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对偶名言警句集14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对偶名言警句集14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对偶名言警句集锦(14)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王充
◆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

——范晔
◆出处有冰炭之殊,躁静有飞沉之异。

——葛洪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

——桓宽
◆多睡之人无远图,立志之子多苦想。

——颜元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王克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增广》◆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意林》◆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司马迁◆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司马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欧阳修◆骄傲之后是毁灭,狂妄之后是坠落。

——《旧约全书》
◆骥虽老去壮心在,鹤纵病来仙骨清。

——《诗人玉屑》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

——《庄子·刻意》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

——《说苑·政理》
◆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

——王克《论衡》
◆加脂粉则嫫母进,蒙不洁则西施屏。

——《意林·世要》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近思录·为学》
◆怀永图者缓急效,负远略者遏浮言。

——《薛方山纪述》
◆多难始应彰劲节,至公安肯为虚名。

——(唐)韩偓《息兵》
◆冰心与贫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书·陆徽传》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孟子·万章下》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徐无鬼》
◆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华。

——《史典·愿体集》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淮南子·精神训》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唐)白居易《策林》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流云。

——《格言联璧·持躬娄》
◆茂林之处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桓宽《盐铁论·轻重》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唐)温庭筠《三洲歌》
◆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

——蒲松龄《聊斋志异》
◆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侠行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汉)韩婴《韩诗外传》
◆乘理虽死而匪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汉)赵壹《刺世嫉邪赋》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汉)王充《论衡·自纪》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汉)杨雄《法言·学行》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小仓山房诗文集·少年行》
◆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美言不足以章身,美誉不足以饰人。

——(清)恽敬《大云山房文集·补篇》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刚柔克而性不畸,敬义立而德不孤。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一》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高序》
◆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矫失而成德。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