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课用)21.诗词五首《迢迢牵牛星》
(上课用)21.诗词五首《迢迢牵牛星》
拓展阅读
比较《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词《鹊桥仙》, 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 相会事。 银汉迢迢暗度,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 金风玉露一相逢, 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便胜却人间无数.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 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 忍顾鹊桥归路? 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两情若是久长时,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同点:
取材相同
同是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 传说,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使 其得以世代流传。
不同点:
思想内容不同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 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 《鹊桥仙》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 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立意新颖,境界高绝。
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众人大多慨叹牛郎织女相见太难时,它却一反其意, 认为坚贞的爱情不在于耳鬓厮磨的长相厮守。
一水相隔 咫尺天涯
提问四
•
河水既清又浅,可以涉水而过,他们为 什么不能见面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因有 像王母这样的势力的阻隔,可见,织女 “泣涕零如雨”是因为爱情被无情毁灭的 悲恨。 • 本诗明写传说故事,暗写现实生活,表面 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 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以 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提问五
那么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在你看来, 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抒发了人世间有情人被分隔两地的相思 之苦。
主题:相思
小结
第一、二句: 天上情景(景) 第三—六句: 织女悲苦(由景及人) 第七、八句: 河汉相隔(由景及情) 第九、十句: 相爱受阻(人情景相融)
思想感情
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河隔阻
担子追妻
鹊桥相会
字音
zhá ) 纤纤( xiān )札札( 纤夫( qiàn )擢( zhuó ) 脉脉( mò ) 脉搏( mài )
自读课文
牵牛星 织女星
明节奏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 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构成 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 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 诗。 如“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
•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 》 的第十首 •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
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 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作者为 无名氏。
出处: 组诗《古诗十九首》 作者: 东汉末年 无名氏作 内容: 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二是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特点: 1、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 2、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评价: 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 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比 喻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思考: 诗中用了哪些叠词?分别表现了 什么?有什么效果?(找出叠词, 从音韵、内容和情感方面思考)。
品味叠词
迢迢: 写星空的距离(远) 皎皎: 写星辰的光辉(亮) 纤纤: 写双手的形状(美)
札札: 写织机的声音(忙) 盈盈:写水流的形态(清) 相 思 怨 别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迢迢”写距离 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叠字“迢迢”和“皎 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 、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状写织女 素手之修美,“札札”状写织布之繁忙。该句状形 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形、声生情。 C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 复几许?”织女不能同牛郎相会,无心织布,哭得 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能相隔多远呢,可是不 能相会。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人之情 貌,“脉脉”写水之物貌。水之清浅之状,人之含 情之貌写得特征鲜明。景情相生,哀怨动人。 解析:“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
提问一
诗歌第一句就点明了什么? 1、描写对象:牵牛、织女, 引出抒情主人公——织女 2、“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 引出他们的爱情故事 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 《白蛇传》 《牛郎织女》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三至六句: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男女同学合作朗读
• • • • • • • • • • • • •
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感情
女: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扁担把星的闪耀挑在牢靠的双肩 男: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机杼把夜的深邃织成无尽的长绢 女:我怎能织起一丝一缕 终日守望你远远的背影 是思念摇动机杼织出夜幕 将你的闪亮衬托得鲜明 男:我怎能挑起一两一斤 终日守望你远远的背影 是思念撑起扁担挑起星辰 将你的面孔映照得清晰 合:浅浅的河汉告诉我 告诉我岁月的失落 告诉我距离的冷漠 女:让我的话传到那一边 哪怕单位是光年 合:浅浅的河汉告诉我 告诉我岁月的失落 告诉我距离的冷漠 男:你看那流星它悄悄滑落 那是灼热的泪珠在闪烁 合:天各一方,无语凝噎(níng yē ),七夕,七夕——无尽思 念留待下一次的相见。
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心织布,作 者由牛郎织女的不能相会,揭示 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
提问三: 终日以泪洗面为什么还要织布呢? 此句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情感?
用比喻、夸张手法,以 借织布排遣思念的愁苦, 来表现愁苦到极致。
七至十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翻译: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 该距离有多远呢?清清的 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 望,不能互诉衷肠。 视点: 从织女的角度写。
水波晶莹清澈 间隔 含情凝视的样子
品一品
首二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 牵牛星和织女星。 视点: 站在地上,仰望天空
诗人想象:
织女与牛郎隔着银河怅望。
这两句运用了什 “迢迢”“皎皎” 么修辞手法?
既是写牵牛星, 又是写河汉女。
回顾知识:什么是互文? 互文:由上下文意互相 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 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纤纤擢素手”一句是为了照顾下一句的押韵,调整了语序,正 常的语序是什么?怎样翻译成现代汉语?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地正在织布。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她愁容满面, 泪落如雨。 视点: 转移到天上--银河之畔 诗人想象:
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思念牛郎的情态。
提问二: 前一句写织女忙碌地织布,她整天织 布,为什么还是“不成章”呢?为什么泣 涕零如雨”?
脉脉:写人物的神态(情)
叠词的表达效果
1、形式上: 使诗具有很强的韵律美。 2、内容上: 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 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悱恻。
考点 1、从形态和声响方面写织女勤劳的诗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直接描写织女相思之苦的诗句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含蓄而深沉地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押韵 女 、 雨 、 (ü 韵) 题材和基调
许 、语
题材: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 也可以把它归为 “思妇诗” 感情基调:较为哀怨
遥远的样子
明亮的样子
织机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有花纹的纺织品 摆弄
从袖子中伸出来
不能
多少, 多远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