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语文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悖谬.(miù)希冀.(jì)伫.立(zhù)一幢.(zhuàng)B.把晤.(wù)咫.尺(zhǐ)悸.动(jì)脂.粉(zhī)C.谄.媚(xiàn)惩.罚(chéng)惊骇.(hài)洗劫.(jié)D.蹂躏.(lìn)给.予(jǐ)箱箧.(qiè)瞥.见(piē)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B)(2分)A.东隅萌发难辞其咎与生具来B.苟同疮痍忐忑不安勃然大怒C.珍摄珐浪同捐前嫌未雨绸缪D.咆哮熟稔政躬违和勿庸赘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只怕有心人于按照完成了建设任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5.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2分)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30个人吃粥。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盒子装着的饼干。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D)(2分)A.《致蒋经国先生信》的作者是廖承志,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劝告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B.《给儿子的一封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刘亚洲,他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如《恶魔导演的战争》C.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伟大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D.《给女儿的信》选自《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7.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2分)(1)请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

,正读书〔或:①与春天一起读书②春光明媚读书时③阳春三月好读书④沉浸(醉)在春光里〕(符合画面主题即可)(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8.综合性实践与学习。

(6分)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识书信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1分)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人们用它交流信息,倾诉情感,畅谈人生……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尺牍信札(2)【活动二:做调查说现状】下面的调查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分),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3)【活动三:提倡议共参与】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

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2分),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

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活动四:写书信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

请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100字以内)(2分):您好!在成长的每一天,您给我创造的都是自由宽松的环境,您从不给我压力,从不过分要求我,从不当面斥责我,全力支持我学习舞蹈。

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是幸运的!谢谢您!爸爸!祝生活愉快!×××20XX年4月21日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题乌江亭①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9.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咏史(或:怀古咏史) 诗。

(1分)10.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

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也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

(3分)(二)文言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患盗论刘敞天下方患盗。

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②,盗之源也。

一源慢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此所谓盗有源也。

”:只是。

②修:贯彻得好。

③慢:疏忽。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盗可除.乎〔清除(消灭) 〕(2)衣食不足.(足够)12.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A.而或.长烟一空B.或.王命急宣C.或.以钱币乞之D.或.异二者之为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 (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强盗)啊。

14.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衣食不足;(2)政赋不均;(3)教化不修。

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3分)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

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

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的“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

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

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

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

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

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

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

率真少了,算计多了。

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

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

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

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

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XX年第3期,有删改) 15.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①用柳条营救花蝴蝶→②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③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16.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7.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8.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3分),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

事例: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19.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二)(2016·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2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丰子恺①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

在这5 000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