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第二章第一节 行政主体概述

行政法第二章第一节 行政主体概述

行政法Administrative Law
饶常林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章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概述
第二节
•行政机关
•其他行政主体
一、什么是行政主体
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公务员是行政主体吗?
•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始终是行政主体吗?
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行政主体≠
行为主体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国务院某部一司自行下文,以自己的名义将某一产品的生产权许可给了甲公司。

但事隔半年后,该司又以同样的方式将这种产品的生产权许可给了乙公司,致甲公司不服。

•试问:该许可行为主体是谁?
案例分析
2.1
•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第三人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并非唯一的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并不始终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与公务员
三、行政主体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案例分析2.2 1991年4月,某县新铺乡药店遇到一药贩刘某推销药材红参,药店收购药材的尝了一尝,怀疑药材是假红参,因为舌尖有麻
舌的感觉,遂向新铺乡工商所举报。

工商所接到举报后,即将
药贩刘某找来,将其所贩卖的药材扣押,同时要求其回去提供
药材购进的合法证明。

言明:拿到药材购进的合法证明,再进
一步鉴定药材是真是假。

结果,刘某一去不复返。

工商所将药
材扣押一段时间后,见刘某不回,即将药材卖给一药店,并将
销售药材所得的2067元货款,一半入账,另一半被工商所的几
个干部私下分了。

当年年底,恰好该县人大组织药品管理机关检查《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

检查过程中,县药品管
理局发现药材市场上有假红参出售,即寻根溯源查找,发现该
假红参来自于工商所。

县药品管理局鉴于工商所违反《药品管
理法》,既对其作出处罚:(1)没收销售假药所得货款;(2)对工商所给予罚款1000元的处罚。

工商所对药品管理局的行政
处罚不服,以其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问题:此案中涉及几个法律关系?工商所分别处于什
么样的法律地位?工商所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相对人
–行政客体、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相对方–行政相对人之“人”的理解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行政相对人的概念是动态的
三、行政主体的相关概念(续)
(一)行政职权
1.定义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
格及权能。

四、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2.行政职权的特征☐

☐不可自由处分性行政优益权
案例2.3:1985年1月,广州市清远县石角畜牧兽医站与该站两名兽
医员雷艳生、卢汝新及三名职工钟玉荣、林锦沛、卢水有,签订承包该兽医站所属兴仁畜禽交通检疫站合同。

合同规定,承包期一年,工资自付、全奖全罚。

1986年初,雷艳生等人按上述条件继续承包检
疫站。

这两次承包合同均经该兽医站的上级主管部门县畜牧水产局畜牧兽医管理站批准后履行。

1986年底,兽医站对雷艳生等人承包帐
目进行清查时,发现雷等人违反发票行政法规范,私买发票以充国家财政部门专用发票作检疫收费使用;在畜禽交通检疫工作中对当事人乱罚、滥罚,并将检疫罚款作为承包收入予以私分。

据此,兽医站决定废止1986年承包合同,除应得工资、奖金及检疫开支外,追缴雷
艳生等人私分的其他检疫收入及罚款。

雷等人对处理决定不服。

向法院起诉。

清远县法院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卢水有不服,提也上诉。

终审判决:法院认为,根据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家畜家禽防
疫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畜牧兽医站、畜禽交通检疫站等畜禽防疫机构均属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所进行的畜禽防设工作均属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所行使的检疫、处罚收入亦属国家规定收入。

清远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将其所属的畜禽检疫站承包,混淆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与经济管理活动、行政管理权与生产经营权之间的界限,是非常错误的。

因此,法院判决,两份承包检疫站合同无效。

追缴雷艳生等5人私分
的检疫罚款,追回雷艳生、卢汝新两人瞒报1985年检疫收入3000元。

•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与行政职权密不可分,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行政职责
国务院组成部门行政公署
五、行政主体的范围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