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工程建设,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涉及及面广、涉及学科范围大的课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成本与进度。

本文就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浅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本进度质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组成多样化,影响因素多变的特性。

而施工管理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高效益的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建成使建设方满意的合格工程,并使自己获得合理的回报。

作为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子啊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自身的特征,其施工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手段来实现的,而各种管理手段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如施工质量差而导致返工,从而造成人工,材料、机械的二次支出,施工成本的增加及工期的拖延等。

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工程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成本控制的程序体现了动态跟踪控制的原理。

成本控制报告可单独编制,也可以根据需要与进度、质量、安全和其他进展报告结合,提出综合进展报告。

成本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要按照计划成本目标值来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并认真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与保管。

(2)要控制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定额,如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验工报告审核等。

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包括编制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3)控制影响效率和消耗量的其他因素(如工程变更等)引起的成本增加。

(4)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

(5)承包人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6)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如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

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参与工程施工各方都对施工质量控制负有相应责任,其中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因此,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技术、环境”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就是要对这五个质量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1、人的质量控制工程质量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又取决于工作质量,而工作质量取决于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参与建设的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心里行为、职业道德、身体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人作为控制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

首先,要有合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时间经验和遇到突发实践的应急经验。

而施工企业也要想办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环境、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管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其次,要有合格和技术过硬的现场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而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坏。

施工企业要保证施工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做好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2、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

各类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达到标准。

所以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3、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其质量控制主要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和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

(1)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的原则。

选配的施工机械应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其参数指标的确定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3)使用操作要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在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机械设备技术规定,做好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工作,使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4、施工方法或工艺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工法和施工技术措施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

采取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依据规范的工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素的产品精度、平整度、清洁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学特征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5、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作业环境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条件,各种能源介质的供应,照明、通风、安全措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因素。

这些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施工质量能否等到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现场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和周边建筑、地下障碍物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三大控制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工程进度失控,必然导致人力、物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拖延工期后赶进度,建设的直接费用将会增加,工程也容易出现问题。

在关键时刻(如截流、下闸蓄水等)赶不上工期,错过有利的施工机会,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延误工期固然会导致经济损失,盲目地、不协调地加快工程进度,同样也是片面的,也会增加大量的非生产性支出。

工程建设各部位的施工进度统一步调,与资金投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以及移民征地等方面协调一致,并适应现场气候、水文、气象等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因此,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

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有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地管理性文件(如现场指令)等。

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就应拟定确定可行的进度计划,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合同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可把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逐阶段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按分包单位的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严格审核各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各分包单位协调作业,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相互之间的交接日期,为了下一道工序按时作业、保证工程进度,应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

工序的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掌握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能够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

按工程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分解成逐年、逐季、逐月进度计划,短期进度计划是长期进度计划的具体落实于保证。

四、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阶段,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如近年来,有许多工地因施工人员的一小小的烟头而引起大火,导致工程质量大受影响;因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事件等。

加强安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第一等大事。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委员会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2、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整个生产全过程,覆盖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

因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特别要对新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3、安全检查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等方式,通过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五、施工信息管理施工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方信息管理的任务和施工文件档案管理。

施工项目相关的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收集并整理相关公共信息,它包括: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以及自然条件信息;收集并整理工程总体信息;收集并整理相关施工信息,它包括施工记录信息、施工技术资料信息;收集并整理相关项目管理信息。

施工文件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它的内容有图纸会审记录文件、工程开工报告相关资料、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日志记录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工程洽商记录文件、工程测量记录文、施工记录文件、工程质量事故记录文件、工程竣工文件;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它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器具及设备等的质量证明、合格证明、进场材料试验报告、施工试验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它的内容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文件、分项(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文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文件;竣工图,是指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六、施工合同管理施工合同管理是对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进行筹划和控制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有: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确定施工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选择合同文本、确定合同计价和支付方法,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合同索赔和反索赔等。

1、施工承发包的模式建设工程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发包方和施工任务承包方之间、承包方与分包方等相互之间的合同关系。

大量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实践证明,一个项目的建设能否成功,能否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及组织协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发包模式的选择,常见的施工任务委托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发包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配合施工;(2)发包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发包方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3)发包方不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而平行委托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