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今冬明春学校、托幼机构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区卫生局: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的流行高发季节,11月份以来我区多间学校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根据XX市关于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我区今冬明春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应对聚集性疫情,严防重大疫情的发生与流行,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各医疗单位要加强对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的门诊管理,落实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
基层防保机构除通过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疫情监测网络发现疫情外,还必须积极与教育部门紧密沟通合作,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开展晨检和信息上报工作,密切留意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主动搜索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二、认真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医疗单位应组织学习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处理原则,切实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准确、及时报告疫情。
同时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定期分析辖区及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加强日常性卫生监督检查
督促学校、幼托机构等人口集中的单位积极采取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措施的落实,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保暧和休息。
加强室内的通风和换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有病及时就医,以减少相互传播和感染的机会。
四、增强易感人群的免疫力,积极推广疫苗接种和使用其它预防药物
重点对集体单位开展流感疫苗和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中小学生、托幼儿童是重点对象。
此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预防。
附件: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
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
一、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运校内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二、加强课室、实验室、午休室、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活动场所等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尽量不使用空调,如确要使用应定期开窗换气。
三、注意个人卫生。
1、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主动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4、平时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
5、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专用物品。
7、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
8、患上感冒或流感时应戴口罩,与他人分餐进食。
四、学校在校园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
在流感流行期间,集体性活动尽量在室外进行,避免全
校性的室内集会;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免学生过度疲劳;劝告学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五、加强健康教育。
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六、落实晨检制度。
校医(卫生保健教师)或班主任每天早上应逐一检查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七、做好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等传染病管理工作。
校医(卫生保健教师)要了解各班学生、教职员工缺勤情况及原因,作好记录和统计。
若发现学校内缺勤人数、发热病人突然增多,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八、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定期对校区进行消毒。
学校每周末对全校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托幼机构每天对全园(所)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也可以定期在课室内进行熏醋消毒。
九、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为流感暴发流行的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对患病学生、教职员工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校内环境和空气的消毒。
十、可根据气候和流感的流行情况建议学生可自愿到计划免疫门诊注射流感疫苗,此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预防煎煮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