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课件
一、让我们静得下心来读《红楼梦》
• 品读《红楼梦》与得到高考中的名著鉴赏 15分(5分选择,10分)并不矛盾;因为能 静得下心来品味名著,自己的品位就上升 了,那区区15分不在话下。
• 对于至情至性的文化大书《红楼梦》,我 们和学生都需要静下心来读,读出品位。
•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品读也 不离这三点。
(一)分析人物类
• 1、盐城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 考试
• 请你结合“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之 事而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三位人物的各自反 应,简单分析这三位人物形象。(5分)
• 宝钗: • 宝玉: • 湘云:
(一)分析人物类
• 2、无锡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请结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有关情节,简述王熙凤的性 格特点。(5分)
《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小说。
•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他的彩笔和椽笔,使 我们历历如绘、栩栩如生地看到了我们中华人如 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饭,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礼 数相接,如何思想感发,如何举止行为。他们的 喜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情趣,他们的遭逢, 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荷担,他们的头脑,他们的 心灵……你可以一一地从《红楼梦》中,从雪芹 笔下,寻到最好的最真的最美的写照!
二、我们自己先喜爱 《红楼梦》,
也让学生喜爱 《红楼梦》。
一、《红楼梦》价值非 凡,让我们带着仰慕的心情 阅读。
论调的洋洋大观,足见《红楼梦》的奇妙高超、包孕丰富。 因为比《红楼梦》更早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都没有发生这样的
问题。
• 有的看见了政治, • 有的看见了史传, • 有的看见了家庭与社会, • 有的看见了明末遗民, • 有的看见了晋朝名士, • 有的看见了恋爱婚姻, • 有的看见了明心见性, • 有的看见了谶纬奇书, • 有的看见了金丹大道……
红学成为显学。
• 一般地讲,人们把自清乾嘉以后到五四运 动前的这段研究评论的历史,称作"旧红学 "时期。把20世纪20年代初到解放前后称为 新红学时期。
红学成为显学。
• 朱一玄:《红楼梦人物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团结出版社2002年 • 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 李希凡、李萌:《传神文笔足千秋 (红楼梦)人物论》文化
第二、宝玉是崇高的,让我 们带着欣赏的心情阅读。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借 男人应当如何对待女子的这一根本态度问题, 抒发人对人的关系的亟待改善的伟思宏愿。
•
《红楼梦》正是雪芹借了宝玉而现身说法,写他如
何为一大群女子的命运而忧伤思索。他能独具只眼,认
识到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她们的干才(如熙凤),她
们的志气(如探春),她们的识量(如宝钗),她们的
高洁(如妙玉),她们的正直(如晴雯)……都胜过掌
艺术出版社2006年 • 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 • 王朝闻:《论凤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 周锡山:《红楼梦的奴婢世界》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 • 改琦:《红楼梦人物图》上海古籍书店1980年 • 戴敦邦《红楼梦人物百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 戴敦邦《红楼梦群芳图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1987年
红学成为显学。
• 《红楼梦》(名家汇评本)汇聚了脂砚斋、王希 廉、王国维等的批语,边读原著边看批语,能使 细节凸显和前后勾连,能看到多人评价的人物性 情。原著的精彩加评语的精彩,趣味多多。
• 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红学家周汝昌的《红楼 夺目红》收入了作家近年来写作的一百三十余篇 短文,每一篇都是从一个新的角度、亮点来为读 者讲解《红楼梦》所不同于其他小说文学的道理 和笔意所在。
• 3、通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选出有错的两项( AC )(5分)A、《红楼梦》中荣国府 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王熙风。王熙风 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所 以贾母称她叫“凤辣子”。
• 4、南京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写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对比他人的出场,完全是为了显现她鲜明的个性、张扬的 风格。
(二)概述情节类
• 1、2008江苏高考语文 •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5 分)
• 2、苏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红楼梦》中大观园建成后,蘅芜院、潇湘馆、 怡红院分别是哪位人物居住的院落? 请依次写出三位人物的名字,并选其中一处院落 简要谈谈院落名字的内涵。(5分)
《红楼梦》为何如此纷呈异彩、 气象万千、其红夺目?
• 红学家周汝昌说:我既不把《红楼梦》叫做什么政治小 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性理小说……而独称之为 “文化小说”。
• 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一文中说: “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少说已有七千年了。这样 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 产生了一个特别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 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 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 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 “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 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 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 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
《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小说。
• 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 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 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 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 在此镜中,我中华之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的 真实相,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 慧眼,是何神力!真令人不可想像,不可 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