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入学测试
《大学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两位儒家学派的大师是和孟子。
他们的散文代表作分别是和《孟子》。
2、屈原的诗歌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组诗《九歌》、《九章》以及
《天问》等。
3、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作家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其后继承其优良传统的史传散文家是东汉的班固。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诗人《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5.李白《》中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粪土王侯的傲岸不屈。
6.“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是白居易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长诗中的句子。
7.南唐词人的代表李煜后期由于身份和生活的变化,词风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的《虞美人》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其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更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伤。
8.“三苏”指的是北宋的、和苏辄。
9.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绘了当地的民风与风光。
10、元代前期剧坛的领袖人物是,他的代表杂剧作品是元代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11、王实甫所作杂剧共5本21折。
12、国第一部杰出的长篇章回历史演义小说是,其中作者
是。
13、明中叶的集取经故事之大成,创作了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
14、清乾隆年间出现的的长篇小说,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5、清中叶出现的蒲松龄的,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16、“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的代表作《己亥杂诗》中的一首。
17、《故都的秋》是一篇赞美(填地名)秋天的散文,作者是。
18、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19、巴金的代表作是。
20、鲁迅的小说集有、和《故事新编》。
21、郭沫若的代表作是诗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楚辞》D《诗经》
2、标榜写史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是()
A 班固
B 左丘明
C 孔丘
D 司马迁
3、“三言”和“二拍”的编纂、编著者分别是()
A、冯梦龙和沈德潜
B、冯梦龙和凌蒙初
C、冯梦龙和纪昀
D、冯梦龙和袁枚
4、“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象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比兴
5、“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诘问
C.设问 D.责问
三、古诗词默写题(每空2分,共10分)
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窈窕淑女
2.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3.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又岂在朝朝暮暮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人比黄花瘦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四、分析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1、阅读李商隐《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请回答:A、“无题”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B、这首诗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2分)
C、本诗中,哪两个字运用了双关语?其含义是什么?(4分)
2、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的月台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请回答:
A、这段文字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3分)
B、这里刻画父亲形象用的是什么描述手法?(3分)
C、描写父亲过铁道时,作者用了“蹒跚”、“探”、“攀”、“缩”、“微倾”等词语,这些
词语有什么好处?(4分)
五、作文(本题30分)(此题加原稿纸2个版面)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将更趋激烈,每个人的精神压力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亲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请以“竞争与人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