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CTeX学习记录》
因为这两天在帮老师调CCC的论文版面,因为离交初稿还有几天,所以时间很紧,每天也是早出晚归,终于在CCC20160125号前天晚上提交了。
前前后后不到三天,就会使CTeX 这个软件了。
正所谓不把自己逼到一个极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牛B。
所以Get到的这个新技能,必须整理出来,以备日后不时之需,也可供他人分享。
步骤1:需要安装一下这个软件CTeX_2.9.2.164.exe,直接一直Next就行,安装后,在安装目录下找到D:\CTEX\WinEdt打开如图1这样的一个图标。
然后新建空白文件。
图1
步骤2:需要安装Adobe Photoshop CS.exe,这个是转换图片格式的。
把word中的图片可以另存为.JPEG(.jpg)或者可移植网络类型,在Adobe Photoshop CS中打开,直接存为ctex 识别的.eps格式的图片。
这有几个技能:如果图像太小,可以增大dpi(像素)的值,在软件菜单:图像—图像大小—分辨率;如果图像不是很清晰,可以调整下对比度: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
步骤3:向你需要投稿的官方网站上下载LaTeX论文模板,比如我下载的是CCC的论文模板,打开压缩包如下图2所示,根据个人需要提交英文版或者中文版。
双击sample_english-v1.3.tex文件,如图3所示。
图2
直接编译:Tex—LaTeX编译成功,0Error。
点击图4所示dvi(pdf)直接生成pdf文档。
自此,成功的第一步就迈出去了!记住千万别点蓝色箭头所示的编译和生成pdf的按钮,怎么点都会报错的。
图3
图4
接下来,得改模板里的内容了。
对照着生成的pdf文档,文字性的东西应该问题不大,直接把word里的内容copy到相应的位置则可。
所以以下着重针对公式、图片、图标进行说明,对了,还要借助于CTeX安装目录下的:D:\CTEX\CTeX\ctex\doc说明文档。
先说明一下Latex基本的内容,也需要看说明文档:
文字后边的\\表示此处断行,即后边的文字另起一行。
段与段之间空多行也表示空一行。
%表示说明、注释
数学公式的前后要加上$ 或\( 和\):比如:$f(x) = 3x + 7$ 和\(f(x) = 3x + 7\) 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用\[ 和\],或者使用$$ 和$$,则改公式独占一行;
如果用\begin{equation} 和\end{equation},则公式除了独占一行还会自动被添加序号,如果公式不想编号则使用\begin{equation*} 和\end{equation*}.
可以参考博客/s/blog_5e16f1770100fs38.html
1.以下是我用到的公式和对应的效果图:
例1:\begin{equation}
b_n=\frac{4}{n\pi}\sum_{i=1}^{N}\Big[E_i\cos(n\alpha_i)\Big]
\label{eq:eq1}
\end{equation}
例2:\begin{equation}
\left\{ \begin{array}{ll}
\sum_{i=1}^{N}\Big[E_i\cos(\alpha_1)\Big] = m \\
\sum_{i=1}^{N}\Big[E_i\cos(n\alpha_1)\Big] = 0
\end{array} \right.
\label{eq:eq2}
\end{equation}
例3:\begin{equation}%两个公式一块的得以数组形式显现
\left\{ \begin{array}{ll}%“{11}”这个好像无关紧要
f_1(x_1,x_2,\ldots,x_n) = 0\\
f_2(x_1,x_2,\ldots,x_n) = 0\\
\vdots\\%“\ldots”表示省略号底部对齐,
f_n(x_1,x_2,\ldots,x_n) = 0%“\cdots”表示省略号中间对齐,
\end{array} \right.%“\vdots”省略号垂直对齐
\label{eq:eq3}%“\ddots”省略号斜对齐
\end{equation}
$$F = (f_1,f_2,\ldots,f_n)\,\,\,\,x = (x_1,x_2,\cdots,x_n)$$%“\,”代表空格例6:\begin{equation}
THD = \frac{\sqrt{\sum_{n=11,13,15,\cdots,V_n^2}^{49}}}{V_1}
\label{eq:eq6}
\end{equation}
tex中插入图片,.eps格式的图片得和你这个文档放在一块儿,Latex才能识别。
图2:\begin{figure}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2in]{fig2}%图片文件名为fig2
\caption{ cascaded H-bridge multilevel inverter waveform}
\label{fig2}
\end{figure}
tex中插入表格,使用tabular新建表格:
表格1:
\begin{table}[!htb]
\centering
\caption{Two groups of switching angles ($m=1.8$)}
\label{table1}
\begin{tabular}{c|c|c}%三列
\hline% \hline在该行下面画一整条横线
&Solution\uppercase\expandafter{\romannumeral1}&Solution\uppercase\expandafter{\roma nnumeral2}\\
\hline\hline
$\alpha_1$ & $16.1380^{\circ}$& $34.7559^{\circ}$ \\\hline
$\alpha_2$ & $47.7106^{\circ}$& $57.3866^{\circ}$ \\\hline
$\alpha_3$ & $85.5091^{\circ}$& $66.6102^{\circ}$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