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3 霍乱弧菌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013 霍乱弧菌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
邻单胞菌属
S
R
+
+
编写者:
审核者:
批准者:
时 间:2017/6/9
时 间:2017/12/30
时 间:2017/1/1
霍乱弧菌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1.概述
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 - Tor生物型;根据菌体抗原(即O抗原)又可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能引起霍乱的发病和流行,是霍乱的病原菌。
2.标本类型
粪便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
3.2培养特性:在TCBS琼脂平板上呈黄色的菌落。在双氢链霉素洗衣粉琼脂平板上形成
3.4.2与气单胞芮属、邻单胞菌属的鉴别见表9 - 29。
3.4.3确诊O1群霍乱弧菌必须具备的条件:涂片为革兰阴性弧菌或杆菌;TCBS等选择培
养基上典型的菌落特征;动力试验阳性,符合生化特性;()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5操作步骡
3.5.1在碱性蛋白胨水(pH 8.6)中,37℃培养6~8 h后转种于TCBS平板。
5.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
6.结果解释
初次分离时,采用pH为8.6的碱性蛋白胨水增菌6--8 h,液体呈均匀混浊,表面形成菌膜。
根据O1群菌其O抗原中的A个血清型;还可根据其产毒基因的有无和对人的侵袭力,划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流行株才是霍乱真正的病原菌。部分菌株不被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所凝集,称之为非O1群霍乱弧菌,以往也称不凝集弧菌或不凝集霍乱弧菌。
7.临床意义
霍乱弧菌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该菌能产生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引起
液大量分泌.表现为严重腹泻(米泔水样便)、呕吐、脱水和酸中毒,病死率很高。
8.鉴定流程
试验
( )1129敏感试验(15¨t/g)
氨’声西林(10 t/g)
黏丝试验
肌醇
精氨酸
霍乱弧菌拟态弧菌
S
S
+
气单胞菌属
R
R
3.5.2玻片凝集试验:从TCBS琼脂平板或双氢链霉素洗衣粉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与
霍乱多价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诊断血清凝集、生理盐水不凝者为阳性。做初步鉴定试验后,将此高度怀疑菌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做最后鉴定。
4.药敏
参见《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lOO - S24最新版本文件。
中心晕灰褐色的菌落。
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蔗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和L-阿拉伯糖;动力、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霍乱红、硝酸盐还原和黏丝试验均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
3.4鉴别要点
3.4.1本菌特征:革兰阴性弧菌或杆菌,动力试验阳性,()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
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