢旗帜”,.在舆情应对中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政府掌握的信息远比网民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最主要的一条,政府应该具有权威性。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

二、简答题1、简述测试新闻来源可信度的方法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

交待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众信任的重要条件这一,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真实性。

新闻来源可信度的测试方法:(1)查阅记录:查阅相关记录是测试新闻来源可信度的基本方法之一,新闻来源广泛,鱼龙混杂,查阅相关记录,如书籍、笔记等第一手材料可以有效排除错误信息和不实新闻来源。

做到有据可查、有案可循。

(2)可确定性:新闻来源广泛,通过判定新闻来源的确定性,从新闻源头出发,确定新闻的五要素,事件、地点、人物、事件发展原因、经过、结果准确无误,方可断定新闻来源的可确定性。

(3)接近性:所谓接近性无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之间的接近性,通过走访与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与数据等有效方法,判定新闻报道是否准确无误。

(4)动机:通过考察新闻发布者的动机也是检测新闻来源可信度的有效方法之一,考察新闻发布者的目的与动机,可以有效判定出真实新闻与虚假新闻。

(5)考察上下文:通过考察上下文,考察行文规范,考察新闻要素是否真实可靠,考察数据是否完整,来测试新闻来源可信度。

(6)可信性:新闻的提供者的诚信与否也是测试新闻来源可信度的基本方法之一,低诚信的新闻提供者,其新闻自身也受到质疑;有些新闻内容纯属无中生有凭借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便可判断其真实性。

2、简述新闻特写的报道技巧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主要包括快速简短,用特写镜头的收发报道现场事实动态的样式,以及篇幅较长具有可读性的报道体裁,称之为特稿。

新闻特写的报道技巧(1)描写现场,如临其境:所谓描写现场,如临其境,是指通过现场观察细致入微,再现报道客体的具体状态,新闻特写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甚至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任务、场景做出形象化的报道,所以新闻特写在报道过程中要通过现场描写再现事件发展的经过与结果,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再现与放大细节之处,做到形象化、具体化、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的画面。

读起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的、形象的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2)突出局部,浓墨重彩:新闻特写要通过一个典型的画面反应事件,重在描写事件发生现场中最典型、最感人的画面,通过再现场面的状态、气氛、进展情况,展现出新闻价值。

通过局部的描写与刻画,能使读者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3)写形传神,追求神似:新闻特写不能够做笼统的报道,要画龙点睛,找出有特点的地方反映本质,可以通过典型的人物做人物特写,也可以通过典型的画面做场景特写,总之要善于抓住最感人的画面与场景,通过典型人物的刻画来表现事件经过,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以此来烘托现场气氛,传递现场信息,展现事件的价值。

3、简述新闻评论中破和立的关系(1)所谓新闻评论的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说中具有重要意义,写评论既要说理,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树立证券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错误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错误观点,反对与之相应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再说,就评论写作自身的规律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结合。

文章有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能从事实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3)破立结合的论述方式一是从正面立论的结论,则需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在错在哪里。

二是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揭露或论辩的同时,还需指明正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

唯有掌握破立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善于进行论辩,对于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显得至关重要。

4、简述电视画面中表现空间的规律电视画面不仅是视听同步的,而且是时空一体的。

电视画面不仅能再现客观现实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还能再现物体的速度和节奏,它不仅是空间艺术,同时又是时间艺术。

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符合生活真实,又符合艺术真实。

虽说摄像无定法,但电视画面表现空间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

(1)突破电视画面平面造型的局限,创造出符合生活真实的立体的艺术空间。

电视画面表现形象的空间只有长宽两个方面,而现实空间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景象,这无疑是一个矛盾,一种冲突,一大局限。

电视摄像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克服自身的局限顽强地表现自己。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被摄景物的不同空间范围的摄取,形成不同的电视景别,创新电视画面,创造出具有假定性和表现性的空间。

景别反映了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通过不同景别的调度,既可以在画面中突出某些细节,又可以去掉不需要表现的景物,将有价值的形象保留在画面内。

在一个镜头中,通过景别的变化、摄像角度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观众的视点,从而改变画面的内容。

(3)通过电视画面创新时间特性。

电视画面不仅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同时,它还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形态。

电视画面的时间和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

(4)要拍出现场感。

电视画面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的。

所以要善于通过形象画面来结构电视片,发挥电视画面具体形象的优势。

(5)表现运动是电视造型的灵魂。

电视画面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至运动的全过程。

(6)注重在运动中表现物体。

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使画面内不动的物体产生运动,使运动的物体更富动感。

摇摄或移摄,可以使本来不动的物体(如树)在画面中发生运动。

(7)由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的多景别、多角度、多构图的画面,能展现出流动的、富于变化的、具有节奏和特定韵律的美感效果。

(8)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电视画面由于平面框架规范和时间限制,一个画面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在屏幕上消失,加之画幅较小,观众不可能像看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那样长时间地反复欣赏。

因此,每个画面的中心内容和形象主体必须十分醒目和突出,画面造型表现及结构安排应力求简洁、明确,以便使观众在转瞬即逝的画面中看清形象看懂内容。

5、简述公共关系中组织形象的主要作用组织形象(Organizational image),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