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答题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B.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C.是一种和志愿者活动相同的慈善活动D.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E.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2.关于社会工作的正确理解是()。
A.普通社会工作 B.一种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C.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士开展的助人活动D.“义工”工作 E.志愿者服务工作3.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决定》内容的是()。
A.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B.为了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要在相关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
C.要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
D.要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
E.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制度4.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特点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助人活动 B.注重专业价值C.强调专业方法D.注重实践 E.双方合作与多方协同5.关于社会工作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服务于困难群体为目的 B.以利他为目的C.以营利为目的 D.以提升个人福利为目的E.以提升社会福利为目的6.()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A.专业工作方法 B.专业价值 C.社会工作者D.服务对象 E.助人活动7.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
A.利己主义 B.利他主义 C.经济利益最大化D.专业主义 E.权威主义8.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表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社会工作有为服务对象和社会服务两个层面的目标B.在服务对象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和促进能力发展C.在社会层面上的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D.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能力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E.社会工作的目标分为为服务机构的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目标9.下列是关于社会工作功能的表述,其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社会工作的功能分为对于服务对象和对于社会两大层面B.从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工作可以起到促进其能力发展和维护其合法权益作用C.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工作可以起到促进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D.社会工作的功能是促进能力发展、维护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E.社会工作可以为服务者带来声望和地位10.关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B.可以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C.只是指那些在物质方面遇到困难的个人D.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E.可以是社区和社会公众11.在社会工作的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
A.社会工作者单向地给予服务对象某种服务B.社会工作者是绝对的专家,服务对象只能服从C.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直接告诉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方法D.双方合作、共同面对与解决问题E.社会工作者是指路人,服务对象是跟从者12.下列是关于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服务对象B. 社会工作者C. 专业的价值观D. 盈利的助人活动E. 专业方法13.下列是关于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其中那个表述不正确()。
A.家庭和心理健康服务B.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士康复服务C.医疗、学校、军队和企业等社会工作D.仅为有困难的人提供服务E.社会救助、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和城乡社区发展14.下列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社会工作者只扮演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角色B.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主要是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和倡导者C.从间接服务的层面来看,其主要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获取者、影响者和研究者D.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间接服务的角色E.社会工作者要有角色意识以及角色责任与使命15.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理论方面的知识B. 政策方面的知识C. 技术方面的知识D. 文化方面的知识E. 上述ABCD四个答案不全是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构成部分16.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
A.技术能力 B.文化能力 C.良好的心理素质D.持续学习的能力 E.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17.关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社会工作的专业观点认为()。
A.个人只能被动地顺从环境 B.个人可以随意地改变环境C.“人在环境之中”,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D.个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E.个人的问题和环境无关18.()是社会工作这种专业助人活动的行动主体。
A.助人活动 B.社会工作者 C.工作对象 D.社会工作价值观E.专业方法19.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方法,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相对而言,宏观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更为重要B.是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C.是现代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D.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E.是指社会工作者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20.()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A.助人活动B.社会工作者C.工作对象D.社会工作价值观E.专业方法21.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的是()。
A.评估B.预估C.接案D.计划E.介入22.治疗性沟通是指()。
A.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B.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看法C.介绍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D.交流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看法和期望E.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沟通,达到一个人对其它人进行帮助的目的23.面谈中做好倾听最重要的方面是()。
A.社会工作者通过身体传达的对服务对象的专注,以及从态度上所传达的内心的专注B.理解对方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不排斥、不歧视,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来思考,鼓励其宣泄,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想法C.全神贯注听服务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所使用的言辞,争取能够复述D.倾听时不仅要“听”,还要有“参与”,与服务对象互动,对服务对象的叙述给予适当的回应E.在听服务对象叙述的时候,注意服务的对象的语言及相关肢体语言,分析其未表达出来的意思,及其语言中可能存在的不真实信息24.在社会工作程序中预估处于()。
A.接案之前B.接案后,正式展开服务之前C.计划之后,介入之前D.介入服务后,评估之前E.结案之前25.在制定服务计划阶段,定义目标是指()。
A.解释目标的词义B.已经解释清楚的目标C.将目标界定清楚,以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分解目标,以利目标的执行D.将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选择确定的目的,清楚阐释其意义E.定义和目标的相互关系26.政策倡导属于社会工作介入系统中的哪个层次:()A.个人B.家庭C.小组/群体D.社区E.宏观社会系统27.为了帮助小曹,社会工作者了解了他不幸的身世,他们温暖的关心感动了小曹,最后与小曹达成协议:尽量少上网,不抽烟,不睡懒觉。
并帮助小曹解决了最急迫的就业问题。
这种介入属于()。
A.直接介入B.间接介入C.整体介入D.个别介入E.综合介入28.社会工作者们帮助小曹在他曾经就读的中学办理学籍证明材料;联系社区青少年中心,专门安排老师一对一教他学电脑,并担任中心临时电脑管理助理;还做通了小曹爷爷和姑姑的工作,一起来监督他的日常生活。
这种介入属于()。
A.直接介入B.间接介入C.整体介入D.个别介入E.综合介入29.为了帮助某社区发展,社会工作者们通过宣传转变居民的思想观念,发动居民积极参加各种设区建设活动,并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入社区,还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倡导。
这种介入属于()A.直接介入B.间接介入C.整体介入D.个别介入E.综合介入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原则A.瞄准服务目标B.考虑经济效益C.坚守社会工作的价值中立性原则D.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E.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31.基线测量是指()A.基本路线测量B.对服务对象的最低需求进行测量,即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需要达到的最基本标准C.对服务对象发展的基本路线(包括感情、行为、以及周围系统的评价等)进行测量D.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测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E.对服务对象开始实施介入后,并对服务目标所涉及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测量,以此建立一个标准。
32.当服务对象发现没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
这属于哪一种负面反应:()A.否认B.倒退C.依赖D.讨价还价E.忧郁3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是指()A.社会工作者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B.不再提供服务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解除先前双方确立的专业服务关系D.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只能转介E.社会工作者解除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关系。
34.19世纪末期,出现了睦邻组织运动,世界上第一个睦邻会馆是1884年在伦敦建立的()A.慈善组织协会B.霍尔馆C.汤恩比馆D.济贫协会E. 预防贫困协会35.社会工作与其他行业,如心理学和精神治疗的基本区别是()A.提供“社会”服务B. 提供“社会”帮助C. 提供“社会”救助 D . 提供“社会”保障E. 提供“社会”救济36.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技巧是()A.计划B.督导C.咨询D.教育E.建立关系37.一个经常用来解决价值矛盾的价值观原则是()A.由第三者做决定B.帮助案主做决定C.共同商量D.由领导决定E.案主自决38.社会工作的一项指导原则就是对案主的情形不要过分地()投入A.物质B.情感C.精力D.时间E.人力39.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保密原则”指的是()A.相对保密B.绝对保密C.共同保密D.社工员要求案主保密E.相互保密40.下列关于“介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策略与行动计划B.社会工作人员为达成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措施C.仅是社会工作人员和案主之间的愉快谈话D.是案主和社会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过程E.目的是为了界定和解决问题而交换信息,为了促进案主的成长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答题要求:每题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得部分分。
1.关于专业社会工作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以达到社会与个人的满足与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B.是艺术和科学,它通过提供助人服务来增强个人和团体的社会功能C.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