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课件耳.ppt

人体解剖学课件耳.ppt

球囊斑 和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壶腹嵴(位于膜壶腹,可感受 变速旋转运动的刺激)
声波传导的途径
一、空气传导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链 前庭窗 前庭阶的外淋巴 蜗管的内淋巴 螺旋器
蜗孔 鼓阶的外淋巴
脑 蜗神经 产生神经冲动
二、骨传导
声波 颅骨 骨迷路 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
蜗管的内淋巴 螺旋器 产生神经冲动

耵聍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及保护外耳道皮肤和 粘附灰尘、小虫的作用。
栓 塞
3. 鼓膜 tympanic membrane
位置:位于外耳道底,向前、外、下方倾斜。 形态:椭圆形的浅漏斗状,凹面向外。
分部:松弛部—上1/4 紧张部—下3/4
结构:鼓膜脐 光锥 锤骨前、后襞
松弛部

鼓膜脐


三、中耳 middle ear
1.耳廓:以软骨作为支架
2.外耳道:
软骨部:外侧1/3 骨 部:内侧2/3
弯曲:前上
稍后 前下
成人的外耳道,从外向内,先 向前上,然后稍向后,最后向前 下。作外耳道检查时,向后上方 牵拉耳廓。婴儿的外耳道短而狭 窄,鼓膜接近水平,检查鼓膜时, 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外耳道的皮肤内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
(1)蜗管 cochlear duct
上 壁:蜗管前庭壁 3个壁 外侧壁
下 壁:由骨螺旋板和 螺旋膜组成
前庭阶 蜗管 鼓阶
蜗管
前庭阶
蜗管
鼓阶
螺旋膜又称基底膜,其上有螺旋器(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2)球囊和椭圆囊 utricle and saccule
位于前庭内,两囊间以椭圆球囊管相接;球囊以 连合管连通蜗管;椭圆囊上有膜半规管的 5 个开口。 两囊壁上分别有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两囊斑均为平衡 觉感受器,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的 刺激。
鼓室六壁模式图
(2)鼓室内容物
三块听小骨: 锤骨 砧骨 镫骨
2. 咽鼓管 auditory tube ( Eustachian管)
为鼓室与外界间的唯一交通。 后外1/3为骨部,前内2/3为软 骨部。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短、宽、 直,易患中耳炎。
3.乳突窦与乳突小房
乳突小房
4.交通
乳突小房 乳突窦 鼓室 咽鼓管 鼻咽部
(1)耳蜗 cochlea
蜗螺旋管环绕蜗轴两圈半, 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伸入管 内,将其分为前庭阶和鼓阶, 两部以蜗孔在蜗顶处相连通。
蜗顶
前庭阶 蜗孔
前庭阶
鼓阶
骨螺旋板
蜗轴
鼓阶 前庭阶 鼓阶
(2)前庭 vestibule
前部有一孔通耳蜗,后部有五个孔连骨半规管。前庭的 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前庭的内侧壁即内耳道的底。

蜗窗
(3)骨半规管 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呈半环形,三个骨半规管互相垂直
前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 骨 半 规 管
总骨脚
前骨壶腹
外骨壶腹
前庭
耳蜗
后骨壶腹
内耳骨迷路铸型
(二) 膜迷路
是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其内充满内淋 巴,由蜗管、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组成。
咽鼓管
乳突窦
四、内 耳 internal ear
迷路为颞骨岩部内的管道,分为 骨迷路和膜迷路,在骨迷路内套叠着 膜迷路,两者之间充满外淋巴,膜迷 路内充满内淋巴,内、外淋巴不相通。
(一)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为颞骨岩部内的骨性管道, 管道壁为颞骨的骨质。由耳 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分 组成。
蜗神经

传导性耳聋 :由于螺旋器以前的病变导致声波耳聋无法 Nhomakorabea到螺旋器所致
神经性耳聋 :由于螺旋器及以后的神经病变所致
声波穿经气体、液体和固体刺激蜗螺旋器
(3)膜半规管 semicircular ducts
位于骨半规管内。在骨壶腹内,有相应膨 大的膜壶腹,其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为平 衡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内耳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
听觉感受器:蜗螺旋器(位于蜗管的下壁,感受 声波的刺激)
位置觉感受器
椭圆囊斑 (位于椭圆囊和球囊, 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
鼓室 咽鼓管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1、鼓室tympanic cavity:位于颞骨岩部内一个不规则六面体 (1)六壁
上壁(盖壁):分隔鼓室和颅中窝; 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毗邻;
前壁(颈动脉壁):毗邻颈动脉管
后壁(乳突壁):后邻乳突,有乳突窦的开口
外侧壁(膜壁): 鼓膜
内侧壁(迷路壁):分隔鼓室和内耳,其上有岬、前庭窗、 蜗窗,有第二鼓膜封闭蜗窗。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园
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 耳 ear )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刘文忠
E-mail:lwz19682002@
一、组成 外耳 收集、传导声波 中耳 内耳:接受位觉和声波的刺激
二、 外 耳 external ear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