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门窗选型首先,请仔细审阅工程图纸、依照图纸式样要求确定所需窗的类型和数量,并结合当地风压值、洞口尺寸大小,楼层高度等因素确定选用型材及钢衬厚度。
2. 2.门窗设计按照此种型材的下料规则,警醒优化下料设计,包括玻璃、五金件、刚才、教条、毛条等辅助配件的选定,进行下料设计。
制成下料工艺单。
3. 3.型材切割、铣排水孔、锁孔A、主型材下料一般采用双斜锯下料。
料的每端留2.5mm~3mm做余量,焊接下料公差应控制在1mm以内,角度公差控制在0.5度以内。
B、框型材要铣排水孔,扇型一般要铣排水孔和气压平衡孔.要求排水孔的直径为5MM,长为3MM,排水孔不应设置在有增强型钢的腔内,也不能穿透设置增强型钢的腔窒.C、如果要安装传动器和上门窗,要铣锁孔4. 4.增强型钢的装配当门窗构标尺寸大于或等于规定的长度时,其内腔必须加强型钢.另外,对五金件装配处及组合门窗拼接处必须加入增强型钢,增强型钢的装配在不影响焊接的部位预先插入并固定,在十安型和T型连接受能力部位的型钢应在型材熔融后焊板刚刚提起对接刚开始时插入,待焊后固定.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不大于300MM,距型钢端头不大于100MM。
5. 5.焊接焊接时要注意焊接温度240-250 °C进给压力0.3-0.35MPA,夹紧压力0.4-0.6MPA,熔融时间20-30秒,冷却时间25-30秒。
6. 6.清角、装胶条A、清角分手工清角和机械角,焊接后,一般冷却30分钟后方可开始清角.B、将清角后的框,扇及玻璃压条,按照要求安装不同类型的胶条.框,扇胶条的上挺部位;胶条长度应长1%左右,防止胶条回缩。
7.7.五金件的装配塑钢门窗成品由框与扇两者通过五金件装配而成。
五金件装配的原则是:要有足够的强度,正确位置,满足各项功能以及便于更换,五金件应固定在插入的增强型衬钢上,五金件固定不能用普通木螺钉,一般采用40MM的自攻螺钉,五金件的安装位置也要严格按标准执行。
8.8.玻璃安装在要安装玻璃的部位,先放入玻璃垫块,将切割好的玻璃放在垫块上,然后通过玻璃压条将玻璃固定夹紧.9.9.成品质量检验塑料门窗组装完毕,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A、外观检验:门窗表面应光洁,无气泡和裂纹,顏色均匀,焊缝平整,不得有明显伤痕.杂质等缺陷;B、外观尺寸检验:严格控制门窗质量在国家行业标准允许偏差内;C、密封条装配均匀,接口严密,无脱槽现象;D、密封条装配应牢固,转角部位对接处的间隙应不大于1mm,不得在同一边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压条;E、五金配件安装位置正确、数量齐全、安装牢固。
F、连续生产过程应定期测试焊角强度(平均值不低于3000N,最小值不得小于平均值的70%)。
如有不合格者,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确保成品质量;G、出上诉常规检验外,还要定期对成品进行力学和物理性能检第六节生产工艺书1、夹持好型材,按作业单所标尺寸对框、扇、中梃料进行切割;2、对框抖进行‘V”型口的切割;3、在框,扇和中梃抖上按所使用五金件品种,规格铣出孔槽;4,分别在框和扇上铣出排水孔;5、在扇上铣出透气孔;6、按型材规格选用衬筋,并按规定作垂直切割;7、在型材中加入配套的衬筋,并予以固定;8、对玻璃压条、窗框、窗扇分别装上胶条和毛条(此工序可以在不影响焊按操作和质量情况下进行调整一般在工序5、8之间调整);9、把挺料、扇料、框料按作业图纸分别焊接成窗框和扇扇;10、对窗框和窗扇分别进行平面,内角和外角焊渣清理;11、切割玻璃压条;12、在窗扇上安装玻璃压条;13、参照五金件装配说明和零件目录在框和扇上安装五金件,把框和扇连接起来;14、按窗扇的实际尺寸切割玻璃;15、照玻璃安装技术要求取下玻璃压条,.再安装玻璃,上好压条;16、按国家标准成窗检测标准对成窗进行检测。
