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ppt
一、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 愁苦哀怨之情。
《鹊桥仙》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 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
二、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 声情并茂。
《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 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同是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 美丽的传说,虽立意不同,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却都形象 地表现了这一爱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传。
学习提示
《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 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 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 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 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 人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做比较,找出其共同点 和不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轻云变幻奇巧,流星传达离别之恨,牛郎织女暗夜渡过天河。
在秋风吹拂玉露笼罩的夜晚相逢一次,便胜过人间的无数相会。 柔美缠绵的感情像水一样难分,美好的相会时期如在梦里,哪里能够忍心 回顾那鹊桥归路。 两人的感情若是长久之时,又哪里在乎朝朝暮暮的相聚。
品读鉴赏诗歌的感情
小组讨论本诗的主旨和表达的感情。 (找出相应的句子理解其中的深意,为什么织 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既然“河 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 “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
(1)用两个字概括诗人借 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
悲恨
主题思想: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 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 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皎皎,灿烂。河汉,银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擢,举起、摆动。素,白。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章,经纬交织的布幅。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去,离。几许:多少。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清。间:隔。
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星,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星。 织女举起柔美洁白的双手,穿梭纺织“札札”作响。 从早到晚也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如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能有多远?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沉默不语。
• 小组讨论文章艺术特色 • 叠音词的运用对诗歌表达的影响 (找出叠音词,从内容和形式两 方面思考)。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是写素手之细, “札札”是写机杼之声, “盈盈”是写银河之水, “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 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 人。
“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称“七 夕”,我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巧 节”。
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牛郎 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 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 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 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 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 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 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 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 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 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 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 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
六、 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仿照此诗的格式或使用叠音词的艺术手法 写一首以“爱”为话题的诗。(作文可后天交) 3、课后搜集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的古 诗,抄写在读书笔记上。
赏析要点
•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 于景中寄寓离愁; • 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 •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 •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 相去也并不远,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 语。水美、情深,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 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 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