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ppt
《红楼梦》是怎样的一本书?
(4)封建社会衰亡说 四大家族的兴衰历史;封建末世的形象历史;封建社会的 百科全书。 (5)宝黛爱情悲剧论 揭示主题,可有利于我们来理解这部小说,把上面的几 种说法作为《红楼梦》的主题提出来,我们在接受时又会迟 疑,但如果说“爱情”悲剧是主题,我们也会有疑问:《西 厢记》也写爱情,为什么不伟大?为什么不能成为文学名著 ?仅仅从爱情悲剧上不能概括《红楼梦》。爱情悲剧是《红 楼梦》的一条主干线,应该不是它的主题。
版本简介
• • • • • 《红楼梦》刚出来的时候不像我们今天是印刷本,叫手抄本。 你有一本《红楼梦》,当时叫《石头记》,我借过来找人帮我抄下来,我就有一部了 ,叫过录本。 当时流传这种手抄本的时候,上面就有一个署名叫脂砚斋的人,在上面写评点。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 一为“脂本”系统,这是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十六年(1791)间的八十 回抄本,附有“脂砚斋”(作者的一位隐名的亲友)等的评语,故名。现存这一系统 的本子有十几种。 另一为“程本”系统,全书一百二十回,由程伟元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次以活 字排印(简称“程甲本”),又于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乙本”) ,以后的各种一百二十回本大抵以以上二本为底本。这种本子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 是高鹗续写的。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 ,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后四十回的艺术水平较前八十回有相 当的差距,但比起其他名目繁多的红楼续书仍高出许多。它终究给《红楼梦》这部“ 千古奇书”以一种差强人意的完整形态,满足了一般读者的要求。因而,这一系统的 本子也就成为《红楼梦》的流行版本。 “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 时代,使《红楼梦》广泛传播。
•
•
今生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 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 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 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 写而成的。 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 西游记》、《 金瓶梅》等著名 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 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就是清代写作的《 红楼梦》还 是有“看官”、“ 且说”等词句的原因。
• • •
体例——章回体小说
• 章回体小说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源於宋代平话,确立于元末,以长篇小说《水浒传》 和《三国演义》为成熟标志。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
•
•
前世
章回体小说是 中国古典 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讲 史”就是说书的 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 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 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 艺人要用题目向 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 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 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文字狱
•
清朝大兴文字狱,《红楼梦》中可能含有违 禁内容。乾隆帝的堂兄在《延芬室稿· 因墨香得观 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写道:"第《红楼梦》 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 中有碍语也。"
《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有明确的交代: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 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又云:今风尘 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 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 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 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绔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 ,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 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 使其泯灭也。
• 第一句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但这又能怎么样? 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即指她家 。第二句写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 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 第三句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 了。 • 第四句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 ,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 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氏
薛公 子: 子: 子:薛 蝌
女:薛宝琴 子:
女:薛宝钗 薛姨妈
子:薛 蟠
封肃是甄士隐的岳父。甄士隐是香菱的生 父,香菱后来做了薛蟠的妾。邢岫烟是薛蝌的 妻。薛姨妈姓王,是王夫人的妹妹。
妙玉 87版和新版
红楼梦十二钗——史湘云
• “憨”
• 是贾母的侄孙女 ,也是红楼最美 的女子。她的身 世与林黛玉有些 相似,但她没有 林黛玉的叛逆精 神,她心直口快 ,开朗豪爽,爱 淘气,她和宝玉 也算是好朋友 。
史湘云 87版和新版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史湘云
•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红楼梦十二钗——妙玉
•
“洁”
• 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 书仕宦人家。十七岁时 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 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 入栊翠庵带发修行周汝 昌先生指出:“妙玉是 雪芹书中抱着悲愤心情 而重彩描绘的一个最重 要最奇特的女性……乃 是一个异样高洁(虽然有 点矫俗太过)而不肯丝毫 妥协的少女,对她的评 价,在全书中恐怕应居 首位。”
《红楼梦》是怎样的一本书?
比较流行的一些说法: (1)影射说 影射清初大学士明珠家事 影射清顺治、康熙两朝的历史 影射董小宛与顺治的事 (2)政治小说 近世学者蔡原培,提出此书是寓含民族意识、提倡反清排满的政治小 说。 (3)自传说 曹雪芹在写自己的故事,曹雪芹本人就是贾宝玉,书中的那些女子, 就是他的某些亲人。
谁 解 其 中 味 ?
都 云 作 者 痴 ,
一 把 辛 酸 泪 。
满 纸 荒 唐 言 ,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
作者简介——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4?)名霑,号雪芹 , 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 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 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 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 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雍正五年(1727) 曹雪芹十三岁,他的 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 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 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 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 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 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 境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 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 而离开了人间。
史氏
史 侯 女:贾母 子: 子:史鼐(保龄侯) 子:史鼎(忠靖侯) 保龄侯尚书令 子: 女:史湘云 婿:卫若兰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尤二姐 尤三姐 秦 业秦 钟
贾 敷 贾 敬
贾珍 (尤氏) 贾惜春
(秦可卿)
姐
贾蓉
贾赦 (邢夫人) 贾迎春
贾 琏 (王熙凤) 巧
贾 珠 贾 兰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 政 (李 纨) (贾母) (王夫人) 贾元春 (赵姨娘) 贾宝玉 贾 环 贾探春(赵姨娘生) 贾雨村 冷子兴 贾敏 林黛玉 贾代儒 妙 玉 (林如海)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妙玉
•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第一句说她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入空门,命 运却将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 • 第二句是说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 ”,而且尘心末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 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 。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 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 • 第三句称赞妙玉是一位纯洁的女子 。 • 第四句点出妙玉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却被某个老朽 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 去有别。)
• •
林黛玉 87版和新版
红楼梦十二钗——薛宝钗
• “冷”或“时”
• 薛宝钗实为一冰 雪美人,其人亦 觉“冷”而“香 ”。她是宝玉薛 姨妈的女儿,她 容貌美丽,肌骨 莹润,举止娴雅 。有封建阶级女 性最标准的品德 。
薛宝钗 87版和新版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薛宝钗 林黛玉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小说中最重要的三层意蕴:
• 1、家族在腐败中走向破落,繁华成空(《红楼梦 》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 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故); • 2、回顾如梦人生时,唯一值得怀念的,是一群“ 闺阁女子”,因此最令人悲悼的,也就是她们的 悲剧命运。(《红楼梦》的悲剧性——美的毁灭 的悲剧); • 3、个人的禀性趣味与家族和社会的要求相背离, 以至人生失落,无所归依。(《红楼梦》的人生 感——一是对人生或者说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 一个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
红楼梦十二钗——林黛玉
• • “哭” 是林如海与贾敏的独 女。因父母先后去世 ,外祖母怜其孤独, 接来荣国府抚养。虽 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 儿,但她生性孤傲, 天真率直,和宝玉同 为封建的叛逆者。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 是美玉无瑕。若说没 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 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 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 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 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之劫
中国古代早有文禁之风,巨著《红楼梦》问世 后,屡遭清廷之禁。 "雪夜闭门读禁书",乃封建 时代一些士大夫所谓的赏心乐事之一。禁书或有因" 诲淫"之罪遭禁,或因政治原因遭毁。《红楼梦》屡 遭禁止,主要原因有四: • "淫书" • 影射政治 • 反封建 • 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