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兽医毒理学-04第四章 动物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毒理学-04第四章 动物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二节 动物中毒病的诊断
在中毒的诊断中,首先要把中毒病与传染性疾病区 别开来。 中毒病的特征,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许多动物突 然同时发病,而且往往在饲喂数小时内,几乎所有的动 物先后出现同样或类似的临诊症状,其发病过程快,预 后不良,常以死亡告终。若病畜的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 则可排除传染病发生 。
慢性中毒,病程较长,一般表现为消瘦、贫血及消化障碍 等。
二、症状
但在毒物中毒的诊断中,仅靠症状是不够的。临 床医师看到中毒动物时,只能观察到某个阶段的症状, 不可能看到全部发展过程的临床症状及其表现。
另外,同一毒物所引起的症状,在不同个体有很
大的差别,每个场合不是各种症状都能表现出来。
二、症状
效果进行诊断和验证诊断。如:
低浓度的美蓝溶液对亚硝酸盐中毒疗效显著;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和高浓度的美蓝溶液对氢
氰酸中毒的疗效好;
阿托品配合解磷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有特效; 草木樨中毒用维生素K效果较好等。
第三节
动物中毒病的治疗
第三节 动物中毒病的治疗
引起动物中毒的毒物种类繁多,病情发展急剧。所 以,对中毒动物的治疗,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 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原理及不同畜别的个体差异等尽 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无论何种毒物中毒,首先应除 去病因,因此,针对病因迅速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应 改变饲料,更换环境,除去放牧地的有毒植物等,以挽 救病畜和预防继续发病。 治疗方法可分为病因疗法、对症疗法和全身疗法。
一、病史调查
既往病史可能与诊断的关系不大,但是可以从病史 中收集许多重要的情况。 1、一般调查 调查了解中毒病发生的时间、地点、畜种、年龄、 性别、发病和死亡数量,以及未发生中毒的动物状况。
一、病史调查
2、调查中毒病的发生经过
向畜主或饲养员了解发病前后,特别是发病前最后一 次饲喂 ( 或放牧 ) 的时间、地点、饲草和饲料的成分、质量、 颜色、气味,有无发霉变质现象。同往常有何不同。同槽 家畜是否同时发病,症状是否一致,是否经过治疗,用什 么药物治疗,效果如何,病畜死前有何表现,死后解剖有 何特殊变化。了解动物摄入可疑饲料的持续时间,对放牧 动物,需了解放牧场的牧草情况(如牧草的种类、牧草中硝 酸盐的含量),牧场上是否喷洒过农药,以及动物是否接近 过垃圾、废料或旧的农业机器等。
十、恶意投毒 恶意投毒引起动物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多因个人
成见或破坏活动,必须加强安全措施,严厉制止任何破
坏事故。 十一、其他方面
有毒气体中毒、动物毒中毒、军用毒剂中毒也有发 生。
某种毒物是否导致动物发生中毒性疾病,还与其他
因素有关。
第二节
动物中毒病的诊断
第二节 动物中毒病的诊断
动物中毒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是研究畜禽中毒病的 重要内容。一旦做出诊断,就能进行必要的治疗和预防。 在未确诊之前,对病畜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因此,中毒 的诊断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但关系到畜禽的健康,而 且涉及到生产规划和有关保护政策。中毒病的诊断与其 他疾病的诊断一样,包括病史调查、临诊症状、病理剖 检、动物试验、毒物分析和治疗性诊断。
第三节 动物中毒病的治疗
病因疗法是迅速将病因除去,如洗胃、催吐、下泻、 利尿、放血、化学和物理的解毒法等。 对症疗法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采取的治疗措 施,如麻痹时给以兴奋剂,狂躁不安时给以镇静剂,便 秘时给导泻剂等。 全身疗法主要着眼于改善机体的全身状况,加强脏
器的生理解毒机能,促使病畜及早恢复健康。
一、病因疗法
主要是除去中毒的原因,防止毒物继续侵害机体, 尽快使毒物排出,对已进 入体内的毒物,采用化学、物理的解毒法使其迅
速分解或消除其毒害作用。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一、病因疗法
1、催吐:
这是中毒最初阶段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动物清醒时 应用药物促使动物发生呕吐。本方法只适用于猪、猫和
犬。
催吐剂一般用硫酸铜 0.05 ~ 5.0g ,或者用吐根末 0.25 ~ 3.0g ,或者用吐酒石 0.05 ~ 2g 。如果没有催吐剂, 在犬可用食盐或芥子粉5~l0g,加适量温水内服。
失和防止检材腐败变质。
五、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是把可疑饲料、饮水、有毒饲料、胃肠内
容物或可疑物的提取物饲喂试验动物或同种动物,并观 察其反应。动物试验对确定饲料中真菌、细菌和植物毒 素的毒性作用很有价值。
六、治疗性诊断
畜禽中毒性疾病往往发病急剧,发展迅速,在临床
实践中不可能允许全面采用上述各项方法,可根据临床 检验和可疑毒物的特性进行试验性治疗诊断,通过治疗
三、病理诊断
急性中毒,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炎症,极重的病例是 胃肠道黏膜被腐蚀。
亚硝酸盐中毒时胃肠道黏膜脱落和变黑。 砷中毒导致突然死亡的动物常伴发胃肠炎。
三、病理诊断
肝、肾的损害也是屡见不鲜的。 例如肝损害可在锑、砷、硼酸、铁、铝、磷、硒、 铊、氯仿及同源化合物、单宁酸、含氯萘(萘的氯化物)、 煤焦油、沥青、棉籽中毒时见到。每当刺激毒物被吸收
物或提取物进行动物试验。
四、毒物检验
