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VI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检测指标解析

HVI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检测指标解析


分档 很低 低 一般 高 很高
4. 3 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 ,陆地棉的断裂
伸长率在 7%左右 ,数值越高表明抵抗外力拉伸而 形变的程度大 。对于棉纱及布品来说 ,可增强其自 身弹性 。
5 麦克隆值 5. 1 表示意义 。麦克隆是英文 M icronaire的音译 ,
是反映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 ,指在特 定条件下一团棉花的透气性的度量 。
根外喷肥 。发生红叶茎枯病的棉田 ,棉叶尚未 枯萎 ,主茎生长点仍有活力 ,可根外施肥 ,以恢复生 长 。每公顷用氨基酸活性液肥 3750 mL ,加水 450 kg喷雾 ,改善土壤供养状况 ,以补充大量元素和微 量元素来增强棉花自我调节能力 。只要措施得力 , 运用合理 ,就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红叶茎枯病的 发生 。 ●
重要品质指标之一 ,与棉纤维的成熟度 、细度等指 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
3. 2 评价标准 。2006年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 》国 家标准把断裂比强度分为 5个档 (表 4) 。 3. 3 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对纱 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 ,棉纤维的强度高 ,不仅成纱强度高 ,而且织成的 布质量好 、牢固耐用 ;反之 ,棉纤维强度低 ,不仅纱 布强度低 ,而且在加工过程只容易形成棉结索丝 , 短纤维含量和落棉量增多 。
5. 2 评价标准 。麦克隆值是棉纤维重要的内在质 量指标之一 ,与棉纤维的使用价值关系密切 。它对 清花效率 、棉结 、纱线强力 、均匀度及纤维 、纱线和
织物的漂染工艺等有重要影响 。麦克隆值越大 ,表
明棉花纤维越粗或成熟度越好 。2006年新修订的
《棉花 细绒棉 》国家标准麦克隆值分为三级五档
(表 6) 。
表 4 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分档表
断裂比强度 / ( cN ·tex- 1 ) ≤20. 2
20. 0~25. 9 26. 0~29. 9 30. 0~31. 9
≥32. 0
分档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4 断裂伸长率 4. 1 表示意义 。表明纤维在断裂时伸长程度的指 标 。是指纤维在外力的作下 ,到断裂时所增加的长
度 、外观疵点的影响很大 ,可增加纤维间的滑脱机 会 。在牵伸过程中 ,短绒往往不易被前后罗拉控 制 ,成为游离状态的纤维 ,造成成纱条干均匀度差 , 同时也降低了成纱的强力 ,增加车间飞花 ,恶化卫 生条件 ,增大落棉量 ,导致增大成本 ,劳动生产率降 低 。经验表明 , 16 mm 以下的短绒每增加 1% ,滑脱 率增加 0. 7% ~1. 3% ,棉纤维强力因之降低 。
H V
孟 俊 婷 ︐唐
︵农 业 部 棉
I棉
淑 荣
花 品

