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及铺轨基标测设
按照计划组织施工材料及设备进场;编制铺轨计划,并进行配轨计算,在存轨基地内进行钢筋放样和加工、搭设轨排拼装台位。

(2)基底凿毛、清理、混凝土回填
整体道床基底至钢轨顶面不得小于设计高度,道床基底按设计要求凿毛,并彻底清除场内的各种杂物,排除污水。

在铺轨龙门吊走行轨道铺设完毕后,对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回填的地段进行基底回填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3)安装铺轨龙门吊及走行轨
龙门吊走行轨铺设在特制高度可调轨道支架上,龙门吊走行轨超前于钢筋网铺设地段布设,轨道支架根据底板面的形状制作成不同的结构。

在布设铺轨门吊走行轨时,先利用4个M16膨胀螺丝将轨道支架底板固定在底板上,再调整轨道支架的高度至确定位置;轨道支架上板采用螺栓与钢轨底板紧固连接。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4)安装道床底层钢筋
道床钢筋采取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加工,作业面绑扎焊接的作业方式。

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将道床底层钢筋运送至铺轨前端,按设计间距铺设道床底层钢筋。

(5)轨排组装及运输
①配轨计算
配轨计算按照调坡、调线后的铺轨综合图以及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方案,编制配轨计划表。

②轨排组装
轨排组装施工工艺详见图。

轨排组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组装轨排时,按照配轨计划表内所列的每25m钢轨的轨枕根数,在轨排拼装台位摆放轨枕,再在轨枕上摆放铁垫板下橡塑垫板和铁垫板,上锚固螺栓,然后摆放轨下橡胶垫板、安装扣轨弹簧。

③轨排运送
轨排在存轨基地用两台10t龙门吊吊放到洞内平板车上,轨道车推至道床混凝土已施工完毕且强度已经达到70%设计强度的地段,再用两台铺轨门吊吊至待铺位置。

(6)轨排铺设
①轨排装运至铺轨前端后,用两台DT-12型铺轨车将轨排吊运就位。

②轨排就位后,在计划位置安装起道支撑架,准备起道调整线路位置,同时,组织钢筋工序施工人员加穿道床顶层钢筋。

钢轨支撑架设置间距为直线3m、曲线2.5 m一个,直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方向,曲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的切线方向。

并将各部螺栓拧紧,不得虚接。

轨枕、支撑架如与预留管沟等重合时,前后适当调整,力求均匀。

(7)面层钢筋布设及轨道状态的调整
轨排架起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其几何状态进行粗调、细调、精调。

具体做法是:先调水平,后调轨距;先调基标部位;后调基标之间;先粗后精,反复调整。

经过精调后,其精度必须符合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精度要求。

同时,组织钢筋工序施工人员加穿道床顶层钢筋。

在起道到达设计标高,同时轨道状态基本调整到位后,开始进行钢筋绑扎与焊接。

道床钢筋搭接采用双面焊接,搭接焊接长度不得少于10倍钢筋直径,焊高不小于6mm。

按设计要求每隔3m选一横向钢筋。

与所有交叉的纵向钢筋焊接,同时在垂直轨道下方选两根纵向钢筋和所有得横向钢筋焊接,并在道床两端部钢筋位置按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有关要求进行焊接,设置连接端子,确保全线道床钢筋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8)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时按道床横断面分两次施工,采取先施工中间道床部分,后施工道床两侧部分的方法组织施工。

施工中,做好相关专业的配合,提前通知并按照供电、通信信号、给排水等专业的设计要求位置预埋过轨管线的预埋。

1)支墩混凝土灌筑及养生
①支墩设于轨枕下方,线路上每2.5m设一个混凝土支墩。

混凝土支墩沿线路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

②混凝土支墩模板采用转角钢模拼装,架立模板前要将结构底板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要将支模处的底板与混凝土轨枕洒水湿润并在轨枕埋入部分涂抹界面剂,以保证新灌混凝土和轨枕的粘接。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道床混凝土相同。

③由于混凝土支墩尺寸较小,模板与轨枕间的距离不足以使用振捣棒,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人工捣实。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泛白时,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或用塑料布覆盖的方法进行养护,塑料布内应具有凝结水,并经常检查,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

④施工中,不得碰撞钢轨支撑架,不得敲打钢轨及混凝土轨枕,并应随时检查钢轨与轨枕的位置、轨距、水平,发现超过验收标准的应立即调整。

⑤混凝土支墩养护达到要求强度后拆模,若发现支墩混凝土有不密实或轨枕埋深不足的,立即凿除,重新浇筑。

2)道床混凝土施工
①混凝土支墩养护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钢轨支撑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轨行区道床混凝土施工。

②道床模板安装必须平顺,位置正确,并牢固不松动。

模板安装完成后要报请监理组织隐检,认定符合要求后方可灌筑混凝土。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位置偏差不大于±5mm,垂直度允许误差2mm;抹面允许误差:表面平整度3mm,高程0mm、-5mm。

(2)道床模板安装必须平顺,位置正确,并牢固不松动。

模板安装完成后要报请监理组织隐检,认定符合要求后方可灌筑混凝土。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位置偏差不大于±5mm,垂直度允许误差2mm;抹面允许误差:表面平整度3mm,
高程0mm、-5mm。

③整体道床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道床伸缩缝。

整体道床每隔12.5m左右设置道床伸缩缝一处;伸缩缝以20mm沥青板形成。

结构沉降缝处应设道床伸缩缝,施工缝应在伸缩缝处;轨枕应避开道床伸缩缝。

④道床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作业处,用混凝土泵输送直接浇筑或泵输到工程平板车混凝土受料斗内,用铺轨门吊吊运至作业面浇筑。

浇筑前要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必须保证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用编织袋覆盖钢轨及轨枕,以免对轨枕及扣件造成污染。

⑤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并不得碰撞钢轨、轨枕、模板,振捣完成后道床混凝土表面要进行抹面处理,不得出现反坡,以免影响排水。

⑥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或淋水的方法进行养护,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混凝土强度两天内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并拆除铺轨车走行轨道。

⑦混凝土浇筑必须满足《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⑧道床混凝土初凝前,应及时进行面层以及水沟的抹面,并将钢轨、轨枕、扣件、支撑架等表面灰浆清理干净。

⑨混凝土抗压试件留置组数,同一配合比每灌筑100m (不足100m者按100m 计)应取二组试件,一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另一组与道床同条件下养护,试件取样时监理必须在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