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简答剖析

名词解释简答剖析

名词解释1.比较分析法2.差异分析3.流动比率4.市净率5.财务分析报告:1. 又称对比分析法或水平分析法,是指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

2. 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分析方法。

3.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4. 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票的市价是公司净资产的倍数,用于衡量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5. 以财务报告为依据,结合企业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计划指标以及统计资料,利用特定的财务指标,通过计算和比较,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提出建议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报告。

简答题6.从质量上分析营业收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通过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财务信息?简答题6.⑴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⑵收入与利得是否正确划分;⑶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是否配比;⑷营业收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⑸营业收入与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

7. ⑴可以帮助了解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源规模和结构,可以体现集团公司的实力;⑵可以通过相对利用效率比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⑶可以通过比较母公司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主要项目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母公司的基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效率;⑷可以分析以母公司为控制主体的整体集团与集团外的现金流转状况和资本运作情况;⑸合并报表有助于分析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名词解释8.财务分析9.环比分析10.趋势分析11.应收账款周转率12.综合分析报告8. 是以企业财务报告、会计核算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定量与定性描述,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

9. 指计算相关项目相邻两期的变动百分比,即分析期某项目的数值相对于前期该项目数值的变动百分比。

10. 指将实际得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11.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12. 对某一企业或行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活动情况,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各种重要相关资料,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财务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所写的报告。

简答题13.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4.企业在编制分部报告时,需要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并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业务分部?简答题13⑴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状况及其分布情况;⑵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⑶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⑷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⑸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⑹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14.⑴各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包括产品或劳务的规格、型号、最终用途等;⑵生产过程的性质,包括采用劳动密集或资本密集方式组织生产、使用相同或相似设备和原料、采用委托生产或加工方式等;⑶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包括大宗客户、零散客户等;⑷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包括批发、零售、自产自销、委托销售、承包等;⑸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包括经营范围或交易定价限制等。

名词解释15.比率分析法16.定基分析17.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18.每股收益19.专题分析报告15.利用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某种关联关系,通过计算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并以此来考察、计量、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

16.选定一个固定的期间作为基期,计算各分析期的相关项目与基期相比的百分比。

17.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了解会计期间内影响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具体原因,判断构成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变动信息。

18.是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减去公司应付的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的比值,反映企业每股普通股股票的实际盈利额,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19.对某一企业或行业的某一重大财务问题,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分析后所写的报告。

简答题20.简述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21.简述进行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简答题20. ⑴揭示资产负债表项目以及相关项目的内涵;⑵评价企业会计准则;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原因;⑷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⑸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21. ⑴有利于债权人判断其债权回收的安全程度;⑵有利于所有者判断其投入资本的保全程度;⑶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⑷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力状况;⑸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名词解释22.相关比率分析23.综合收益24.产权比率25.每股净资产26.信用分析报告22.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求出比率,并据此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

23.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者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

24.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债权人的保障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

25.期末资产总额与期末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每股普通股所拥有的净资产,是公司真正财务实力的表现,是上市公式的又一重要指标。

26.由债权人或信用评估机构,以鉴别信用风险、评估资信等级为目的,对某一企业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者品质与才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进行调查分析后所写的分析报告。

简答题27.采用水平比较法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时,主要分析哪些内容?28.简述计算财务综合评分的程序。

简答题27. ⑴分析总资产规模的变动情况以及每项资产的具体变动情况;⑵找出对资产总额变动影响较大或者变动幅度相对较大的重点项目或重点类别;⑶分析资产变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⑷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⑸分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情况以及各项目的具体变动情况;⑹分析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8. 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⑵按照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自分数值;⑶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⑷求出关系比率;⑸计算综合分数。

名词解释29.结构比率30.(企业)偿债能力31.固定资产周转率32.总资产净利率33.杜邦财务分析法29.又称构成比率,用以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构成部分分别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以探讨各个部分在结构上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借以分析其构成内容的变化以及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30.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举债经营或继续举债经营的基础。

31.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32.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盈利的能力。

33.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财务状况的方法。

简答题34.简述利润表分析的特殊目的。

35.什么是盈利能力?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有何意义?简答题34. ⑴企业经营者进行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利润变动,并就此提出基本的对策;⑵企业所有者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持久性与稳定性;⑶企业短期债权人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当期盈利水平及实际现金流状况;长期债权人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长期盈利能力高低、稳定性与持久性;(1分)⑷企业关联方分析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和资格进行业务往来,并以此做出是否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决策。

35.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

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有: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确定投资的决策;⑵有利于帮助债权人掌握借出资金的安全性;⑶有利于帮助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⑷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名词解释36.动态比率分析37.连环替代法38.(企业)营运能力39.成本费用利润率40.沃尔比重评分法36.又称趋势比率分析,是指将不同时期或不同时日的同类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37.将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算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测定这些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38.指企业充分利用现在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营运活动的能力。

39.是指企业在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的比率,表示企业每百元营业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用于衡量企业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40.把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的方法。

简答题41.简述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

42.企业与关联方进行非公平交易的动机是什么?简答题41.⑴评价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⑶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水平;⑷评价企业成本费用水平;⑸评价企业未来发展能力。

42.⑴为达到证券管理部门对公司上市的各项要求,公司在上市前经常通过资产剥离、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关联方交易,包装公司,以达目的;⑵上市公司向股东配股必须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利润率每年都在10%以上,为获得配股资格,经常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⑶转移资金,隐藏上市公司利润;⑷逃避税收;⑸母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借壳上市。

名词解释43.趋势分析法44.会计报表附注45.资产负债率46.每股收益47.(企业)发展能力43.运用动态比率数据对企业某些经济现象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加以对比分析,以发现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44.作为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45..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

46.是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减去公司应付的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的比值,反映企业每股普通股股票的实际盈利额,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