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用字母表示数(4)▶教学内容教科书P59例5,完成教科书P59“做一做”和P61“练习十三”第5、7、8、9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和化简,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用字母表示的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化简。
▶教学难点加深对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抓小棒”的游戏吧,大家的反应一定要快哦!课件出示游戏内容。
师生共同完成游戏,指名学生口答求出抓取小棒根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习题。
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4)]【设计意图】复习前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59例5。
1.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说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摆4个需要12根。
师:大家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的个数的3倍。
师:摆x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学情预设】需要3x根小棒。
师:x表示什么?这里的x可以是哪些数?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师:当x等于6时,表示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x等于20时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2.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师: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如果摆x个正方形又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x表示什么?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学情预设】预设1: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预设2:摆x个正方形需要4x根小棒,这里的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
师:大家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正方形个数的4倍。
3.摆正方形和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
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那么摆1个正方形和1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学情预设】一共需要7根小棒。
【教学提示】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参与其中时只做关键性的引导。
师:那摆2个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摆3个三角形和3个正方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呢?师引导: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应是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所用根数的和。
学生独立列式,然后小组交流并请学生上台板演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摆x个三角形用了3x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用了4x根小棒,一共用(3x+4x)根小棒,即:3x+4x=(3+4)x=7x。
预设2:摆1个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一共需要7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一共用7x根小棒,即:(3+4)x=7x。
师生交流并板书:3x+4x=(3+4)x=7x师:大家能看出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学情预设】乘法分配律逆运算。
师:当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自主解题后汇报。
【学情预设】当x=8时,7x=7×8=56,一共用了56根小棒。
(师简要板书)师小结: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数量时,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
将教科书P59例5的式子改成4x-3x,让学生先说说它的含义,并说出化简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巡视,可以帮助教师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数到式的认识过程,最后将教科书P59例5的式子改成4x-3x,适当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9“做一做”。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检查,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三”第7题。
本题配合教科书P59例5,练习含字母式子的计算,这类计算将为后面学习形如ax+bx=c的方程打好基础。
4.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
本题含有两个不同的字母,提醒学生在代入求值时要注意对应。
5.完成教科书P61“练习十三”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区分“离开重庆有多远”和“到宜昌还有多远”。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指导。
四、课堂小结【教学提示】学生有困难时,可指导他们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4)3x+4x=(3+4)x=7x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当x=8时,7x=7×8=56,一共用了56根小棒。
▶教学反思教科书P59例5是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含两级运算,且有三步运算过程,本例题同样直接给出条件与问题,要求学生写出代数式,然后进行化简,最后代入求值。
其中组成两积的四个因数,有两个是相同的,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进行化简。
最后将式子改成4x-3x,适当拓展例题的知识范畴,这里会出现“1”与字母相乘,1可省略的情况,可用来检查前面练习已涉及的书写习惯是否遗忘。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39第一题。
一、填一填。
1.9.5y-y=( ) m+9m=( )2x-0.5x=( ) 7y+9y=( )2.五(1)班有a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男生3人,女生4人。
五(1)班共有()人。
3.有5个连续的奇数,中间的奇数为n,这5个奇数的和是()。
参考答案一、1.8.5y10m 1.5x16y2.7a3.5n知识技能(72分)一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4. m∶2cm化简后是40∶1。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二、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 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 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得数。
(4分)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4.解方程。
(6分)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B.90C.150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B.5∶4∶3C.15∶12∶16五、我会做。
(共8分)1.根据下图填一填: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 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小明从公园出发,往()偏()()°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5分)2. 博物馆在书店西偏北30°方向400m处,请在图中画出博物馆的生活应用(28分)六、解决问题。
(共28分)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3.首阳水果店运进的香梨比苹果少8筐,运进的香梨筐数是苹果的。
首阳水果店运进香梨和苹果各多少筐?(6分)4.一款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第一次降价后,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
现在该款电视机每台的售价是多少元?(5分)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可完成。
甲队工作1天后乙队才开始工作,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6分)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