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图文交底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图文交底
当层高≤5m且板厚 ≤200mm时,立杆纵横距 1200mm,横杆步距1800mm;
当层高>5m或板厚> 200mm时,立杆纵横距 900mm,横杆步距1200mm。
27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立杆搭设前,底部设
置垫板或垫枋
28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1)定位控制线弹设
模板安装之前,在地面 上将墙体边线在地面上弹出 (首层在垫层上弹出),确 保模板安装定位准确。
11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1)定位控制线弹设
模板安装之前,在地面 上将墙体边线在地面上弹出 (首层在垫层上弹出),确 保模板安装定位准确。
骨压边,防止错台。
22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 剪力墙短肢,阴角
压设矩管,对拉螺杆加设 到位,防止阴角变形。
23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 长度超过1m的墙,
斜撑数量不少于2道;超 过3m长时,斜撑间距不大 于3m。
24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4
第一节 模板支第模一体节系模板支模体系
二、模板集中配模 按方案进行支模架立杆布 置,确保立杆间距900mm均 匀;立杆距离墙边不宜大 于400mm;立杆必须垂直于 楼面,底部设垫片,纵横 方向都要拉线定位,排列 一线。
5
第二节 模架参数选型
15mm厚双面覆膜木模板
矩管背楞与双钢管龙骨
6
第二节 模架参第数二选节型模架参数选型
53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一、错台 设置老墙螺杆,每一道墙的老墙丝杆道数不少于3道
54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一、错台
55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二、蜂窝麻面
模板周转时, 必须清理干净并 涂刷脱模剂。
56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15mm厚双面覆膜木模板
矩管背楞与双钢管龙骨
7
第二节 模架参第数二选节型模架参数选型
15mm厚双面覆膜木模板
矩管背楞与双钢管龙骨
8
第二节 模架参第数二选节型模架参数选型
双矩管主龙骨
地库外墙用止水对拉螺杆
9
第二节 模架参第数二选节型模架参数选型
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0
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垂直度:每个检查点测墙面两端或柱子相邻两面,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4)表面平整度:每检查点测量板中间及两边各一点,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5)截面尺寸:选择安装好的模板,测量构件中间和靠近两端处的尺寸偏差,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6)底模上表面标高:测量板中心点及四角附近的标高,记录较大偏差值。 (7)梁底模起拱高度:梁跨度大于4m,检查底模中点相对于两端起拱高度。 (8)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检查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记录较大 的偏差值。
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 固定上口模板用通
长方木次龙骨矩管伸至板 底通长木方下部
25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 墙根设置通长木方
压边,次龙骨矩管伸至通 长木方上部
26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将梁的位置用墨线在
地上弹出,根据梁的平面布 置调整梁板底部的支撑立杆 排布。
行深化排版,确保钻孔数量 合理,模板安拆简易。
14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模板清理干净并涂刷脱
模剂到位。
15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钢筋隐蔽验收通过,内
撑条安放到位。
16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 次龙骨采用通长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47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五、实测实量
(1)参与人员 班组安装过程自查,劳务管理人员自检,项目工长、质检验收,合格后报监理、业主检 查验收。 (2)测量过程
管理人员过程检查 劳务管理人员自查
管理人员过程检查
模板安装
实测实量检查
项目部实测实量 自检
报监理、业主 检查验收
50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六、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 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专业工长和项目 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
2、拆模强度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 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构件跨度大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立杆底部严禁悬空、垫设砖块、
使用托座。
29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要求梁底必须有定位扣件,且每条梁下面不少于2
个定位扣件。在梁定位时要求两个人配合,一个人在上 面吊线,一人在下面定位。
30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板底次龙骨铺设间距
49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五、实测实量
实测爆点信息统计分析 拆模后,对每层结构构件的实测实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值的爆点部 位进行统计分析。 针对重复出现超过3次的爆点部位,分析爆点原因,改进模板加固方式及数量,确保问 题得到改进解决。 对实测实量数据和得分信息进行数据统计、曲线分析,确保后续实测得分满足95分的底 线要求,争取超过96分,力争高分。
12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模板安装前,清扫墙柱
内木屑、锯末等垃圾杂物, 墙柱根部用水冲洗干净。
拉水平、竖直通线,确 保模板安装准确,平整度、 垂直度控制到位。
底部铺设通常木方封底, 保证墙根顺直,同时防止混 凝土漏浆。
13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一、准备工作 墙模板在制作前,先进
均匀,不超过200mm,甚至 板边缘,距墙板阴角通长木 方不超过150mm。
31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立杆顶部安装U托,安放主龙骨,通过调节U托调平到所需标高。 U型顶托上主龙骨为双钢管,严禁单边;
32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
33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漏浆烂根
墙柱合模后,浇筑前至少6小时以上,进行做浆封底,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造成烂根。
57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四、阴阳角不顺直
模板根部垫通长木方,阴角、阳角部位矩管压边,防止阴阳角不顺直。
58
第四节 质量通第病四防节治质措量施通病防治措施
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
漏浆现象。
43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五、实测实量
(1)现场测量已安装好的模板,内立面模板选取一个墙面为一个检查点,平面模板选取一个纵横轴线 为一个检查点,外墙模板可选择5m长度范围作为一个检查点。
(2)现场选取墙、板、柱等有代表性的检查点各不少于3处,模板检查点应包括有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 部位。
序号 结构类型
1
板
2
梁
3 悬臂构件 4 悬臂构件
结构跨度 (M) ≤2
>2,≤8 >8 ≤8 >8 ≤2 >2
按设计强度 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75 100
51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六、模板拆除
√×
52
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错台 卫生间、老墙吊模位置应贴双面胶带
37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在绑扎钢筋之前必须将
梁内垃圾及锯木面清扫干净, 不能直接扫入梁内和墙内。
38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
剪刀撑 当架体高度8m>h>3m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5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 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叉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 当架体搭设高度h≥8m以下时,应在扫地杆层加设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间距不超 过8m,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竖向剪刀撑从底至顶设置,斜撑角度45°~60°。剪刀撑必须与其经过的立杆连接。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并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 定。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 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实测实量
三方实测实量
班组自检
班组自查
看模人员过程 调整
48
第三节 模架搭第设三要节点模架搭设要点
五、实测实量
(1)平板极差偏差调整 测量楼板模板矩管背楞平板极差,超过允许偏差(5mm)的部位,调节顶部U托,达到偏 差许可范围。 (2)平整度调整 测量矩管背楞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5mm)的部位,调节模板背楞与对拉螺杆山型卡, 达到偏差许可范围。 (3)垂直度调整 测量矩管背楞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3mm)的部位,调节对拉螺杆与斜撑顶部U托,达 到偏差许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