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1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共21张PPT)PPT语文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1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 (共21张PPT)PPT语文课件

飞向太空的航程
龙翔九天
•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高居于碧霄之上,逍遥于九 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 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 在我们的祖先心中,很早就 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 嫦娥奔月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
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妻子,
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
《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
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
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
由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
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
寞岁月。
•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
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是佛教中
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紧 那罗,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 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 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 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 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 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 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 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 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 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 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 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 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 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 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 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 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 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 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评价具有 一定的权威性;另外,所引“中国古老的飞天 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又紧扣文题。
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语句在哪儿?为什么这么说?
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最后 一句:“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饱含感情,高度概括了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
我国古代的万户, 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 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 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 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 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 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 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 天梦做了几千年。今天,随着国家的富强,科技水平的 提高,这一梦想终于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 船载着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 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2. 了解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 3. 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 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 2.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 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 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 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向世人 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 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文章的脉络梳理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 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 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主体: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本文的结构特点
一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 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本文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 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 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 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 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用数字列举法。如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 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 一道道难题;如“神舟”一到五号的相继成功发 射等,都有力地说明了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 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 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 “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 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的 场面与氛围中。 ▪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 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 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 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 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 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 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 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 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 2.感受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90.最清晰的脚印是留在最泥泞的路上的。 42.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57.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5.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22.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31.失去金钱并不可怕,就怕丧失信仰。失去房产并不可怕,就怕丧失意向,失去名誉并不可怕,就怕丧失希望。失去金钱并不代表你一无所 获,至少你获得了一次惨痛的教训。失去金钱并不代表你一无所有,至少你还有亲友们的的拥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