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旋光度测定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旋光度测定

文件内容: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
2、引用标准 (2)
3、定义 (2)
4、仪器 (2)
5、操作程序 (2)
6、计算与结果判定 (3)
7、结果判定 (3)
8、更改信息 (4)
颁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清单:
QC办公室、中药室、化学室、稳定性考察室。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旋光度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药品旋光度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Ⅶ E和二部附录Ⅵ E“旋光度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163“旋光度测定法”。

3 定义
旋光度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即平面偏振光通过其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发生旋转,偏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朝光源观测)称为右旋物质,常以“+”号表示;使偏振光向左旋转者则称为左旋物质,常以“-”号表示。

比旋度当偏振光通过长1dm、每1ml中含有旋光物质1g的溶液,测定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度,以【a】tλ表示。

t为测定时的温度,λ为测定波长。

4 仪器
旋光仪读数精度达到0.01°。

其准确度可用标准石英旋光管(+5°与-1°两支)进行校准,方法可参照JJG536—98,在规定温度下,重复测定6次,两支标准石英旋光管的平均测定结果均不得超出示值±0.01°。

测定管旋转不同角度与方向测定,结果均不得超出示值±0.04°。

5 操作程序
5.1比旋度的测定
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旋光仪。

按各品种项的规定进行操作。

除另有规定外,供试液的测定温度应为20℃±0.5℃,使用波长589.3nm的钠D线,(汞的404.7nm和546.1nm也有使用)。

纯液体样品测定时以干燥的空白测定管校正仪器零点,溶液样品则用空白溶剂校正仪器零点。

测定应使用规定的溶剂,使主药溶解完全。

供试液如不澄清,应滤清后再用;加入测定管时,应先用供试液冲洗数次;如有气泡,应使其浮于测定管凸颈处;旋紧测试管螺帽时,用力不要过大,以免产生应力,造成误差;两端的玻璃窗应用滤纸与镜头纸擦拭干净。

供试液与空白溶剂用同一测定管,每次测定应保持测定管方向、位置不变。

旋光度读数应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

以干燥品(药品标准中检查干燥失重)或无水物(药品标准中检查水分)计算。

5.2含量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进行操作,配制样品浓度尽量与要求的一致,其他同5.1。

6 计算与结果判定
6.1计算
供试品的比旋度[a]按下列公式计算:
a
液体样品[a]t入= ──
ld
100a
固体样品[a]t入= ──
lc
式中λ为使用光源的波长,如使用钠光灯的D线可用D代替;
t为测定温度;
l为测定管的长度,dm;
a为测得的旋光度;
d为液体的相对密度;
c为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g(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6.2结果判定
旋光法多用于比旋度测定,药典规定的比旋度多有上下限度或最低限度,可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得出供试品的比旋度,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测定含量时,取两份供试品测定读数结果其极差应在0.02°以内,否则应重做。

7 注意事项
7.1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2温度对物质的旋光度有一定影响,测定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必要时,应对供试液进行恒温处理后再进行测定(如使用带恒温循环水夹层的测定管)。

7.3测定管不可置干燥箱中加热干燥,因为玻璃管与两端的金属螺帽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加热易造成损坏,用后可晾干或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处理后晾干。

注意,使用酸碱溶剂或有机溶剂后,必须立刻洗涤晾干,以免造成金属腐蚀或螺帽内的橡胶垫圈老化、变黏。

仪器不用时,样品室内可放置硅胶以保持干燥。

7.4按规定或根据读数精度配置浓度适当的供试品溶液,通常是读数误差小于±1.0%.如供试品溶解度小,应尽量使用2dm的长测定管,以提高旋光度,减小测定误差。

供试
液配制后应及时测定,对于已知易发生消旋或变旋的供试品,应注意严格操作与测定时间。

8 更改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