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区水泵房施工技术措施

采区水泵房施工技术措施

采区水泵房施工技术措施
长沟煤矿正前各大巷已掘进至采区中部,为完善井下排水系统,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施工采区水泵房,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队组:普掘一组
二、巷道概况及施工地点:
水泵房在轨道大巷与胶带大巷之间布置,分水泵房硐室、水泵房通道、壁龛、吸水井、配水巷五部分,具体参数见施工图,施工长度约84.7m。

三、巷道掘进方式:
巷道采用毫秒电雷管全断面一次打眼、一次放炮的方法掘进。

装载矸石使用耙岩机装煤,煤溜运输。

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见附图。

四、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工艺及工序要求:
1、临时支护:
除吸水井外,其它各巷临时支护使用二次支护,巷道掘出一个循环进度后,在巷道顶部铺设经纬网与进度网相连,在网下支设2-3根金属摩擦支柱临时维护顶板,间距不大于1.2m。

摩擦柱到永久支护距离不超过0.7m,到茬岩距离不超过0.7m;临时支护到煤头空顶距不大于0.2m。

摩擦支柱必须带帽,柱帽采用φ220×1000mm优质半圆木,用5t液压升柱器升紧背牢(详见临时支护图),然后进行锚杆、锚索支护,巷道拱部及两帮打注锚杆(φ20×2400mm普通螺纹钢+150×150×10mm钟形托板),间排距1000mm。

在巷道正顶顺巷打一趟锚索(Φ17.8×6200mm钢绞线+400mm长14#槽钢+200x95x12mm垫片),间距1000mm。

若顶板破碎,可根据顶板劈口、围岩情况,适当增加锚杆(索)数量并缩小锚杆(索)间排距,必要时要在巷道中部支设一趟点柱,点柱使用直径不小于18cm的优质圆木。

2、永久支护:
(1)、水泵房通道:半圆拱断面,砼碹,支护厚度350mm,强度C20。

(2)、水泵房硐室:半圆拱断面,砼碹,支护厚度400mm,强度C20。

(3)、壁龛:半圆拱断面,砼碹,支护厚度300mm,强度C20。

(4)、吸水井:矩形断面,砼浇注,支护厚度250mm,强度C20。

(5)、配水巷:半圆拱断面,砼碹,支护厚度250mm,强度C20。

(6)、水泵房硐室及通道地面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铺底,其厚度为100mm。

附:水泵房通道断面图、水泵房硐室断面图、壁龛断面图、吸水井(1#、2#、3#)断面图、配水巷断面图
3、各巷道断面特征见下表:
4、支护材料及规格见下表:
五、施工方式:
1、通风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

2、工艺流程及工序:
检查工作面隐患→打眼、放炮→装矸、出矸→敲帮问顶、支设摩擦柱临时维护顶板→打锚杆(索)做临时支护→检查工程质量→准备下一个循环。

巷道掘出后进行砼浇注。

先由专人检查处理顶帮活矸,按设计要求的掘进断面尺寸进行刷帮挑顶,合格后方可按巷道中腰线挂线支模,后先墙后拱顺序浇注。

4、支护工艺要求:
(1)巷道循环进度为1m。

(2)支模前对巷道进行刷帮挑顶时,施工段以里不得有人。

(3)支模时,由下向上依次进行,新碹和旧碹的接茬处,必须清楚矸石及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

各联接点必须联接可靠。

碹箍每米一道。

(4)浇注巷道拱部必须搭工作台,搭架要求用3-4米的60㎜厚的架板铺严盖满,工作台架板探头长不得大于200㎜。

工作台要稳固牢靠,高度要保证下方车辆能够通过。

浇注时工作台下不得有人工作与停留,车辆通过时要打好招呼。

(5)浇注砼时,要随时观察模板情况,确保牢固可靠,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浇注时必须边浇注边人工捣固。

(6)砼浇注8小时后应松动螺丝,凝固72小时后方可拆模。

拆模必须由外向里、由上向下进行。

回箍必须有专人指挥。

回箍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清理好退路,用绳栓好碹箍,松动碹箍后,人工将其拉倒。

