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说:‚高位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高位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报,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一开战,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还不行。
‛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的队形,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估计,恐怕有埋伏。
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
这就是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22.愚公移山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
原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快九十岁了,面对大山住着。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绕远。
(便)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险峻的大山,(使道路)直接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赞成他的意见。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那样的小山都平不了,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又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暑换季(一年时间),才往返一趟。
河曲(这个地方)的智叟嘲笑并制止他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样大的年纪和衰弱的体力,尚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简直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这山不会再增高了,哪愁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可回答了。
山神听到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会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禀报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就没有山岭阻隔了。
16.公输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
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
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
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
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
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
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17.《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地。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任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任用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18.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也使我喜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祸患(我)也有不躲避的。
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祸患(而保全性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所以(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坚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筐饭食,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要死亡。
(然而如果)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能有)妻妾的待奉(而)接受了;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