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2.2 数据压缩的编码方法
数据压缩的编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预测编码 (2)变换编码 (3)量化 (4)熵编码 (5)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2.3 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
JPEG标准 JPEG目前成为数字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它用于连续 变化的静止图像,包括灰度等级和颜色两方面的连续变化。 JPEG包含两种基本压缩方法,各有不同的操作模式。第一 种是有损压缩,第二种为无损压缩,又称预测压缩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4.2 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多媒体计算机的 视频音频接口软件不断改进,尤其是采用了硬件体系 结构设计和软件、算法相结合的方案,使多媒体终端 设备具有更高的部件化和智能化,对多媒体终端增加 如文字的识别和输入、汉语语音的识别和输入、自然 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图形的识别和理解、机器人视 觉和计算机视觉等智能。 (1)专用芯片不断出新 (2)信息家电平台凸现 (3)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应用越来越广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3 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文化教育领域 (2)历史研究领域 (3)多媒体在企业中的应用 (4)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5)现代美术创作和电脑软件技术 (6)其他方面的应用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4 多媒体的发展前景
21世纪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步伐加快,数字 化技术将信息处理带入了新的领域。在信息技术飞速 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 展与统一,无疑成为现代多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1.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等为一体, 是计算机处理信息多元化的技术和手段。多媒体技术 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接口技术,它采用图形交互界面、 窗口选择操作等,使人机交互能力增强,有利于人与 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1.1 媒体及媒体的分类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是一个负责开发通讯标 准的国际组织。目前,该组织已经成为国际电讯联盟 标准化组(ITU-T)。该组织将媒体信息表示和传播 的形式载体分为5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 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1.4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成性 (2)控制性 (3)交互性 (4)非线性 (5)实时性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7)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2 数据压缩技术
由于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尤其是数字视频、音频信 号的数据量特别庞大,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压缩就 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因此,数据压缩技术已成为当 今数字通信、广播、存储和多媒体娱乐中的一项关键 的共性技术。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1.3 多媒体的元素
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 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不同的文档格式是为不同的情 况而设定,互不兼容。
DOC 格式
TXT 格式
PDF 格式
Microsoft Word
RTF 格式
Adobe Acrobat
图1-1:不同的文档格式之间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2.1 数据压缩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据压缩,通俗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数码来表示信号。 其作用是:能较快地传输各种信号。 (1)数据压缩的性能指标: ①压缩比要大; ②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就是速度快; ③ 恢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完全恢复原始数 据。 (2)数据压缩的实现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1.2 多媒体的定义
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我们所指的信息的正文、图 形、声音、图像、动画,都可以称为媒体。从计算机 和通信设备处理信息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原始信息存在的形式――数据、文字、有 声的语言、音响、绘画、动画、图像(静态的照片和 动态的电影、电视和录像)等,归结为三种最基本的 媒体:声、图、文。 简言之,多媒体是以电脑为基础的互动通信过程, 用不同的媒体,例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 和影视,来传递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4.1多媒体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随着语音、数据、视频的压缩编码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 的不断提高,通过网络传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远端的 视频、音频、数据信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源,实现多 媒体的网络。多媒体化、网络化二者日益紧密结合。 (1)网络化多媒体系统逐步统一 (2)多媒体数字技术相互渗透融合 (3)交互多媒体和智能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2.5 H.261视听通信编码
(1)H.261 视频编码标准 H.261视频编码标准是CCITT1990年的建议。这个建议 支持实时动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 H.261 是ITU-T 为在综 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开展双向声像业务(可视电话、视频 会议)而制定的,速率为64kb/s的整数倍。 (2)H.261 视频编码方法 H.261视频压缩算法的核心是运动估值预测和DCT编码, 其许多技术(包括视频数据格式、运动估算与补偿、DCT变 换、量化和熵编码)都被后来的MPEG-1和MPEG-2所借鉴和采 用。H.261的视频编码算法是采用的混合编码方法,是基于 DCT的编码方法和带有运动预测的DPCM预测编码方法的混合。 利用视频信号帧间的相关性,可以获得较大压缩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JPEG压缩编码算法
JPEG编码处理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JPEG编码处理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2.4 MPEG 运动图像压缩编码
目前MPEG的几种标准: (1) MPEG-1 (2) MPEG-2 (3) MPEG-3 (4) MPEG-4 (5)MPEG-7 (6) MPEG-21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4.3多媒体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的定义可归纳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 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 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