按包装要求进行包装,然后入库;注:(l)、本流程的说明适用于基本平开窗的制作过程,基本窗型为:外开,且玻璃压条在内透气孔不通过玻璃压条。
与基本窗型有变化的窗型在流程的基础上作相应变动,在生产作业中要灵活运用。
(2)、本流程所规定的加玻璃一工序,在很多实际生产中常略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
推拉窗工艺书l、按作业单所注明的尺寸规格对框料和扇抖进行切割;2、按规定在框料和扇料上铣出排水槽;3、按使用五金件品种,数量的具体需要,在扇抖上铣出五金件4、在窗扇料上相应位置铣出透气孔和排水孔;5、按型材规格配套选用衬筋,按作业单要求尺寸规格切割;6、在型材中加入相应规格的衬筋,并予以固定;·7、在玻璃压条和窗扇、窗框上装上胶条,在窗扇上规定位置装上毛条(此工序可以在不影响焊接质量、操作情况下进行调整,可在7--8、 5---6、 6—7之间。
8、按作业单分别对框料和扇料焊接成窗框扣窗扇;9、对窗框和窗扇进行平面,内角和外角的焊渣清理;10、切割玻璃压条(并装上K形胶条);11、在窗扇上安装玻璃压条;12、参照五金件装配说明和零件目录分别在窗框和窗扇上安装五全件;13、按窗扇具体尺寸对封盖进行切割,铣槽加工,并装上毛条;l4、把窗框和扇安装在一起,并装好封盖;15、按窗扇实际尺寸切割玻璃;16、按照玻璃安装技术要求安装玻璃;17、按国家成窗检测标准检测成窗,按要求进行包装,然后验收入库;注:(l)、本流程适用于基本推拉窗的制作过程,不适合组合窗以及其它一些窗型:其它窗型的具体流程在此基础上参照,其它类似窗型对流程作出少许变动是允许的,在生产作业中要灵活运用基本窗(2)、本流程中规定加玻璃一工序,在很多情况下可略去,玻璃安装在现场窗框的,安装时一并进行也是常见作法;(3)、窗扇毛条的安装可根据清角后安装难易程度,作工序上的调整,在不影响焊接质量和焊接操作的情况下,可调整到工序6和工序7之间进行;(4)、本流程在实际中出现的,未涉及的具体情况,可视情形在现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致认同情况下,作适当修改,不断完善。
外门窗生产工艺书1、按作业单所标注的尺寸规格对门的框料进行切割;2、按所使用五金件的具体情况在框抖和扇料相应住置铣出五金件槽;3、按要求分别在框料和扇料上铣排水槽,在扇料相应位置铣出透出气孔;4、按型材系列选用配套村筋,按规定尺寸规格作垂直割;5、在型材中加入衬筋,并予以固定;6、在门框、门扇和门压条上安装胶条,(此工序可在不影响焊按操作情况进行调整5---7之间);7、把挺抖扇料分别按作业图纸进行焊接,焊成门框和门扇;8、对门扇和门框表面,内外角的焊渣进行清理;9、对门压条进行切割;lO、安装门压条到门扇上;11、在门框和门扇上分别装五金件,并通过五金件把门框和门扇连接起来;12、在门板进行切割,钻孔加筋;13、安装门板,14、按国家标准要求对成品外门进行检测,按要求进行包装,然后验收入库;注:l、本工艺流程仅运用于基本外平开门的制造过程,基本外平开门为:对于型式有变化的形状,可在此基础上参照平开窗和推拉窗的有关流程,作相应变化,在生产作业中多层次运用;2、对于无槛外门,出框料上铣扇水槽,这一工序可以省略;对于作半玻门,全玻门等需加挺抖的门的作法,还需在此基础加工梃抖切割,铣槽加衬筋,焊接等工序。
