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都博物馆参观汇报

首都博物馆参观汇报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1、地下展厅(负一层)
a、3个临时展厅 b、数字放映厅(环幕) c、多功能会议厅 d、参观者互动的“七 彩坊”“陶艺坊”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2、中央大厅(第一层)
a、礼仪大厅:3000㎡ b、临展面积:200㎡ c、临展展区展示内容:青山绿水、又大又 美为主题 用图片和展板的形式展现了北 京密云地区50年来的绿化造林、涵养水 源,使密云成为了北京的绿色屏障,成 为京城最美郊区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c、古稀大寿福如海
祝寿一般指晚辈给长辈祝寿时举 办的家庭庆祝活动。北京人做寿 多是办整生日,且有“庆九不庆 十”之说。通过复原一个寿堂, 反映出百姓祝寿的情景及我们民 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d、爆竹辞旧迎新春 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 算开始了,故有“送信的腊八粥”民谚流传。 祭灶,最早称为“纪灶”,纪念发明用火熟 食的先人。后来演变为祭灶神,到近代形成 了“糖瓜祭灶”的民间风俗。祭灶可就是 “小年儿”了啊!“小年儿”一过,大年也 就一眨眼儿。吃完年饭放炮仗,全家要团圆 守岁、接神、包饺子,不到天明拜年不许睡 觉,这在老家儿有新旧交替之际珍惜光阴的 意思,小辈儿呢则是为了父母尊长延年益寿。 春节除了阖家团圆之外,还有祭祖之礼。在 人们眼里,祖先的首要功绩是繁衍了后代, 没有祖先,也就没有后人。正因为如此,祖 先应受到特别的崇拜。祭祖的传统从远古一 直传延到近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祭 祖。接神仪式完毕,全家进行团拜,先给老 祖宗磕头拜年,然后小辈们给长辈们拜年, 说一些祝愿的吉祥话。
d、礼仪大厅正中“景德街牌楼”翘首昂 然,为色调单纯、肃穆的大厅,平添 了几分绚丽的颜色。这座正面流光溢 彩,背面古旧班驳的牌楼,是首都博 物馆新馆落成后,第一件入馆的展品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3、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第二层)
第一篇章:中国历史文化篇 a、展区面积约为800㎡ b、展区内容:以北京历史 为文化视角,展示北京 从原始聚落形成城市, 从中国的政治中心越升 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都城。 人民共和国 的首都直至发展为建设 中国国际大都市这一不 断攀升的历史进程。
b、古代陶瓷艺术精品展厅面积约 600㎡ 。元、明、清三代,北京 宫廷大量需求高级精美瓷器,在 景德镇设立皇家制瓷机构,直接 促进了制瓷业的历史性发展。这 期间,代表着当时世界制瓷业最 高水平的景德镇瓷器汇聚京城, 形成北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 耀眼明珠。
陶瓷艺术展展现了北京特有的历 史文化氛围,使瓷器艺术闪烁着 独有的光辉。呈现出多民族艺术 文化相互融合不断双薪的气象。
《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 展》,布展面积约为2700㎡。 展览共分为:洞房花烛美姻缘、 降龙诞凤添人丁、古稀大寿福 如海、爆竹辞旧迎新春四个专 题。
第二部分人生大事之一,自古一理儿, 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建立个体家庭、发 展家族的重要阶段。老北京人讲求个 “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 相传的繁琐礼仪。先是“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然后便进入定亲阶段。包括, 聘礼部分: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 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 女方为妻;陪嫁部分:女方收到男方送 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 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娶亲部分:吉 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 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隆重, 礼数讲儿也多;洞房花烛:新人拜过天 地后,上炕挑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 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 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 头等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 意,家道发达兴旺的主题。
此场景采用多媒体环幕,展示内容为 再现明清时期北京保卫战的战争景象。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⑩民国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民 国时期是古都北京从封建统治走 向民主共和的重要历史阶段。 1912年北京成为中华民国首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北京改名 “北平”。1912—1937年,工商 业发展,教育事业繁荣,巩固了 北京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 地位。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八年, 古都经济遭到掠夺,文化饱受摧 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 北平外围开辟了广阔的农村抗日 根据地。和平解放后的北平,成 为中国解放区首府。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 为人民首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 元。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b、降龙诞凤添人丁
家庭以生子为大事,儿女双全、福 寿康宁,什么时候家里添了丁、进了口, 都是件值得大张旗鼓庆贺的喜事儿。孩 子的出生代表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的兴 旺,人的一生也从其诞生开始进入家庭 和社会。包括,求子部分:已婚妇女未 孕前,民间有种种期盼怀孕得子的习俗, 仪式多带有神秘的色彩;生育、洗三部 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孩子出生 三天时,家庭要举行“洗三”礼,意在 洗去婴儿前世的污垢,期望今生平安吉 祥。。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第二篇章:世界文明概览 世界文明概览”部分是解读 “北京历史文化”的辅助陈列。 它与“北京历史文化”依时间序 列平行展示,以图片与文字为北 京史的展示提供了一个以世界为 范围的广阔背景,从而加深观众 对北京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激 发观众的思考。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第二层结语: “北京历史文化” (内圈)与“世界文明概览”(外圈) 位于展线的两侧平行展示,观众在观 览过程中同时领略中外文明的精彩与 跌宕,整个外圈已成为一个完整的辅 助展品来诠释内圈——北京的历史文 化。这一展陈形式为“古都北京· 历史 文化篇”营造了一个语境:北京从古 至今都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 一特质决定了北京的历史,更预示着 北京的未来。
