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语文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文言文主题复习译文及答案《中考指南》P170—P174·《后汉书.班超列传》①.原文翻译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

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

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

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

他家里很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

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同事们都取笑他。

班超说:“小子们怎么知道壮士的志气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

”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

”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

”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永平十六年,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国,国王广接待他们礼节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变得疏忽怠慢起来。

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

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著呢?!”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诳骗他说:“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侍者吓不过,就吐露了全部情况。

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三十六人都召集起来一同喝酒。

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贵。

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

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急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

”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

现在的上策,只有趁夜晚天黑,用火攻击匈奴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大为惊恐,我们便可全部消灭他们。

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我们便大功告成,事情办好。

”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

”班超怒曰:“是吉是凶,决定在于今日。

从事是庸俗的文官,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因害怕而泄露机密。

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

”大家说:“好!”初更时分,班超便率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营地。

这时,正刮着大风。

班超叫十个人拿着鼓躲在匈奴使者驻地后边,约定说:“你们看到火攻起来了,就都击鼓大声呐喊。

”其余的人都拿着弓箭武器,埋伏在匈奴使者驻地的门前两边。

班超顺风放火,前后击鼓喧哗,匈奴人吓得乱作一团。

班超亲手杀死三个人,部属杀死了匈奴使者,还杀死了匈奴使者的随从三十多人,全都砍下了他们的脑袋。

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烧死。

班超便叫来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

鄯善国举国震惊。

②.阅读答案1.(1)耻:认为……羞耻。

(2)然:通“燃”,燃烧。

2.B 3.(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4 .(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南康直节堂记》①.原文翻译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

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

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兴起的太常旗。

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

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焉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

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

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

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

《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

”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一曲歌终,宴会也就散了。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②.阅读答案1.揭:高举;阴:树荫(阴)、阴凉;柯:树枝;安:怎么2.①府史之所蹲伏②而簿书之所填委)3.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4.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5.直节6.(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三国志·是仪胡综转第十七》①.原文翻译是仪,字子心,北海营陵县人。

孙权主持东吴大政之后,优待文人,征召是仪。

见面后予以亲信任用,专门负责机密事务,拜官为骑都尉。

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劝孙权予以采纳。

随同大军征讨关羽,拜为忠义校尉。

平定荆州之后,东吴定都武昌,拜是仪为裨将军,后又封为都亭侯,任守侍中。

孙权欲授给他兵权,是仪认为自己不是带兵的人才,坚决推辞,拒不接受黄武年间,派是仪到皖城刘邵那里,设计引诱曹休前来。

曹休来到后,遭到惨败,是仪因功迁升为偏将军。

东吴向东迁都之后,孙权命是仪辅佐太子。

后来随从太子回到建业,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诽谤国家政策,孙权大怒,将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追查审问。

当时与刁嘉一起在座的人都惧怕吕壹,同声说刁嘉曾有过此事,只有是仪说没听到过。

当时追究深查,诘问数日,诏令愈来愈严厉,群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是仪回答说:“如今刀锯已压在臣的脖子上,臣下怎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成为对君王不忠之鬼!但是知与不知当有始未。

”他据实回答,毫不改口。

孙权只好把他放了,刁嘉也因此而免遭处罚。

他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他有位邻居盖起大宅院,孙权外出时看见了,便问这所大宅院的主人是谁,左右随从回答说:“大概是是仪的家。

”孙权说:“是仪很俭朴,肯定不是。

”一询问,果然是别人的房子。

是仪就是这样被孙权所了解信任。

是仪经常向孙权提出建议,从不谈论他人的短处。

他为国家服务数十年,未曾有过过错。

②.阅读答案1.A2.D3.C4.(1)孙权把(吕蒙图袭关羽)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就劝孙权听他的。

(2)是仪自己认为没有才能,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晋书·文苑》①.原文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

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

顾恺之说道:“许多山岩展现秀色,许多河流争相奔流,草木覆盖在上面,好像云霞一样壮观。

”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

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

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

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

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

”顾恺之很高兴,用叶子遮蔽自己,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

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②.阅读答案1.(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2.A3.(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4.画绝痴绝《苏世长讽谏》①.原文翻译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

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

一人得之,万夫敛手。

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

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

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

若是陛下所造。

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当此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②.阅读答案1.C2.BD3.(1)“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2)“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4.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

·《战国策·齐策四》①.原文翻译齐国有个叫冯谖xu ān 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请人嘱托孟尝君,愿意投奔门下做个食客。

住了一段时间,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没鱼吃的啥。

”底下人报告上去。

孟尝君说:“给他吃鱼,跟中等门客一个样。

”又住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起他的剑把,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出外没车驾。

”底下人都笑话他,又报告上去。

孟尝君说:“给他驾车,跟上等门客一个样。

”于是他驾着车子,举着剑,到朋友家串门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客。

”后来过了一阵,又弹起他的剑把,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没法照顾家。

”底下人都讨厌他了,认为他贪心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先生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

”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的用的,不让短缺。

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后来孟尝君张贴文告征询家里养的众门客:“哪一位熟悉会计,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冯谖写下名字说:“我能。

”于是套马备车,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启程了,告辞说:“债收完,买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的买吧。

”冯谖赶着马车到薛邑,叫办事员把该还债的乡民们都召集拢来核对债券。

凭证全部对过,冯谖站起来,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欠的债赏赐给众乡民,借此把他们的债券烧了,乡民都呼叫万岁。

冯谖一路马不停蹄回到齐都,大清早就求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