主型材切割工艺主型材切割是组装工艺中第一道工序,是将主型材按作业单的规定尺寸、规格、数量在双角锯,单头锯等切割设备上进行切割的过程,分为切割前准备和切割两个阶段。
1、切割前准备:①异型材在切割前,为保证其切割质量和加工性能,必须在加工环境温度中放置24小时以上;②用于切割的型材应为符合GB—8814—88的合格产品,无破损无翘曲变形,应保持清洁;③切割加工温度不能太低,通常应在18°C以上,最低不小15。
2、型材切割:①、型材切割时,夹紧装置必须夹紧,避免型材切割过程中发生变形,夹紧压力一般取5---8bar,夹紧点和切割点应尽量靠近,以不妨碍切割为宜。
②、型材切割应严格按照下料单注明的尺寸,角度、数量所列。
③、切割中对型材控制指标:切割长度>2000时,±1.5mm≤2000时,角度误差≤0.5。
④、切割时庄注意保护型材表面,不能有划痕,缺角、无污染,要轻拿轻放。
切割完毕,应在型材上作标记,使其有可追溯性,竖放到型材小车上。
3、V口相对应的型材,应相对放置在V型锯上一次切割以减少误差,大面重叠。
4、V型口切割控制指标:V口位置(LV)误差:当LV>2000时,±1.5,LV>2000时,±1.0,V口深度误差±0.55、V口切割过程中应保证型材外砚质量,表面清洁,在V口切割完毕应用气枪将切屑除去。
竖放于型材车上。
●铣孔工艺铣孔槽是用仿形铣等设备在门畜相应构件上按要求铣出排水槽,透气孔,五金件槽孔的过程。
1、排水槽:是为使渗漏的雨水能及时排出,而铣出的椭圆形长孔,要求①铣排水孔的型材应是上道工序转入的合格无缺陷型材,表面清洁。
②排水槽规格为4x35的椭固形长孔,应规则整齐,无毛边。
③排水槽位置准确利于水的排出,作用于型腔底部,不得和主型腔打通,以免雨水渗入主型腔。
距离拐角处距离为200数量准确,当标件长度(<1500时,铣2个水槽>1500时,镜3个水槽,水槽分布对称,2、透气孔:透气孔是为保持排水辅助型腔内气压平衡,以利于雨水排出,而在与开排水槽构件的对应构件上开的椭圆形长槽,1)透气孔数量为1个,处于上部构件的底部中间,必须和打排水槽的辅型腔铣通,但不能和主型腔铣通。
2)透气孔规格为4╳35,形状必须规则,无虚边,锯齿。
可先将纺形铣调整至一固定状态,以保证定位准确,所有铣锯工作都必须保持型材表面清祷,无碰伤、咬伤、工作完成后,用汽枪将铣屑吹出,保证端面清洁,转入下道工序。
●衬筋的切割安装工艺l,衬筋加入条件:当窗构件处于下列情况时,其内辟必须加入衬筋;平开窗:框构件≥1300,挺构件≥900,扇构件≥1000,安装五金件的构件;推拉窗:框构件≥1300,扇竖构件≥1000,扇横构件≥700,2、衬筋的切割:①、用于切割的衬筋必须防锈处理,壁厚大于1.2,且衬筋的加入不能影响型材外观和平直度;且与型材配套。
②、衬筋的切割必须严格按作业学的要求作90°的垂直切割,长度尺寸公差≤3;②、切割完毕后,对切割产生的飞边和毛刺予以打磨,以保证顺利加入型腔内。
②、用螺钉固定时,一般应先钻孔,钻孔应比螺钉尺寸小0.8mm 左右,所用螺钉应经过防锈处理,螺钉的长度必须能保证衬筋的牢固,但不能对穿透主型腔;用拉铆钉固定时,应先用和拉铆钉型号对应的钻头钻孔,然后再固定。
紧固点之间的距离≤500,每根加衬筋型材紧固点不少于2个对于‘L”型焊接,应在焊接前加入d/T型或十字型焊接应在焊接中塑料型材熔融后焊板刚提起、对接开始时加入;⑤,在固定衬筋过程中,必须保持型材清洁和表面不划伤、咬伤,碰伤,然后转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