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中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优秀教案设计附反思教学资料

湘教版高中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优秀教案设计附反思教学资料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1、指导思想学习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内容时,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器乐、声乐、歌舞音乐三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拉美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使优秀音乐文化得到传承。

2、教学内容选择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

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此,拉丁美洲音乐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本课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多巴哥钢鼓合奏等声乐、器乐作品外,还补充欣赏了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秘鲁乐曲《飞驰的鹰》,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等音乐作品。

同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较全面的了解拉美音乐风貌,本课还补充了充满热情、活力动感的“桑巴”和“探戈”等拉丁舞的表演录像。

3、学情分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

它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受到年轻人喜爱,因此,有人说拉丁美洲音乐像流行音乐,其实是,很多流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拉丁美洲音乐元素的启发和影响。

因此,虽然学生平时接触拉美音乐较少,但只要教师抓住拉美音乐与流行音乐这两者的渊源关系,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自学、互学、导学、评价等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乐于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并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4、资源开发与运用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内容极为丰富并且种类繁多。

要想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貌特征,仅以教材所提供的相关资源是不够的,须对教学资源进行再次开发。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我们可以多渠道地收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音像、地理、历史等相关资料,用其加强提高教师对本课内容的感受与认识,根据教学时间精择并整合相关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其次通过布置作业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并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音乐文化背景,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5、教学评价说明(1)通过参与性的活动设计,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对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形成及其音乐特征的理解及准确的把握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演唱、讨论等过程性环节观察学生的学习实效,并通过反馈检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乐于聆听、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通过音乐鉴赏,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如排箫、钢鼓等);了解绚丽多姿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2、难点:用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分析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本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为目的,我采用聆听为主、视听结合、演唱感受、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

结合非音乐因素的人文知识与风格舞蹈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兼顾相关知识拉丁美洲特殊的历史决定了其文化的复杂,多民族的共存也决定了其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如果不了解一些拉丁美洲的历史,其音乐文化就无从谈起,所以上新课前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拉丁美洲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感受到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多元化,该活动既引导学生回顾、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学科知识,又为学生接受新知识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该部分以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提示为主。

在对它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此举降低了音乐作品鉴赏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以音乐结合舞蹈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兴趣是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学生求知学习的动力。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时间许可的范围内,我选择给学生欣赏了拉丁美洲各地风格各异的桑巴舞、伦巴舞、探戈舞片段,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感受了拉丁美洲音乐节奏的魅力和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

加上学生积极的参与舞蹈的实践模仿,使得课堂更加活跃、气氛更加融洽、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拉美音乐的感受和了解。

这节课为了完成学生对三种不同文化相混的特点的学习与了解,所设计的学习内容较为宽泛且容量大,形式丰富,虽然有机动的教学内容,但对教师的引导、对课堂教学的驾驭及时间的掌控就显得格外重要,否则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就难以按时完成。

六、教学评价设计《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一、听力选择题()1、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运用了探戈的节奏?A. 片段一B. 片段二C. 片段三()2、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是由拉丁美洲民间乐器多巴哥钢鼓演奏的?A. 片段一B. 片段二C. 片段三()3、视听A、B、C三首歌曲演唱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属于拉丁美洲民歌?A. 片段一B. 片段二C. 片段三()4、视听A、B、C三个舞蹈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的舞蹈属于拉丁舞?A. 片段一B. 片段二C. 片段三二、判断题(用R表示正确,用W表示错误)()1、华尔兹是拉丁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2、“松”是墨西哥最具民族特性的歌舞体裁形式之一。

三、填空题1、_____________是拉美音乐的灵魂?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______________的混合体。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录音播放A.匈牙利舞曲;B.彩云追月;C.纺织歌)答案B2、(录音播放A.日出;B.钟磬古乐;C.多巴哥钢鼓合奏)答案C3、(录像播放A.星星索;B.咿呀欧来欧;C.鸽子)答案C4、(录像播放A.俄罗斯民间舞;B.伦巴;C.爱尔兰踢踏舞)答案B二、判断题1.W 2.R三、填空题1、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七、教学相关资料【相关资料卡片I】《飞驰的鹰》在南美洲西部有一条全长90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安地斯山脉,它穿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海拔高,最高峰约7000多米,处于安地斯山中段的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东西宽约400公里,是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原地带,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安地斯高原。

在这一地区到处传唱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飞驰的鹰》,因为它是印地安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飞驰的鹰》是一首赞颂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印加王)的歌曲,同时也是全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爱戴和失去他的痛苦心情,印加王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后代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相关资料卡片II】钢鼓的由来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国,地处加勒比海东南部靠近南美大陆的地方由主岛特立尼达、多巴哥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万,但种族很复杂,以黑人和印度人后裔居多占80%,其他为混血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后裔,这个国家过去主要种植甘蔗,现在是一个石油之国。

这是一块拥有丰富民间艺术宝藏的土壤,正是在这人人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在亚、非、欧各大洲人民传统文化广泛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开出了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1945年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立尼达岛上的人倾城而出欢庆胜利。

在狂欢的极度兴奋中,青年们随手拿起了垃圾箱、白铁桶甚至玻璃瓶来敲打,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欢乐。

当时这些金属品的明亮、清脆的音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启发。

於是,开始了试验。

最初,他们采用了一种老式的并干箱,拴上带子挂在胸前敲打,后来发现把并干箱的底面凹进去声音就变得好听。

而当一位青年马耐特将底面敲出几条浅沟把底面分为几个区域后就能发出几个不同的音高,这是一个突破。

随后,人们又以岛上炼油厂废弃的汽油桶进行试验,把油桶密闭的底面用锤敲,凹成锅形,并将锅面按各种尺寸凿成若干块面积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音区,这样,简单的曲调就可以用棍子敲出来,油桶也不再是粗糙的节奏响器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全新的创造、发明。

接着,人们又制造出包括各种不同音域的乐器,高音的乐器比较矮,桶身也切得短,像一个盘,就称作钢盘,中、低音的乐器桶身比较高,就称作钢鼓。

最后,全套的、包括各个声部的钢鼓乐队也诞生了。

今天,一个完整的钢鼓乐队大致可分为8个交响声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钢盘、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钢鼓以及包括康加鼓、铃鼓、牛铃、和刮器在内的节奏组。

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如一个男高音钢盘可以奏出包括两个八度全部半音在内的25—28个音,—个倍女低音钢鼓可以奏出14个音,左右两个倍女低音钢鼓组成一套,可以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内的28个音。

—个吉他钢鼓可奏出8个音,左右两个吉他钢鼓组成一套可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的16个音。

高音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宽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

高音钢盘1人敲1个,中音、低音钢鼓1人敲2个或2个以上,最多的为1人敲6个每年的11月在岛上举行为期1个月的“钢鼓音乐节”,进行钢鼓比赛。

政府将钢鼓音乐作为—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全国加以提倡、推广,现在连演奏国歌也都采用钢鼓乐队了。

钢鼓及钢鼓乐队的出现使世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也在世界音乐史的篇章中写上了动人的一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