第一部分展馆概况
2、首都博物馆规划图
第二部分展馆布局
二、展馆布局
1、地下展厅(负一层) 2、中央大厅(第一层) 3、古都北京、历史文 化篇(第二层) 4、北京文物精品展厅、 书画展厅(第三层) 5、馆藏京剧文化展厅、 古代佛艺术精品展、 古代陶瓷艺术精品 展厅(第四层) 6、第京城旧事—— 老北京民俗展(第 五层)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4、馆藏京剧文化展厅、古代佛艺术精品展、古代陶瓷艺术精品展厅(第四层)
a、馆藏京剧文化展厅:展厅面积240 ㎡。 展示内容:京剧是北京文化的突出代 表,是北京文化荟萃性和创新性的突 出体现,为了展示京剧这一国粹,仿 照阳平会馆戏楼复原了一处戏楼,以 展示馆藏京剧文物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c、古代佛艺术精品展面积约200㎡ 展示内容:佛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佛 像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像艺术从印度传入我国后的两千余 年李,通过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不断 融合,逐渐退去了印度文化的色彩, 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5、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⑥帝王之都——金 公元1115 年-公元1234年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在海陵王(1122- 1161)时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北京 自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都城。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⑦国际都会 ——元 公元1271年- 公元1368年 从元朝开始,北京成为统一的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
首都博物馆参观汇报
2012年12 月26日
第一部分展馆概况
一、展馆概况
1、展馆简介
a.展馆名称:北京市首都博物馆 b.开馆时间:2006年5月 c.展馆规模:面积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 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 布展 面积约为一万平米。 d.地址: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e.展馆简介: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 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 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 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 之一。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 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 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 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 的现代化展陈。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①文明曙光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 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 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 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 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②燕蓟神韵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 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 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 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公元前11世纪 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 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燕国成为“七雄” 之一,燕都蓟城一跃而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采用场景还原手法,展示内容为元代 积水潭漕运原貌。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⑧:日下积胜—--明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祖朱 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 北京。从此,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 年来定都于此,北京的都城文化日 益走向成熟与繁荣。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⑨落日余晖——清 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满族入 主中原,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 制帝国,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 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民族文化融 合的中心。康雍乾时期的北京是 当时闻名世界的富庶、繁华、壮 美的大都市。 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侵入, 北京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国家的统治中心。辛亥革命结束 了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③千年蓟城秦汉魏晋北朝 随着秦(前 221—前206)、汉(前206—220) 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北京地区成为中 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朔漠 草原和白山黑水广袤大地上北方民族的崛 起和南进,造成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魏 晋北朝时期,尽管政权更迭纷繁,北京地 区却处于相对安定的环境,为文化的融合 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部分展馆构成
④幽燕风云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隋朝(581—618)统一后,幽州成为中央政权向东 扩张的军事基地。起于幽州地区的“安史之乱”改变 了唐朝(618—907)的统治格局,而幽州的局面相 对安定,地方经济得以发展,为辽代南京城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