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8.2 )
820
贷:实收资本
820
练习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12月份发生如下外币业务(假设不考虑有关税
费)
① 12月5日,对外赊销产品1000件,每件单价200美元,当日的
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② 12月10日,从银行借入短期外币借款180000美元,款项存入
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 ¥ 8.25,当日市场 汇率为$1= ¥ 8.35。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50000×8.25 ) 412500
财务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50000×8.35)
417500
(3)外币借款业务
企业借入外币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
为人民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 的外币账户。

交易损益 兑换损益 调整损益 折算损益
已实现的汇兑损益 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已经在本期实现
(三)汇兑损益的确认
何时确认?
两种观点
实现时确认(条件:划分为已实现和未实现) 汇率变动时确认(简化:期末确认)
如何确认?
两种选择
资本化 费用化
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第二种观点
假定某企业3月2日进口原材料一批,价款
为10万美元,款未付(暂不考虑增值税),当日汇 率为$1=¥8;3月10日偿还该应付账款10万美元, 当日汇率为$1=¥8.2。
购货时
借:原材料 80万元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10×8)80万元
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美元户($10×8.2)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8.2) 82万元 82万元
银行,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③ 12月12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一批,价款共计220000美元,
款项用外币存款支付,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12月18日,赊购原材料一批,价款总计160000美元,款项 尚未支付,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12月20日,收到12月5日赊销货款100000美元,当日的市
(1)当月2日,N公司出口一笔产品给某国B公司,出口 产品价格为7000美元,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帐款—B公司(美元户)($7000*8.55)59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59850
(2)7日,收回B公司所欠货款7000美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7000*8.55) 59850 贷:应收帐款—B公司(美元户)($7000*8.55) 59850
汇兑损益是指发生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账本 位币记账时,相对于相同单位的外币由于记账时间 不同、所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 的差额。
--它能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是衡量外汇风险的指标
(二)汇兑损益的种类
又可分为: 已结算交易损益 未结算交易损益
按产生汇兑损益的
外币业务内容不同
按汇兑损益是否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 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 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 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外币业务及其类型
以外币计价的商品(劳务)购销 外币交易 外币资金借贷业务 其他 外币兑换业务 外币投入资本业务 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清偿 外币报表折算
P100例题
2. 两项交易观点

外币业务发生日与外币债权债务结算日,是两项 外币业务,要确认汇率变化所产生的汇兑损益, 而不调整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
购销时:以交易当日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账款结算日:以结算日汇率将交易发生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报表编制日:应按报表编制日汇率将交易发生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入的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实际付出的人
民币金额与收取的外币按照当日市场汇率折算为人
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汇兑损益。
例4-3 某公司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10000 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 ¥ 8.4,当日 市场汇率为$1= ¥ 8.3。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8.3) 83000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0000×8.4) 84000
外币投资业务
(1)外币购销业务
购进业务 企业从国外或境外购进原材料、商品或引进设 备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或发生当期期初市场汇
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记
账,以确定购入原材料等货物及债务的入账价值,
同时按照外币的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如外币银
行存款和外币应付账款账户等。
例4-1
卖出外币
企业卖出外币时,一方面将实际收取的人民币
(按照外币买入价折算)金额登记入账;另一方面
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或当期期初市场汇率)将卖
出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并登记入账;同时将卖出
的外币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与付出的外币按照
当日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
汇兑损益。
例4-4
某公司将50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
第二章
外币业务会计
本章主要内容
外币业务概述
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外币报表的折算
第一节 外币业务概述
一、外币与外汇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三、外币业务及其类型 四、外汇汇率
五、汇兑损益
一、外币与外汇
外币:是指除了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
币。
外汇:是外币资金的总称。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
外币非货币性账户是否需要调整? 如何调整?
期末调账确认的汇兑损益是已实现还是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 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
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3.
外币业务发生时的会计处理
外币购销业务 外币兑换业务(买卖外汇) 外币借款业务

单项交易观点
外币业务发生日与外币债权债务结算日,是同一外币业 务的两个阶段,汇率变化所产生的汇兑损益不计入当期 损益,而直接调整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
购销时:以交易当日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报表编制日:应按报表编制日汇率将交易发生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账款结算日:以结算日汇率将交易发生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2. 会计业务处理原则
初始确认 关键:
折算汇率的 选择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 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 似的汇率 , 涉及外币兑换时,应当按照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核算。 确定各外币账户的期末报告价值; 确认汇兑损益。 期末调账
确定各外币账户的期末记账本位币应有余额; 根据应有余额与现有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汇兑损益。 重 点 思 考
前提
商品的购销、货款的结算非同时进行 。
问题
汇兑损益如何确认?
方法
一笔交易观 汇率变动的影响调整 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
企业将发生的商品购销业务以及以后的 账款结算,视为一项交易的两个阶段 。 两笔交易观 企业将发生的商品购销业务以及以后的 账款结算,视为两项交易 。
汇率变动的影响 确认为汇兑损益
1.
第二节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
一、外币业务核算的记账方法 二、外币业务核算的两种观点 三、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一)外币统账制
对每笔外币业务均按业务发生当天或期初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除了外币兑换业务外,平时不确认汇兑损益,月末再将各外币账户的外币 余额按月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合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 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162万元 162万元
(4)外币投资业务 核算原则:

企业收到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
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
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
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
折算差额。
例4-6
企业收到外商投资$100万元,当日汇率$
1=¥8.2,合同约定汇率$1=¥8。
注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
(二)外币分账制 企业在外币业务发生时,直接按照原币记账,不需要按一定的汇率折算 成记账本位币,月末再将所有原币的发生额按一定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 账本位币,并确认汇兑损益。 条件 适用
按币种分设账户,分币种核算损益 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二、外币业务核算的两种观点
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12月31日,偿还借入的短期外币借款180000美元,当日的 市场汇率1美元=8.3元人民币;
4.
期末结算汇兑损益及会计处理
例4-7 N公司采用当月月初的市场汇率为折合率, 当月1月1日市场汇率为$1=¥8.55。上月末,该 公司银行存款(美元户)余额20000美元,记帐 汇率$1=¥8.4,折合人民币168000元;应收帐 款A公司(美元户)明细帐余额8000美元,折合 人民币67200元;应付帐款甲企业(美元户)明 细帐余额6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余额504000元。 该公司当月发生如下外币业务:
例4-5
某公司从银行借入港币150万元,期限为6个月,借
入的外币暂存银行。借入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港元=1.10元人 民币。6个月后归还该港币,归还时市场汇率为1港元=1.08 元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港元(150×1.10)
贷:短期借款——港元(150×1.10)
165万元
165万元
借:短期借款——港元(150×1.08) 贷:银行存款——港元(150×1.08)
定,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以及 可用于国际支付的特殊债券和其他货币资产。 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 股票、息票等。 外汇收支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 蓄凭证等 其他外汇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