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浓缩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浓缩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总)设计项目名称:李村煤矿通风机风道工程实施日期:2012年5月中煤第五建筑责任有限公司李村煤矿项目部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5)1.1 编制原则 (5)1.2 编制依据 (5)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 工程基本情况 (5)2.2 工程特点 (6)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3.1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6)3.2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7)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 (7)3.3 施工队伍安排 (8)3.4 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8)第四章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 .....................4.1 部署原则 (9)4.2 组织准备 (9)4.3 施工准备 (10)4.4 技术准备 (11)4.5 各类资源准备 (13)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15)5.1 布置方案 . (15)5.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5)7.1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 (27)7.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7)7.3 经济措施 (27)8.1 质量目标 (28)8.2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28)8.3 质量通病的预防 (30)8.4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9.1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37)9.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8)9.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8)9.4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39)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6 6.1 施工定位测量 .......... 6.2 桩基工程 ............. 6.3 土石方工程 ........... 6.4 浓缩车间基础和主体工程 6.5 浓缩车间装饰装修工程 .. 161618 (19)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施工试验管理 (25)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7 第八章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28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379.5现场消防及有毒、易爆物资安全防护措施 (40)9.6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与响应 (40)第十章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 ...................40 10.1 管理目标 (40)10.2 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41)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1.1 雨季施工措施 (43)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符合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等达到合同的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策划,使该工程如期顺利竣工。

1.2 编制依据按照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相关建筑施工规范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该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情况2.1.1 工程位置李村煤矿通风机风道工程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李村煤矿。

2.1.2 、气象及地质本区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为9.10C,最低气温为-29.30C,最高气温为37.60C。

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雨季多集中在7、8 月份。

地层比较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地层为0.5m左右厚的耕土,其下的②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湿陷性、高压缩性,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③层黄土湿陷性轻微、低~中压缩性,可作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2.2 工程特点2.2.1 结构设计简况该工程为李村煤矿通风机风道工程,± 0.000m 相对于绝对标高为936.5m。

钢筋砼圆筒结构,分为三个风道,基础为扇面形筏板基础,板厚为400mm三个风道中间设备间,基础梁板、壁、顶均为C30,抗渗等级为p12,基础下为c15素砼垫层宽出基础100cm。

地基处理为CFG桩基。

基础底部中心标高为-7.3m。

顶为-0。

2—。

2.2.2 工程特点和难点风道的施工难点就是防水砼施工。

针对风道漏水的通病,要从砼的搅拌设备的运行,砼的配合比掺量,尤其是防水剂的选用和掺量,砼的运输方式和速度,砼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砼振捣要求,砼的养护以及模板对拉螺栓的防水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进行控制。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3.1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3.1.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率100%。

材料员3.1.2工期目标工期为190日历天。

3.1.3环境管理及现场文明施工环境管理、现场文明施工严格按照长治地区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和李村煤矿基建管理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及我公司《管理手册》、《程序 文件》及相关文件执行。

作好现场封闭施工和临近现场交通要道的安全防 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施工的影响。

3.1.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目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目标为一级项目部。

3.2工程项目组织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经理安全经理技术经理1『测 量员3.3施工队伍安排木工作业队、钢筋作业队、砼及壮工作业队、抹灰作业队、砌体作业队、装饰装修作业队、水及电气、设备安装作业队。

3.4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平整场地、放线—基坑施工—土方开挖—基础处理—抽水池-基础底板施工-砼壁施工—顶板施工-网架施工—砌体施工。

第四章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4.1部署原则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根据工期、质量、文明施工的要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地组织交叉施工。

严格劳动纪律, 严肃施工调度命令,严格控制关键工序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4.2组织准备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表4.3施工准备431临时道路临时道路采用煤矸石铺垫,压路机压平、压实。

