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一、前提:(思想与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过程:二、确立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时代(1799-1815):1.主要经历:第一执政:雾月政变(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下台:滑铁卢战役(1815)。
2.性质:资产阶级皇帝3.文韬:《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武略:对外战争(1)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整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局限性: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1)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
担任总统期间,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拿破仑是一位有胆略、有雄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在位期间,颁布《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奴役性,遭到欧洲人民的反对,最终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确立)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2.原因: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经济:17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直接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圈地运动)3.蒸汽机的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运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改变生产面貌: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工业迅速发展。
改变生活面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一些新交通工具,大大扩大了人民、类的活动范围。
4.影响:积极: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影响)②社会结构: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③生产方式: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④社会生活:推进了城市化进程;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①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掠夺和剥削,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煤的广泛使用)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1857-18591.英国对印度残酷地殖民掠夺: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名义开展殖民侵略,代表人物:克莱武影响(一分为二):对英国:从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印度:被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把欧洲的商业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使得印度长期贫困落后。
2.印度反英大起义:1857-1859①原因:英国的殖民侵略和野蛮扩张②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③开始标志:土兵起义④领导阶级:封建王公贵族⑤代表人物:章西女王⑥性质:反殖民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⑦结果: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⑧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印度人民的力量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影响: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失去难以计数的人口;造成非洲的长期落后;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四、拉美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二三十年代1.原因:欧洲的殖民统治和掠阻碍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代表人物:玻利瓦尔(解放者、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以其名字命名)伊达尔哥(墨西哥)圣马丁(拉美南部)3.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4.影响:打碎了西、葡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21.原因:①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开始暴露;②欧洲工人觉醒----宪章运动;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影响;④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而写)3.意义: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六、巴黎公社:1871.3.281.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
2.导火线:临时政府军队偷偷收缴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3.性质:巴黎公社是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
4.措施:政治上: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
文化教育上:实行义务教育。
5.结果:直接结果:失败;表现:五月流血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间接结果:《国际歌》问世(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意义: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6.意义: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极一、扩大与巩固:(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原因: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经济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其他原因:国内农民起义频繁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3.性质: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可以“赎买”份地;③解放的农民归“村社”管理。
5.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6.前提:尽量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7.影响:①积极性: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俄国实现近代化。
②消极性:经济上使农民背上了承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和沙皇的专制统治。
(二)美国内战:1861年-1865年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黑奴之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矛盾焦点:黑奴制的存废问题3.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4.经过:开始:1861年里士满南方政府发动叛乱;转折点: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束:1865年4月,南方政府投降。
5.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6.意义:①废除了黑奴制,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②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7.联系:美国历史上有两次战争,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战争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第二次战争废除了黑奴制,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三)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原因: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外患:欧美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3.目的:摆脱危机,富国强兵。
4.性质:明治天皇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5.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经验。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警察制度。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排遣留学生。
(启示:科教兴国)6.结果: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有限宪政,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影响:积极作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消极作用: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成为亚洲的一个新威胁。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美国内战(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改革)比较(五)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 2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加强; ②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③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3 特点:①以电为核心;②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 ③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④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①新能源的出现和利用;(电力、石油)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电报、有线电话)(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航空业等)5、重大发明:①爱迪生—--围绕电的发明;②卡尔·本茨----汽车(奔驰);③福特----流水线装配工艺;④莱特兄弟----飞机。
⑤内燃机6:(1)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创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初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3)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7、爱迪生(美)是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发明: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8①卡尔·本茨(德)188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奔驰汽车)②亨利·福特(美)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流水线的作用:a.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b.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③莱特兄弟(美)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1903年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9了人类在空中飞翔的梦想。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风貌和生产方式。
汽车和飞机的生产和使用,还推动了钢铁、石油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垄断组织产生。
②从政治角度看: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③从文化角度看: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原有的弊端;④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一战。
(原因: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就无法根除;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