在毒物检验工作中,化验结果的正确与否,除操作 等因素以外,检材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是十分重要的。 化验的成败与检材采取的适当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 从呼吸道或皮肤吸入的毒物,若采取胃内容物进行检验, 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四、毒物检验
一般来讲,中毒动物吃剩余饲料或药品是最好的检 材。呕吐物、胃内容物、尿、粪便和其他一些可疑物也 是较好的检材。如果中毒动物已死,在进行剖检时可采 取各种器官,尤其是当中毒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时,检材 更应采得全一些,必要时可将整个尸体送检。
仔细检查患病动物是中毒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往往通过临诊检查可以判断中毒是否由某种可疑 物所引起。临诊检查不仅为鉴别诊断、分析疾病过程 及预后提供情况,而且也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 据。 对血、尿和粪便等中的毒物进行检验,可进一步 证实临诊检查是否正确。
三、病理诊断
为获得准确的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进行病理剖检, 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对中毒可疑病例的诊断常具有
第四章 动物中毒性疾病 的诊断与防治
由于某种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
叫中毒(toxicosis;intoxication)。 由 毒 物 所 引 起 的 疾 病 叫 中 毒 病 ( poisoning disease)。
第一节
动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引起动物中毒的因素颇多,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饲料毒物 饲料调制或贮存不当,产生有毒物质,动物大量 或长期食入后,可引起中毒。 二、霉败饲料 霉败变质饲料中,一般均含有不同种类和一定量
四、毒物检验
检材的取样量为,可疑饲料或剩余饲料500g,发霉 饲料 1 ~ 5kg ,胃肠内容物 200 ~ 500g ,血 50 ~ 100ml , 脑100~500g,肝100~500g,肾、骨20~200g,毛和蹄 壳各10g,肌肉200g,呕吐物全部,尿全部。
四、毒物检验
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外源灰尘、毛等的污染。对采取 的送检样品必须妥善封装,最好使用清洁的玻璃瓶或瓷 罐盛装。干燥的检材(如饲料等)可用清洁的白纸或装食 品的塑料袋包装,但有机毒物不能用塑料容器包装。所 有检材都要加贴标签,注明材料的名称、畜种、死亡日 期、送检单位、送检要求等。检材应新鲜并要迅速送检。 送检材料时要低温保存,最好使用冰瓶,以减少毒物损
重要价值。因为一些毒物可产生广泛的损害,或仅仅产
生轻微的组织变化,但有的没有形态变化,这些在中毒 诊断上常常同样重要。如皮肤、天然孔和可视黏膜,可
能有一种特殊颜色变化,例如小动物磷中毒时的黄疸是
肝损害的常见症状,一氧化碳和氟化物中毒以呈现樱桃 红色和淡粉红色为特征,硝酸盐、亚硝酸盐或氯酸盐中
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则可能呈现蓝紫色。
盈度,黏膜的变化,胃内容物的成分、气味以及饲料的
消化程度等。中毒时胃内容物的颜色也可能具有特色, 如二硝基邻甲酚中毒时是黄色。
四、毒物检验
毒物检验在诊断中毒性疾病中有很重要的价值。有 些毒物检验方法简便、迅速、可靠,现场就可以进行, 对中毒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了 确诊,往往将可疑的饲料、饮水、呕吐物、胃肠内容物、 血、尿、粪便、脂肪以及内脏等进行化学检验。某些有 毒植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甙类等有毒成分可以通过薄层 层析、用有机溶剂提取等方法进行鉴定,亦可用有毒植
六、药物
用药过量,给药速度过快,长期用药,药物配伍不 当时,可引起中毒。
七、有毒植物
植物中毒常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多数有毒植物往往具 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或含有很高的刺激性液汁,正常动物 会拒食这些植物,但当其他牧草缺乏的时候,动物常因 饥饿而采食,经长期采食后,可发生慢性中毒病。也有 可能含有剧毒的有毒植物夹杂在饲草中,无法选择而采 食,或被误割而喂食等,都可以引起中毒。
二、症状
中毒病的综合征
重剧的消化障碍、食欲废绝。流诞、呕吐、腹痛、腹泻、 腹胀,粪便混有粘液和血液; 明显的神经症状,瞳孔缩小或散大,精神兴奋、狂暴或沉 郁、昏睡,肌肉痉挛或麻痹,反射减退或感觉消失; 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下;
有一定的呼吸、循环、泌尿和皮肤症状,如呼吸促迫而困 难,心搏动亢进,脉律不齐,多尿、少尿甚至尿闭,或血 尿、血红蛋白尿,有的皮肤上出现疹块;
和从尿中排除时则发生肾脏损害,也见于食盐中毒及硝
胺类药物疗法之后。草酸钙结晶在草酸和己二醇中毒的 病例中可以见到。
三、病理诊断
肌肉组织可能具有特殊的颜色 (如铝中毒、黄疸)或 呈现出血症状(蕨中毒或草木樨中毒病)。
三、病理诊断
病理剖检一般应在动物死后或处理时立即进行。首 先应进行体表检查,注意被毛及口腔黏膜的色泽,然后 对皮下脂肪、肌肉、骨(如氟中毒时),体腔、内脏器官 均进行检查。对消化器官更应该详细检查,注意胃的充
一、病因疗法
2、洗胃:
在不能催吐或催吐后仍未达到预期目的时,可进行 洗胃,但是反刍畜一般不宜用洗胃法。洗胃用于中毒的 初期,如在数小时内食入的毒物。洗胃液应选择相应的 解毒剂或并用吸附剂。但在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不可洗胃, 因容易导致胃穿孔。对于抽搐痉挛的动物也不宜洗胃, 但可在抽搐痉挛停止后洗胃。不同毒物中毒时,应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