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
概念题:(40分,每题8分)
1,社会知觉
答:社会知觉是指对个人、群体、组织等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以及对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关系的知觉。
由于社会知觉主要是指人对人的知觉,所以知觉过程除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具体分析,社会知觉主要有对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等四个方面内容。
2,期望理论
答: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
具体而言,当员工认为努力会带来良好的绩效时,他就会受到激励,进而付出更大的努力;良好的绩效评价会带来组织奖励,如奖金、加薪或晋升;组织奖励会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因此,期望理论主要涉及到三种关系:(1)努力——绩效关系:个人认为通过一定努力会带来一定绩效的可能性;(2)绩效——奖励关系:个人相信一定水平的绩效会带来所希望的奖励结果的程度;(3)奖励——个人目标关系:组织奖励满足个人目标或需要的程度以及这些潜在的奖励对个人的吸引力。
3,气质
答:气质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它突出地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这种动力特点,是个体与身俱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情感和动作方面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这些表现于人们活动中的不同特点,通称为气质。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
4,人际关系
答: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之间需要满足的程度。
如果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就会发生接近、友好、信赖的心理关系。
相反,如果双方在交往中,其需要得不到满足,相互之间便会发生疏远、回避、以至敌视的心理关系。
这种接近、友好、疏远或敌视的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5,晕轮效应
答:指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对交往对象形成整体印象之后,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晕轮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臆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在对人的认知过程中,由于晕轮效应的感染,一个人的优点一旦被极端化,其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掩盖了。
简答题:(60分,每题12分)
1,人际间非语言交往的形式
答:1,表情。
表情是人际交往态度中的第一反应,在交往过程中,表情常常传递着内心的的情绪,尤其是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眼神对情绪的传递最为直接,也最难掩饰。
2,姿势。
姿势是如何走和如何站的问题,它能为对方提供各类信息。
3,手势。
手势在人类的非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有时可以代替说话,如聋哑人的交谈;②可以用来强调某一问题,或通过这种非语言的方式描述语言;③手势还可以给说话者提供缓解紧张的机会。
4,触摸。
在表现人们的情感交流方面,触摸行为主要包括握手、亲吻、拥抱以及其他有关动作。
5,辅助语言。
它由伴随着口头语言的有声暗示所组成,主要包括音调和速度。
6,服装。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会使人们对他产生非常强烈而直观的印象,因而在非语言交流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经济人”假设与管理
答:主要观点是:(1)人天生对工作具有厌恶感,天生不想干活,只要有可能,便会千方百计逃避工作,也即,就人的本性而言,不存在任何工作的自觉性。
(2)人的本性不想工作,但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又不得不接受经济的刺激。
所以,他们的工作动机纯粹在于经济的诱因;(3)一般的工作者都没有什么雄心抱负,不喜欢负责任,宁愿被其他人所指挥,同时又缺乏自制能力,容易受别人影响;(4)人大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身外之事和组织目标漠不关心;(5)由于经济性刺激物掌握在组织手中,所以职工们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只能消极地接受组织的控制与驱使。
基于上述人性假设,对职工的管理手段主要就是物质刺激,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双重手段实施对工人的控制,“胡萝卜”的作用在于满足对象的物质追求,促使他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大棒”的功能则在于迫使职工的行为与工厂主的目标保持一致。
2,能力的个别差异
答:能力的类型差异。
一般来说,人们在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类型差异,从而影响到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上的差异,它表明人的能力发展有高有低。
(3)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3,沟通的功能
答:其一,控制功能。
在任何组织系统中,员工都必须遵守组织中的权力等级安排和正式的管理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沟通来实现这种控制功能。
其二,激励功能。
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沟通形式明确告诉员工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没有达到标准时应如何改进。
其三,情绪表达功能。
一般而言,工作群体是员工主要的社交场所,员工可通过群体内的沟通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工作、对人际关系的种种感受,这样,沟通便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通道,满足了员工的社交需要。
其四,信息功能。
对领导决策而言,信息是确保决策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沟通则能为决策个体或群体提供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使决策者能够合理展开科学的决策过程。
4,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1)多血质:感受性低,兴奋性、平衡性强,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外向性。
由此而影响的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灵活,行动迅速,善于交际,适应环境变化,对新事物敏
感;但兴趣容易转移,缺乏毅力,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
(2)黏液质:内倾性,感受性低,情绪兴奋性弱,反应不灵活,情绪稳定。
具备这些心理特性组合的个体其行为表现大致为:性格安静,遇事谨慎,富于实干精神;注意力集中且不易转移,动作迟缓,对新事物缺乏热情,不善辞令。
(3)胆汁质:外倾性,反应速度快,但缺乏灵活性,感受性低,可塑性小,情绪兴奋性强。
具备这些心理特征组合的个体其行为表现大体为:精力旺盛,情绪容易激动,控制力差,态度坦率,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办事果断;常常刚愎自用,傲慢不恭。
(4)抑郁质:感受性强,反应性弱,内倾,具备这些心理特征组合的个体其行为表现主要有:感情细腻,观察敏锐,行动缓慢、刻板,感情脆弱,脾气古怪,缺乏自信心,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悲观失望;为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喜欢沉溺在内心体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