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道荣《还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道荣《还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道荣
①一对老夫妻报警:他们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包裹里是整整1万元。

②钱是假的?警察帮他们检验,100张百元钞票,张张都是真的。

这是一个陷阱?包裹里夹着一张纸条:“本公司抽出10位幸运人士,这1万元是公司送你的幸运钱,别担心有诈,请放心。

”警察分析,一般的诈骗案中,骗子都是找各种理由让当事人汇钱,哪有骗子直
接送钱的?不像是骗局,也看不出有什么陷阱啊。

③有人劝他们:“既然是真钱,又确实是寄给你们的,你们就收下。

”可不弄清楚钱的来
路,老两口哪敢要这个钱?为了这个来路不明的包裹,老两口愁得茶饭不思,老太太更是
急得病倒了。

④事情到了这一步,寄包裹的人终于现身了。

她是老两口的一个忘年交,两家常有走动。

问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给老两口寄钱,她说是为了还情。

⑤原来,她孩子小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

那时候,孩子下午3点多就放学,而她和丈夫快6点才下班,这中间的近3个小时成了空白时段,孩子没人管。

她让孩子在学校边
上的车棚里等她,而老两口就在车棚边经营着一家小店。

有一次,在车棚里等妈妈的孩子
咳嗽得很厉害,老太太闻声心疼地将孩子喊进了自己的店里,给孩子倒了杯热水。

天黑了,
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呢。

⑥问清了孩子的情况,老两口对她说,今后,就让孩子放学后坐在他们的小店里等她吧。

就这样,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坐到了小学毕业,一坐,就是6年。

老两口还特地给孩子弄了张小桌椅,方便孩子做作业。

有时候,她来接迟了,孩子已经跟老两口一起吃过
了晚饭。

⑦对老两口,她一直心存感激。

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⑧中秋节到了,她买了一盒月饼,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两口,老两口喜滋滋地收下了。

可是,
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盒月饼。

她自然坚决不肯收,老两口脸都变了:要是不肯收,
下次再也别来了。

她只好收下。

⑨快过年了,她托人从乡下买了一条家养的猪后腿作为年货送给老两口。

老两口一见礼物,
乐得合不拢嘴,好多年没吃过正宗的乡下家养猪肉了。

可是,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
条金华火腿,老两口说:“火腿太硬,我们吃不动了,你们帮帮忙。

”她只好无奈地收下。

⑩重阳节到了,她给老两口每人定做了一件唐装,老两口开心得不得了,这一次,老两口
没回送她礼物。

可是,第二年儿童节,老两口给孩子买了一个新书包,还有一套漂亮的服
?她发现,每次送老两口礼物,老人一定加倍送还。

她觉得自己欠老两口的越来越多,于
是她想出了这个主意,偷偷地给老两口寄钱。

?事情真相大白,老两口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老人将钱还给她,对她说:“经常
带着孩子来看看我们,比什么礼物都好。


?她点点头,豁然明白:有些情,是不需要还的;有些情,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第①至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她”为了“还情”具体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其中三件。

(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天黑了,当她心急如焚
....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
业呢。

(4)你觉得文中的老两口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答案】(1)第①至③段写老两口收到神秘包裹,交代事件缘起,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为下文展开情节做了铺垫。

(2)中秋送月饼,年前送猪腿,重阳送唐装。

(3)“心急如焚”形象地写出了“她”赶往车棚接孩子时的急切、焦虑心理;“惊喜”写
出了“她”见到孩子在小店里安静地写作业时的惊奇与喜悦之情。

(4)老两口热心、慈爱、善良、正直、不贪财、助人不图回报。

他们六年如一日热心地帮
“她”照顾放学后的孩子;每次收到礼物都加倍回赠;收到1万元钱后报警,为来路不明的钱愁得茶饭不思。

(意思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