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病案分析(一)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病案分析(一)
学习能力下降,性格孤僻、猜疑心重4月。
现病史:陈某一直是一个很活泼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 。入院前4月,学校老师忽然发现她变得孤僻起来,不爱 与人交往,经常逃课,上课时要么自言自语,要么忽然大 笑。宿舍同学对她都不错,但她总是莫名其妙地指责别人 说“为什么骂我?”老师觉得不对劲,找她谈话,她却回 答说,班上有男同学喜欢她,女同学在嫉妒她,还有很多 人在议论她,骂她,甚至怀疑有人在水中放毒。
●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 情淡漠为主要特征。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
时呈木僵状态。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打人、 毁物、逃跑,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此类型一般 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缓慢,早期为敏感多 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由于妄想及幻 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 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 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 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 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 衰退。
引起医生注意的是,她的叙述似乎是在念剧本里的台 词,且常常添枝加叶,不时还要偷看一下医生的反应。若 医生面露同情之色,就越发起劲,手舞足蹈,开始的忧郁 与不快早就烟消云散了。 医生发现,这位女郎的叙述只 在于引起医生对她的注意和重视,自己却并无深刻的情
感体验。医生向她做了一些解释和保证后,她便欣然离去, 林走还坚持和医生握手,反复说着感激的话。
问题:
1. 病人的病情特点和诊断是什么?
2. 选用什么药物治疗?
3. 在医患沟通和改善社会环境方面我们能做写什么工 作?
病例6
女性,21岁,高中毕业,未婚,无明显家族病史。 四姐妹,排行老四。病前性格内向害羞。
5年前渐渐出现头晕、头胀,时好时坏,1年后自行 好转,人渐出现内向,与人交往被动,成绩下降。高中毕 业后(3年前)休息在家,渐变得懒散,很少干家务,独 来独往。2年前曾工作2月,没有责任心,不遵守纪律, 不在乎别人的劝说,以后在家休息。有时上网、看电视,
所以,她大多数时间处于孤独之中。了解她的人,都认为 她这个人自私,虚伪,不可靠。他约会迟到几乎成了习惯, 但却总是有理由。她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女孩,但嫉妒心极 重。一次,一个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得到大家的称赞, 她却拨开众人,“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弄得大家不 知所以然。
在家里,她是独生女,从小就娇惯无比,一直到现在, 她仍像孩子一样固执,动不动就十小性子,哭闹无常,非 得母亲又哄又劝才肯罢休。
问题:
1.此人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病例8
女性、40岁、大学教授、未婚(有恋爱史)、个性 内向(小气多疑、固执倔强)。起病缓慢,以被害妄想为 主症,坚信同道发射一种外来电波,监视她的行动,窃取 她的科研数据,摧残其生命,要求校领导请公安局调查处 理。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经治疗情绪有好转, 因自动出院而中断治疗,病情恶化。其父母年迈退休,个 性内向,长期与女儿居住一起,爱女儿如“掌上明珠”, 体贴同情,相依为命。两老得知女儿被特殊电波控制,心 如蚁爬,即滋生与女儿同样激情、仇恨、畏惧,双双反复 向学校反映女儿被陷害,特殊电波搞暗杀活动,致使全家 人生命难保,强烈要求调查处理,否认女儿有病。经与女 儿
常常独自逛街。不讲卫生,不修边幅,有时呆坐或站立, 有时跳跃(在家里或者小区院子里甚至姐姐的店门口), 有一次在卫生间墙上涂抹牙膏。4月来吃饭很少,常常1 天只吃1-2顿(姐姐认为可能是想减肥,跳跃可能也有 关)。和家人关系紧张,常常骂自己父母。 精神检查:神志清,定向力好,穿着尚整洁,头发稍乱, 表情平淡、有时微笑。接触被动,否认焦虑抑郁情绪,否 认幻觉妄想,回答切题,有时表述含糊,跑题。无明显思 维贫乏,无怪异思维。认为自己应该工作,只是现在没找 到合适的。自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可以,不必要理会别人的 意见。意志行为减退,有怪异行为。无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
●单纯型 :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 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 片断的幻觉妄想。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病程发展短者 l一2年,长者3—5年;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青春型 :多在16~23岁发病,表现为急性骤起,失眠 兴奋,行为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情感不稳,独自喜怒 哀乐变化无常,思维紊乱,言语增多,可有片断离奇的幻 觉妄想。宜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 以控制。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易趋向精神衰退。