回箍期间,严禁任何人由此通过。

(7)拆模后,应继续对砼碹进行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天。

(8)临时支护铺设金属网时,相互搭接不少于10cm,每20cm联网一道,联网丝用14#铁丝,扭结不少于3匝并把网拧紧。

(9)使用锚杆(索)做临时支护时,要求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60KN (43MPa),外露长15—20cm。

顶锚杆拉拔力不小于70KN(18MPa),扭矩不小于150N·m,帮锚杆拉拔力不小于50KN(13MPa),扭矩不小于120N·m,锚杆外露长不大于5cm。

六、开工前必备条件:
1、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现场跟工程。

2、所有施工人员学习本措施并签字。

3、由地测人员标定好中、腰线。

4、锁口锚索必须打注完毕并达到要求的预紧力。

5、供电系统具备。

6、通风设施安装就位,保证开口后随时能开启。

7、装运设备安设就位。

8、按规定配备临时支柱。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
1、施工时掘一排锚一排,严禁空顶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交接班前后、打眼前后、支设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及时处理隐患。

处理顶板时,要有工长或安全副工长现场指挥,由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一人观察顶帮,一人持长柄工具在安全支护下进行,退路要保持畅通,顶板处理完毕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3、巷道各交叉口必须打注锁口锚索,锚索使用Φ17.8×9200mm钢绞线,交叉点为矩形时使用3m长14#三眼槽钢作托梁,拱形时使用400mm长14#槽钢作托梁(单体锚索),托梁垂直巷道布置。

锚索数量根据开口跨度而定,必须保证托梁覆盖全断面并向两帮延伸1m以上。

4、施工过程中要刷齐两帮,每班循环结束后,顶锚杆(锚索)必须紧跟煤头,空顶不超过300mm。

5、施工过程中发现顶帮压力增大、顶板离层、片帮严重、网包增多、听见顶板有响声等冒顶预兆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撤出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至安全地点(撤至轨道或胶带大巷顶板支护完整、良好的地点)并汇报调度听候指示,待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鉴定并制定专项措施后方可按措施施工。

(二)、通风放炮管理
1、通风采用局部压入式通风,风筒距煤头距离岩巷不超过15m,半煤岩不超过10m,煤巷不超过7m。

2、严格通风放炮管理,保护好通风设施,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瓦检员不在现场严禁装炮。

3、爆破前,炮区内的设备必须设置挡墙,采用废旧皮带维护好,防止崩坏。

同时对爆破区域支护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无问题后,方可放炮。

4、放炮撤人距离:直巷不小于150m,弯巷拐弯后不小于30m,且撤人总距离不小于50m,并设可靠隐身物。

煤头放炮时,轨道大巷要搁可靠警戒。

巷道贯通剩余20m放炮时,一头放炮两头隔好警戒。

要安排专人在另一头搁好警戒。

5、放炮30分钟后,工长和放炮员先进入炮区检查有无瞎炮、残爆情况,如有应立即处理。

处理瞎炮时,由原打眼工在距瞎炮眼300mm以外与瞎炮眼平行另打新眼重新装药起爆,严禁用镐刨或手挖。

炮后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炮区进行作业。

6、施工中遇煤头停风、瓦斯异常时,施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7、巷道开口小炮作业,按炮眼布置图眼深、装药量减半。

(三)其它:
1、人员上下吸水井使用软梯,软梯使用2根锚杆固定在吸水井口。

2、人员在吸水井内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随时注意上口及周边的松动矸石,防止矸石掉落伤人。

3、吸水井上口周边1m范围不得有人作业,以避免上口作业人员坠入水井或将上口活矸掉入水井伤及下方人员。

4、作业地点必须备用不少于6根金属摩擦支柱,3根使用,3根备用。

备用金属摩擦支柱距煤头不超过20m。

5、未提事项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

生产技术部:王稷峰
201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