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笔记1剖析

中药化学笔记1剖析

中药化学各种溶剂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由弱至强: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生物碱的分类:一、吡啶类生物碱⒈简单吡啶类: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胡椒碱。

⒉双稠哌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金雀花碱。

二、莨菪烷类:莨菪碱,古柯碱。

三、异喹啉类⒈简单异喹啉类:萨苏林⒉苄基异喹啉类:⑴1-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去甲乌头碱,厚朴碱。

⑵双苄基异喹啉:蝙蝠葛碱,汉防己甲素和乙素。

⒊原小嬖碱:(季铵碱)黄连、黄柏、三颗针;(叔铵碱)延胡索乙素⒋吗啡烷类:吗啡、可待因,青风藤碱四、吲哚类⒈简单吲哚类:大青素B,靛蓝苷。

⒉色胺吲哚类:吴茱萸碱⒊单贴吲哚类:利血平、士的宁。

⒋双吲哚类:长春碱、长春新碱⒌有机胺类: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

生物碱常用沉淀试剂:1.碘化铋钾(红色至橘红色无定行沉淀)2.碘化汞钾(类白色沉淀)3.碘-碘化钾(红棕色无定形沉淀)4.硅钨酸试剂(淡黄色或类白色无定形沉淀)5.饱和苦味酸试剂(黄色沉淀或结晶)6.雷氏铵盐试剂(红色沉淀或结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特有沉淀反应:1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2铜络盐反应。

黄连(小朴碱)还有沉淀反应:1丙酮加成反应,2漂白粉显色反应。

莨菪烷类(洋金花)还有沉淀反应:1氯化汞沉淀反应,2 vitali反应,3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DDL)。

马钱子碱的鉴别方法:1.与硝酸作用。

2.与浓硫酸/重铬酸钾作用。

生物碱常用显色剂:①Mandelin试剂莨菪碱及阿托品显红色(1%钒酸铵的士的宁显蓝紫色浓硫酸溶液奎宁显淡橙色②Marquis试剂…吗啡显紫红色(含少量甲醛的可待因显蓝色浓硫酸)③Frohde试剂.. 吗啡显紫色渐转棕色,小嬖碱显棕绿色(1%钼酸钠或利血平显黄色转蓝钼酸铵的浓硫色,乌头碱显黄棕酸溶液)色苷的分类:㈠氧苷①醇苷:红景天苷,毛茛苷,狼牙菜苦苷,环苷。

②酚苷:天麻苷,水杨苷。

③氢苷:苦杏仁苷,垂盆草苷④酯苷:山慈菇苷A。

⑤吲哚苷:靛苷㈡硫苷:萝卜苷,芥子苷㈢氮苷:腺苷,鸟苷,胞苷,尿苷,巴豆苷。

㈣碳苷:黄酮碳苷,牡荆苷,芦荟苷。

醌类的分类:一、苯醌类:软紫草PGE2二、萘醌类:紫草素,异紫草素。

三、菲醌类:丹参醌Ⅰ,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隐丹参醌,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醌ⅡA(邻醌);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对醌)四、恩醌类㈠单蒽核类⒈蒽醌及其苷类⑴大黄素型:大黄,虎杖。

⑵茜草素型:茜草素及其苷,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

⒉氧化蒽酚类⒊蒽酚或蒽酮类⒋C—糖基蒽类㈡双蒽核类⒈二蒽酮类衍生物番泻苷ABCD⒉二蒽醌类:山扁豆双脂⒊去氢二蒽酮类⒋日照蒽酮类⒌中位苯并二蒽酮类。

R1 R2丹参醌ⅡA CH3 H丹参醌ⅡB CH2OH H丹参酸甲酯COOCH3 H羟基丹参醌CH3 OHⅡAR1 R2大黄酚H CH3芦荟大黄酚H CH2OH 大黄素OH CH3大黄素甲醚OCH3 CH3大黄酸H COOHR1 R2 R3 大黄酚葡萄糖苷glc H H大黄素1-O-β- D-葡萄糖苷H glc OHR1 R2 R3 茜草素OH H H 羟基茜草素OH H OH 伪羟基茜草素OH COOH OH醌类显色反应:1.Feigl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传递电子2.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专用于检出苯醌及萘醌,呈现蓝色斑点。

3.Borntrager反应: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显红色至紫红色。

4.Kesting-Craven反应:苯醌及萘醌类醌环上有未被取代位置,呈蓝绿色或蓝紫色。

蒽醌类不含为取代的醌环,故不发生该反应。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与Pb2+形成络合物在一定PH条件下沉淀析出,与Mg2+形成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