质 监

督 检
大验

测 试

中 心
测 ︐河

南 安
仪阳
检︶ 测




目前 ,快速 、自动化 、大容 量棉花测试 仪器 应首 推 U ster 公司的 HV I系统 ( HV I是棉纤 维大容量测试仪英文名称 H igh Volum e Inspection 的缩写 ) , 该 系统通过多台仪器联机对各项 指标自动综合分析 ,能够全面 判定试样性能并为生产工艺和 后道产品品质预测提供有价值 的信息 ,代表了当今世界棉花 品质检验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 势 。该仪器自 80 年代问世以 来 ,至今已有近 2000 台套在世 界各地广泛应用 。其检验项目 多 、速度快 、样本容量大和数据 正确性高 、客观性强的特点 ,使 棉花质量检测手段从人工手感 目测过渡为仪器检测 。它由五 个独立的基本组件组成 ,即长 度 /强力组件 、麦克隆组件 、颜 色组件 、杂质组件和终端组成 , 可在 40 秒内测试出一份样品 棉纤维的长度 、断裂比强度 、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度差 ,容易产生有害疵点 ,染色性差 。所以只有麦
克隆值适中的棉花 ,才能兼顾两方面 ,获得较全面
的经济效益 。
6 短纤维指数 6. 1 表示意义 。国际上采用的是长度短于 12. 7 mm 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作为短纤维指
数 ,与 AF IS的重量法短纤维率有很好的相关性 。 我国一直采用的是 16 mm 作为棉短绒的长度界限 ,
/
/
1 上半部平均长度
1. 1 表示意义 。上半部平均长度指取样梳一次所 取适量纤维束中较长纤维一半纤维量的平均长度 。
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手扯长度以及 AF IS的重量法上
四分位长度基本一致 。
1. 2 评价标准 。2006年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 》国
家标准规定棉花纤维长度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为
收稿日期 : 2006207220
近几年新疆奎屯地区棉花生长中后期由于雨 水天气较多 ,致使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逐年加重 。 为此 ,笔者根据该病的发生与预防进行了调查研 究 ,并对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 1 发病症状
棉花红叶茎枯病一般由上向下 、由内向外发 展 。棉花根系粗短 ,须根少 ,发育不良 。病叶先现 黄色 ,随后产生红色斑点 ,最后全叶变红 ,叶脉仍为 绿色 。茎秆及叶柄基部常发生褐色至黑褐色的条 状或不规则的病斑 。 2 发病原因 2. 1 施肥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 ,农工在施肥时 ,只 注重 N 肥的施用 ,而忽略了合理配方施肥 ,造成了 土壤中营养元素结构不合理 ,从而引发了红叶茎枯 病发生 。 2. 2 土壤板结 、透气性差 。土壤有机肥 、农家肥施 用量少 ,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能被破坏 ,土壤板结 ,透 气性差 ,影响根呼吸 ,降低根的吸收能力 ,引发病害 的发生 。 2. 3 天气因素 。因长期阴雨天气影响 , 田间湿度 大 ,排水不畅 、土壤透气性差 ,造成根系生长环境不 良及植株养分供给不平衡等 ,使棉株的抗逆性差 ,
级别 ,第二位是类别 (表 8) 。 色特征级的确定 :棉花样品表面反射率和黄度
的测试结果 ,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色 特征级即为该棉花样品的色特征级 。该指标为推
荐性指标 。
36
·35·
新疆奎屯地区棉花红叶茎枯病 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孔祥丽 (新疆兵团农 7师 124团农业技术推广站 ,奎屯 833200)
35…… (孟俊婷 ,等 ) HV I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
表 8 棉花色类型分级表
棉花类型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白棉
11
21 31 41 51 61
淡黄染棉
12
22 32 42
黄染棉
13
23 33
而 HV I系统给出的短纤维指数是以 12. 7 mm 为棉 短绒长度界限的 ,在数据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 6. 2 评价标准 (表 7) 。
表 7 棉纤维短纤维指数评价表
短纤维指数 / % 6及以下 6~9 10~13 14~17 18及以上
评价 很低 低 一般 高 很高
6. 3 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短纤维指数实质是预测 皮棉样品的短绒率 ,而短绒率对成纱的强力 、均匀
·34·
长度指标 ,以 1 mm 为级距 ,分为 25~32 mm 8个长 度级 (表 2) 。
表 2 棉纤维长度分级
上半部平均长度 /mm
25. 0~25. 9 26. 0~26. 9 27. 0~27. 9 28. 0~28. 9 29. 0~29. 9 30. 0~30. 9 31. 0~31. 9 32. 0及以上
长度级 /mm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 3与成纱质量的关系。棉纤维长度是决定原棉纺织 使用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棉纤维长度越长 ,在棉纱 中相互重合的部分越长 ,就会增加纤维相互间的摩擦 力和抱合力使其不易滑脱 ,增加成纱强力。因此 ,棉纤 维长度越长 ,成纱号数越小 ,纱的质量也越好。 2 长度整齐度指数
8. 1 表示意义 。棉花的“色泽 ”是指棉花的颜色和 光泽 ,用黄度和反射率两个指标结合使用来测量棉 花的色泽级别 ,反映棉花的颜色特征 。 8. 2 评价标准 。棉花按色泽特征分为三个类型 :白 棉 (1型 ) 、淡黄染棉 ( 2型 ) 、黄染棉 ( 3型 ) ,三类型 棉花又按颜色深度共划分为 13个级 ,以 31级为色 特征标准级 。色特征级用两位数字表示 :第一位是
表 6 棉纤维麦克隆值的分级分档
数值
3. 7~4. 2 3. 5~3. 6 4. 3~4. 9 3. 4及以下 5. 0及以上
麦克隆值分档 A B1 B2 C1 C2
麦克隆级别 A级 B级
C级
5. 3 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麦克隆值高的棉纤维能 经受机械打击 ,易清除杂质 ,成纱条干均匀 ,外观光
洁 ,疵点少 ,成品的制成率高 。但麦克隆值过高 ,会 影响成纱强力 。麦克隆值过低的棉纤维往往成熟
2. 1 表示意义 。平均长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比 值 。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越高 ,表明纤维的一致性 越好 。
2. 2 评价标准 。2006年新修订的《棉花 细绒棉 》国 家标准把长度整齐度指数分为 5个档 (表 3) 。
表 3 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
长度整齐度指数 / % ≤77. 0
77. 0~79. 9 80. 0~82. 9 83. 0~85. 9
加之温度变化频繁 ,致使红叶茎枯病发病加重 。 3 防治措施 3. 1 增施有机肥 ,合理配方施肥 。改重施 N 肥为 N、P、K合理配方施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加大有 机肥的施用量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 结构和理化性能 ,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以增强根的 吸收能力 。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初期公顷用 2250~ 3000 g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2次 ,可预防或减轻病 害的发生 。 3. 2 合理灌溉 。做到适时适量灌溉 ,保持棉株的正 常生长发育 ,减轻病害的发生 。 3. 3 雨后防治措施 。控上促下 ,改善棉田环境 ,增 强棉花抗逆能力 。长势较旺的棉田 ,用缩节胺进行 调控 ,每公顷用缩节胺 30~45 g,促进棉株稳长 ,减 少荫蔽 。土壤板结的棉田 ,及时中耕破除板结通 气 ,增强通透性 。地势低洼的棉田 ,疏理沟渠 ,及时 排出积水 ,促使棉根下扎 。 3. 4 及时整枝和防治病虫害 。整枝打杈 ,保证棉花 养分 、水分的合理利用 ,及时防治棉田病虫害 ,确保 棉株健壮生长 ,能有效抑制红叶茎枯病的发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