过去史:既往无异常。
家族史:父母体健,有妹妹在读初中,无异常。
体检:患者营养中等,发育正常。思维活跃,但连贯性 差,有被害妄想。体检合作。心和肺(-),神经系统(),尿常规,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无异常。血压110/70 mmHg,心率72次/分。
问题:根据该病人制定一药物治疗计划 。
病例2.患者,女,28岁,农民,已婚。
重病史。母患精神病已20年。半年前患者在工作中与人
发生过学术争论,以后出现失眠,少食,怀疑单位领导存 心与他作对,每次在单位进餐后均有头昏,手胀,喉塞。 疑是领导布置在食物中放毒加害于他。为寻找“解毒剂”, 翻阅很多医学书籍,买了“海藻精”,食后自觉很有效, 近一月来,怀疑领导串通医务室医生用“中子射线”控制 其思想和行为,有时听到“中子射线”与他对话,评论他 “老实,知识丰富”,命令他“不许反抗”。走在街上发 觉“处处有人跟踪”。在家一提及单位人事即很激动,指 责家人“你们都不知道,当心上他们的当!”。吸烟加多, 满面愁容,同事劝慰则更反感;到处求医,查肝功,心电 图,拍胸片,认为身体已被搞垮。近日连续写控告信,并 去公安局要求保护。
近几天因劳累,生活琐事多,睡眠不足又出现紧张害 怕,害怕手机,说手机里边有人骂他,注意力不集中,易 激惹,刚做过的事就忘记了,有幻听,已服氯氮平25mg三 天,疗效差。 问题:该用药是否合理?你认为较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病例5 患者男性,34岁,已婚,工程师,因怀疑被毒害半
年入院。 病前个性,孤僻,多疑,沉默,敏感。平素健康,无
问题:根据该病人制定一药物治疗计划 。
病例4:
主诉:精神病反复发作4年,加重1周天。
现病史:
男,50岁,2000年因其妻生病讲迷信(三天不出门)后 出现精神症状,不认识人,诊断为癔症性精神病,经治疗 一月恢复正常,共服药五月(氯丙嗪),停药后一切正常 。2年后再次因讲迷信而发病,治疗方法同上.4年间共 住院3次。以后因其他事情也可出现紧张,怕出汗,总听 到有人说他坏话,心里想什么就能听到什么,但能认识人 ,不象前三次严重,发作时仅服安定,多虑平2到3天即可 缓解,好转后生活一切正常,偶诉幻听,但不影响生活。
主诉:
精神病史10年,复发加重1月。
现病史:
患者自幼与祖父母生活,较溺爱,学习成绩较差,生 活上较懒惰,但有好高骛远倾向,初一辍学。十年前(95 年时工作能力较差,常受他 人奚落,且不善与他人交流,家人处理方式常粗暴,关心 不够)后即回家,家人开始认为是其懒惰所致,未引起足 够重视。逐渐发展至离家出走,幻听,自言自语,并有暴 力倾向。当地医生应用中药治疗(具体不祥),当时自知
力较差,认为自己无病,常拒绝服药,且疗效差。后到所 在地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奋乃静和氯氮平口 服,症状基本控制,以维持量治疗。于2000年左右结婚, 婚后夫妻常有矛盾,且处理方式粗暴,渐复出现幻听、自 言自语等症状。期间服药规律,生活自理,在家劳动量大 ,自己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不用提醒,但劳动常以自己标 准为度,不喜他人指点,且以体力劳动为主,不喜精细、 整洁工作。睡眠较多,每日十二小时左右,体形胖, 75kg/155cm,意识清晰,仪容不整,常蓬头垢面,接触以 被动为主,偶主动与他人打招呼时言语不知轻重;注意力 难持久;爱看电视,常莫名独自发笑,偶尔对墙上贴画言 语,问“谈什么,有什么好笑”时,回答“不告诉你”; 自知力尚可,诉头脑思绪不清,思维迟缓、停滞,自知有
没过几天,她又来了。依然是浓装艳抹,衣着很暴露, 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她的言谈举止之中,不乏向男医生 挑逗和买弄风情的成分,这引起了医生的警惕。她继续用 夸张的语言描述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恋史,并常常掉出眼泪。 接着,她岔开话题,要医生下周某个时候到某公园去给她 进行咨询。遭到医生的拒绝,她便勃然大怒:“你们医生 怎么能这样对待病人?”这次,她是气冲冲离开珍室的。 后来,医生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她小时侯就非常喜欢在 各种热闹场合抛头露面,常在客人面前卖弄各种小聪明, 以博得他人的夸奖,别人越夸她越来劲。她有许多“朋 友”,但也常常不明不白就和朋友们弄崩了。
●未分化型: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无明显分组 特征。
按阳性、阴性症状分型:
I型:阳性症状为特征,对药物反应良好,无认知功能障 碍,预后良好(多巴胺功能亢进)。
II型:阴性症状为特征,对药物反应差,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预后差(多巴胺功能没有特别变化,脑细胞丧失退化)。
病案讨论1
病例1.陈某,女,18岁,某中学高三学生。 主诉:
体检和精神检查:
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自知力缺,衣着整洁,生活自 理,存系统性被害妄想,记忆佳,智能无异常,情感丰富。 患者可背诵圣经、道德经部分章节!平时喜欢看书、看报, 与病友关系可。营养中,双眼有神,体检基本合作。心和 肺(-),血压130/88mmgHg,心率78次/分,血常规、尿 常规和二便常规无异常,空腹血糖9.8mmol/L。
问题:分析病人是否患精神分裂症。
病例7
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摩登女郎,连门都没敲就走进 医生办公室。刚坐下,就急切谈自己的苦恼。原来,她多 次恋爱不成,心情不快。最近一次“失恋”,是因为一次 看电影时小伙子迟到了十分钟,她便一甩长发,飘然而 去。。之后,她很伤心,谈着谈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弄 得医生也有些不知所措。
隔离治治疗近一年,病情显好。在强烈要求请假回校适应。 事后与女儿合议,自动出院,症状又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