香豆素分类:一、简单香豆素类:伞形花内酯,茵芋苷。

二、呋喃香豆素类..⒈6,7-呋喃香豆素型(线型):补骨脂内酯。

⒉7,8-呋喃并香豆素型(角型):白芷内酯三、吡喃香豆素类⒈6,7-呋喃并香豆素型(线型):花椒内酯。

⒉7,8-呋喃并香豆素型(角型):邪蒿内酯。

⒊其它吡喃香豆素四、异香豆素:茵陈炔内酯,仙鹤草内酯。

五、其它香豆素类。

香豆素显色反应:⒈异羟肟酸铁反应:开环显红色。

⒉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绿色。

⒊Gibb反应:与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⒋Emerson反应:与活泼氢生成红色缩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H-2’,H-6’化学位移:化合物:H-2’,H-6’:二氢黄酮7.10-7.30异黄酮7.20-7.50橙酮类7.60-7.80黄酮类7.70-7.9013C-NMR谱中黄酮类中央三碳核信号特征:C---3:归属:122.1-122.3(s)异橙酮104.7-111.8(d)黄酮类122.3-125.9(s)异黄酮类111.6-111.9(d)橙酮类116.6-128.1(d)查尔酮类42.8-44.6(t)二氢黄酮类71.2(d)二氢黄酮醇类萜的分类:一、单萜⒈无环单萜:香叶醇(牛龙儿醇)⒉单环单萜:薄荷醇⒊双环单萜:冰片。

二、环烯醚萜类(属单萜类)⒈环烯醚萜苷⑴C-4位有取代基的:栀子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鸡屎藤苷。

⑵4-去甲基的:梓醇,梓苷,玄参苷。

⒉裂环环烯醚萜苷:龙胆苦苷,狼牙菜苷,狼牙菜苦苷。

三、倍半萜⒈单环倍半萜:青蒿素。

⒉双环倍半萜:马桑毒素,羟基马桑毒素。

奥类化合物(莪术醇)⒊三环倍半萜:环胺醇。

四、二萜穿心莲内酯,芫花酯,雷公藤内酯,银杏内酯,紫杉醇。

⒈无环二萜:植物醇。

⒉单环二萜:维生素A。

⒊双环二萜: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

⒋三环二萜: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内酯,羟基雷公藤内酯醇。

⒌四环二萜:甜菊苷。

皂苷的分类:一、三萜皂苷:㈠四环三萜⒈羊毛甾烷型:猪苓酸A。

⒉达玛烷型:20(s)-原人参二醇。

㈡无环三萜⒈齐墩果烷型(β-香树脂烷型)。

⒉乌苏烷型(α-香树脂烷型或熊果烷型)⒊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白桦酸。

二、甾体皂苷:㈠螺旋甾烷醇类:剑麻皂苷元,菝契皂苷元。

㈡异螺旋甾烷醇类:薯蓣皂苷元,海可皂苷元。

㈢呋甾烷醇类:蜘蛛抱蛋皂苷。

㈣变形螺旋甾烷醇类:燕麦皂苷B。

皂苷的显色反应:⒈Liebermann反应:呈黄-红-蓝-紫- 绿,确定三萜和甾体皂苷的存在。

⒉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 d)反应:区分三萜和甾体皂苷,前者最后呈红或紫色,后者最后呈蓝绿色。

⒊三氯乙酸反应:区分三萜和甾体皂苷,前者加热100°C,后者加热60°C生成红色渐变紫色。

⒋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Salkowski)⒌五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⒍芳香醛-硫酸或高氯酸反应:香草醛最普遍,常作甾体皂苷显色剂。

柴胡皂苷:Ⅰ型:a、c、d、e,是原生苷。

Ⅱ型:b1、b2,异环双烯类。

Ⅲ型:b3、b4,△12齐墩果烷衍生物。

Ⅳ型:g,同环双烯。

Ⅴ型:齐墩果酸衍生物。

强心苷的颜色反应:一、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⑴Liebermann-Burchard(醋酐-浓硫酸)反应⑵Salkowsk反应⑶Tschugaev反应⑷三氯化锑反应⑸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黄色荧光,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亮蓝色荧光,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蓝色荧光。

二、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此反应可区别甲、乙型强心苷,乙型不显色。

⑴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反应)⑵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试剂反应)⑶Keddl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反应)⑷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三、α-去氧糖颜色反应:⑴Keller-Kiliani(K-K)反应:此反应是α-去氧糖的特征性反应,此反应阳性可肯定α-去氧糖的存在。

⑵占吨氢醇(Xanthydrol)反应:可用于定量分析。

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⑷过碘酸钠-对硝基苯胺反应胆汁酸的鉴别:⒈Pettenkofer反应:⒉Gregory Pascoe反应:可用于胆酸的含量测定。

⒊Hammarsten反应:20%铬酸溶液,胆酸显紫色,鹅去氧胆酸不显色。

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定性鉴别:试剂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稀酸共沸无沉淀暗红色鞣红沉淀溴水无沉淀黄色或橙色沉淀三氯化铁蓝或蓝黑绿或绿黑色色(或沉淀)(或沉淀)石灰水青灰色沉淀棕或棕红色沉淀乙酸铅沉淀沉淀(可溶于稀乙酸)甲醛和盐酸无沉淀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