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慢性胃炎系复杂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病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饮食不规律,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以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不良反应较多。
近年来临床表明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本文中就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如下文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5±11.4)岁,平均病程(4.08±0.52)年。
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2±10.5)岁,平均病程(4.12±0.55)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组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自愿选择相应方法治疗并处于知情同意状态。
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黏膜异常、药物过敏患者。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服用抑制胃酸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抑制胃酸药物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立卫克,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20 mg×14粒),1次/d,20 mg/次。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商品名:白云山,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规格:0.25 g×50粒),2次/d,0.5 g/次。
克拉霉素片(汇仁,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0.25 g×6片),2次/d,0.25 g/次。
用药2个疗程(6个月)。
1. 2. 2 观察組观察组患者服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基本药物组方包括炙甘草、木香各6 g,柴胡、厚朴各10 g,白芍、半夏各12 g,莪术、茯苓各15 g,党参、白术各20 g。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症进行药物加减,如患者有明显胃痛需要加用桂枝10 g,如患者脾胃虚弱需加用炙黄芪30 g。
以水煎服,每次取500 ml药汁,分为2次服用。
用药2个疗程(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积分评定包括隐痛、胃脘胀满、反酸、乏力、食欲不振,症候总积分为0~15分,分数越高表示病症越严重。
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视为无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95%视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视为痊愈。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④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62±1.05)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58±1.03)分。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2.04±0.52)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
3.67±0.65)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851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67,P=0.0000.05)。
2. 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
3.75%(45/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37/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10.05)。
见表1。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治疗前,观察
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5.42%(41/4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7.50%(42/48);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70.73%(29/41),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42.86%(18/4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29.27%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3,P=0.0100.05)。
2. 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皮肤瘙痒3例,恶心呕吐3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7/48)。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260.05)。
3 讨论
中医将慢性胃炎归为“胃痞”、“胃脘痛”的范畴,将发病原因归结为中生寒气、脾胃虚弱,所以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一定要坚持健脾、益胃、补气的原则。
文献表明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可获得良好疗效,四君子汤主要是人参、茯苓、甘草、白术四味药材制成的中药汤剂。
本文中根据慢性胃炎患者症状进一步加减用药,药物基本组方包括甘草、木香、柴胡、厚朴、白芍、半夏、莪术、茯苓、党参、白术。
炙甘草的适用人群为脾胃虚弱者,具有补脾和胃的作用,也能够缓解胃部疼痛感;木香性温通,适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的症状,能够健脾消食、行气止痛;柴胡属于清虚热的药物,组方中加入柴胡具有抗病毒、抑菌的作用,能够起到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厚朴适用于腹胀、积食等症状,能够健胃消食,缓解患者的胃不适感;白芍和半夏均能缓解疼痛,开胃健脾;莪术能消积止痛,具有良好的抑菌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预防胃炎的进一步发展;茯苓能够健脾止泻、活血化瘀,改善病症;党参适用于脾胃虚弱,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的作用,能促进胃部溃疡的愈合;白术适用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具有健脾消积的作用。
本次用药
均为补气温中的药物,整个用药具有健脾理气、清热补血的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负担,因此用药安全性较高。
通过本次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8,P=0.851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67,P=0.000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1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8%,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26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典型症状均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上述結果充分说明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另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3,P=0.0100.05)。
说明组方中相关中药发挥了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可更好地促进幽门螺杆菌转阴,改善患者的乏力、食欲不振等胃炎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慢性胃炎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