4.3.2现场临时供水在施工现场附近打深水井,由潜水泵从深水井中抽水,生活区设高位水箱两个,确保临时用水的正常使用。

4.3.3场区排水现场进行施工作业前,建筑物四周和施工用水集中的位置设置排水沟,各排水沟汇集到一集中处并做好沉砂井,随之将施工水排入沉砂井中,经过沉淀过滤处理排入建设单位指定的主排污管。

4.3.4临时用电施工用电按《JGJ46-2005》“三相五线制”的原则进行设置,为保证施工用电的质量,提高施工供电的安全性,避免施工用电事故的发生,结合该施工现场供电的特点及要求,对现场的临时用电进行量的计算和线路布置。

4.3.5房屋及围墙现场的临时房屋采用100m m厚彩板搭建,围墙采用绿色钢丝网状围栏进行圭寸闭。

4.3.6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布置必须符合劳动保护、环境保护、防洪、防雷电及放火要求,各种临设合理、紧凑、方便和尽量减少占地,以确保安全、方便的总原则设置临设。

各种材料、加工场、库房及机械设备搭建安全、有效的防护棚。

4.4 技术准备4.4.1 施工技术准备a、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掌握本工程建筑、结构、安装的形式和特点,明确各专业的设计要求。

b、制定质量计划和安全生产制度,编写各分部分项及各工种技术、质量和安全生产交底书。

c、编写材料供应计划。

d、绘制各主要部位施工计划图。

e、准备施工用检测器具,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f 、对混凝土施工用材料供货商进行考察,采集样品送交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供货商并组织材料进场,采集进场材料,委托试验室进行各部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试配。

4.4.2 主要技术规范a、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b、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c、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J80-1991d、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设计规范GB50119-2003e、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f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g、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h、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i、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j、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k、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443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的编制计划通风机风道检验批的划分检验批划分一览表4.5各类资源准备4.5.1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配置表4.5.2施工设备需求计划施工机械计划表4.5.3测量及试验设备测量及试验设备计划表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5.1布置方案5.1.1施工现场概况现场“四通一平”已由施工单位完成,水、电已接入现场,场地比较开阔。

5.1.2布置原则有利于施工作业,为创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做到现场道路硬化平坦,半成品码放场地硬化,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堆放整齐有序。

5.1.3 总体部局以建设用于施工需要的临建为主,现场主要有钢筋加工场、木工棚、工地实验室、混凝土搅拌站、消防水池等。

5.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6.1 施工定位测量6.1.1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根据总平面设计图提供的坐标点,用坐标计算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用全站仪测出本工程主轴线,并设牢固可靠的控制桩加以控制. 基坑开挖边界线,地基边线,基础轴线均采用全站仪向施工面投测。

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将轴线测设在柱子上,并用弹黑线标示。

上部结构施工使用时用全站仪上投,并拉钢尺复核误差,控制网角度误差△< 15",距离误差w 5mm 6.1.2 标高测量按照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 在施工场地每个建(构)筑物四周建立水准基点, 应尽可能设在不易被破坏的位置, 并加砌砖圈加以防护, 定期进行复测检查。

基础土方开挖时,根据已有的标高控制点用全站仪将标高引至坑底, 跟随挖掘机开挖同步测量,并在坑底间距10 米左右打上标高桩。

基础施工完毕, 在基础柱靠近轴线部位用墨线弹出-0.2 米标高线, 并用红漆标明。

以此作为向上各部位传递高程的基准线, 高程传递用钢尺沿铅垂线向上量取。

标高往返误差厶h w 3mm 6.2 桩基工程6.2.1 施工顺序桩机就位T钻进成孔T混合料搅拌T灌注拔管T移机。

6.2.2 主要施工方法1、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应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

现场控制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该孔的垂直度,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度调整器控制钻杆垂直度。

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

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2、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地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

在成孔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防止桩孔偏斜、位移和钻具损坏。

根据钻机塔身上的进尺标记,成孔到达设计标高时,停止钻进。

3、混合料搅拌:混合料搅拌必须进行集中拌和,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每盘料搅拌时间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90〜120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