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Back 精品

最新-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Back 精品


Back
第二节 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一、麻纤维的物质组成与化学性能 • 二、麻纤维的种类 • 三、麻纤维的基本特征
• • 其他:果胶质、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 蜡质等非纤维物质(统称为“胶质”) • 脱胶:使纤维素和胶质分离,取出可用的 纤维。
一、麻纤维的物质组成与化学 性能 基本化学成份:纤维素
• 彩棉(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1.初生层:纤维外 层,外皮是蜡质与 果胶 • 2.次生层:由微原 纤堆砌而成 • 3.中腔:停止生长 后留下的空隙
Back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纵向:一端封闭、呈扁平的转曲带状的 管状体。 • 截面:棉纤维干涸后呈腰圆形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 质
Back
第六章 天然短纤维
• 第一节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二节 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三节 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BackBiblioteka 第一节 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一、棉纤维的种类 • 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 三、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主要性质
一、棉纤维的种类
• (一)按棉花的品种分 • 陆地棉(高原棉、美棉、细绒棉):发现于南美洲大 陆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区 • 海岛棉(长绒棉):发现于美洲西印度群岛 • 亚洲棉(粗绒棉)、非洲棉(草棉)
• 纤维素的性能: • 1 .纤维素的酸性水解性能:在适当氢离子浓 度、温度和时间下,纤维素大分子中的1,4— β 甙键发生断裂 。 • 2 .纤维素的碱性降解(包括碱性水解和剥皮 反应 )及碱纤维素生成 (与浓碱作用 ) • 3 .纤维素的氧化:纤维素与氧化剂作用时, 其大分子中的羟基很容易被氧化剂氧化,形成 氧化纤维素,聚合度也同时下降,产生氧化降 解。
锯齿棉与皮辊棉的品质特征
纤维品种 品质特征
外观形态 长 度 杂质、疵 点
锯齿棉
松散 主体长度短,整齐度 差 含杂低,操作差时, 棉结、束丝多
皮辊棉
薄片状 主体长度长,短绒含量较 多 含杂高,操作差时,黄根 较多
Back • (三)按原棉的色泽分 • 白棉(正常成熟、正常吐絮) • 黄棉(棉花生长晚期,棉铃经霜冻枯死,铃壳色素上 染) • 灰棉(生长在多雨地区的棉纤维)
• 细绒棉、长绒棉、粗绒棉性能对比表 纤维种类 细绒棉 长绒棉 粗绒棉
长度(mm)
23~33
0.15~0.2 2.94~4.41
33~64
0.12~0.14 3.92~4.9
15~24
0.25~0.4 4.41~6.86
线密度(tex)
强力(cN/根)
• • • •
(二)按棉花的初步加工分 轧棉:籽棉上纤维与棉籽进行分离的过程。 皮辊棉——用皮辊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锯齿棉——用锯齿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 (一)棉纤维的化学组成
•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94~95%) • 大分子化学结构式:
基本结构单元:α -葡萄糖 元素组成为:碳占44.44%、氢占6.17%、氧占49.39%。 棉纤维的聚合度在6000—11000之间。
• (二)棉纤维的主要性质
• 1.棉纤维的线密度 • 长绒棉1.11~1.43dtex,细绒棉1.43~ 2.22dtex,粗绒棉2.5~4.0 dtex • 2.棉纤维的长度 • 手扯长度平均:细绒棉23~33mm,长绒棉 33~45mm,粗绒棉15~24 mm 。 • 长度 <25mm 的细绒棉,纺 30tex 以上的中、粗 特纱; • 长度在29mm左右的细绒棉,最细可纺10tex纱; • 若要纺<10tex的纱,须采用长绒棉,最长的长 绒棉纤维可纺到3tex。
• • • • •
3.棉纤维的强力 细绒棉单纤强力约3.5~4.5cN; 长绒棉一般4~6 cN。 4.棉纤维的化学稳定性:耐碱不耐酸。 烧碱可使棉纤维剧烈膨化,直径变大, 长度缩短,以致引起棉制品的强烈收缩。 • 丝光 • 碱缩
• 5.棉纤维的成熟度:指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 • 成熟度系数:
M 20 ( 2 / D ) 1 3
四、原麻的纺织前处理
• (一)苎麻加工 • 选麻剪束扎把浸酸高压煮练(废碱液) 高压煮练(碱液、硅酸钠)打纤浸酸 洗麻脱水给油脱水烘干精干麻 • (二)亚麻加工 • 脱胶 干燥 压碎 、去碎茎 打成麻
δ ——棉纤维胞壁厚度 D——棉纤维复圆后的等效直径 成熟度高低也可用腔宽与壁厚之比来量度。
Back • 6.棉纤维的天然转曲
• 天然转曲: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 扁平带状纤维上的许多螺旋形扭曲。 • 天然转曲数:单位长度( 1cm )中扭转 180 度 的个数。 • 转曲的反向:棉纤维的转曲方向可以沿纤维长 度不断改变,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 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抱合性能与可纺 性能。转曲多,棉纤维品质好。 • 正常成熟转曲多,未成熟和过成熟纤维转曲少。 • 长绒棉转曲多,细绒棉转曲少。细绒棉的转曲 数约为每厘米39-65次。
二、麻纤维的种类
• • • • • (一)苎麻纤维 (二)亚麻纤维与胡麻纤维 (三)大麻纤维与罗布麻纤维 (四)剑麻纤维与蕉麻纤维 (五)黄麻纤维与洋麻纤维
三、麻纤维的基本特征
(一)形态结构
• (二)基本性能
• • • • • • • • • • • • 1.化学性质 耐碱不耐酸,抗霉防蛀性能好,耐海水浸蚀性强。 2.比重和回潮率 比重:苎麻1.51~1.53 g/cm3,亚麻1.46 g/cm3 W:苎麻9~11%,亚麻11~12%,吸湿强,放湿快 3.纤维长度和线密度 苎麻:较长较粗,长20~250mm,平均60mm,最长550mm;细度 1100~2200公支,直径20~80μm,1mm内可排列12~50根纤维 亚麻:长17~25mm,细3000Nm,1mm内并列40根左右,纺纱工艺中采用 “工艺纤维”,长45~75mm,细400~800Nm,多用作较粗犷的面料及衬衫。 4.机械性质 高强低伸: 5.0~7.0 CN/dtex 初始模量大:苎麻176~220CN/dtex,亚麻139CN/dtex 弹性恢复率很差 :2%变形时弹性恢复率48%。衣料挺爽但不耐磨,不抗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